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当客观事物使人产生了抑郁不平意识之后,牢骚也就产生了。试以现实社会生活为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但是,随着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社会主义制度绝不容许的一些社会丑恶现象,不仅打击不力,屡禁不止,而且还有公开化、合法化之势……当前人的牢骚的内容尽管千差万别,但都是将党内腐败现象与国家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的。它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忧虑。即便是衣、食、住、行等方面低层次需要的牢骚。也大都与以权谋私、乱收费、乱罚款等不正之风有关,同样是个党风问题。
当我们在辨析牢骚的社会功能的时候,说它是借助情绪发泄,心理自我调节,有保护身心健康的功能也好;说通过它可以洞察民心,了解民意也好;说它属于社会舆论监督范畴也罢;说它是人民群众关心国家大事的曲折表现也罢。不管怎么说,牢骚就是牢骚,它毕竟不是赞美歌。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乃至我们的社会,如果牢骚声不绝于耳的话,总不能说是个正常现象。
怎样解决牢骚现象呢?靠法律规范不行,靠行政命令也不行,靠疏导、靠思想政治工作也仅仅是辅助手段。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反腐倡廉,净化社会空气,逐步缓解和消除群众不满情绪。古人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信哉,斯言!
本文脱稿后才明白,本文又何尝不是牢骚呢?
《抚顺日报》1993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