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率领钢铁公司风筝代表队一行7人,参加了在北京门头沟举行的第三届北京国际风筝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六名、三等奖的成绩。
这次赛会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去天坛公园为中外游人进行放飞表演。我们从东配殿进入祈年殿后,吸引很多的观众。随着队员“一、二、……放!”的口号声,敖士义制作的一只金光耀眼的“卫星”风筝,拖着写着“抚顺钢铁公司”字样的红绸飘带,扶摇直上蓝天,平稳地悬于百米高空。千百米高空。千百名中外游人。无不翘首仰望,发出阵阵赞叹声。
紧接着我们又将第二只风筝送上了空中。这是一只“东北虎”。由阵维利设计、扎制并放飞的。这只虎因“虎”头受潮变形,腾空后是动态有余,静态不足,显得不大稳当。没料到动的效果更好,更增加了“东北虎”的神韵。当风力稍一减弱,“东北虎”就张牙舞爪地猛扑下来,吓得几个小娃娃连忙闭上眼睛。转过身去紧紧抱住大人的腿。而“虎”腰的两侧,各伸出一个小“虎”头,随着母体而翻腾、摆动,那副稚气、顽皮的憨态,特别逗人喜爱,博得了人们阵阵掌声和笑声。
轮到刘秀民设计、扎制的“黑龙”放飞了。小刘熟练地固定“龙”头和调整脚线。这时,一位金发碧眼的小姐从人群中挤出来,操着不大熟练的汉语问我:“老先生,我见过不少龙形风筝都是五颜六色的,很鲜艳。你们这条龙为什么是黑色的,有什么根据吗?”我笑着向她解释道:“我国东北的黑龙江,南京的玄武湖,都是因有黑龙的传说而得名的。”“黑—龙—江—玄—武—湖—”,她一边复述着,一边频频按动快门,拍照“黑龙”。此时,小刘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转过身拽着风筝脚线,向远处跑去。
“黑龙”飞起来了,祈年殿门外上空,顿时出现了一幅蔚为壮观的景象。“黑龙”和“东北虎”在五六十米的高空,随着风筝线的一松一紧,时而摇头摆尾,下山出海;时而怒目横眉,酣斗不休,而在100米高空的“地球卫星”正文静地俯视这动人的一幕。此时此刻,祈年殿门外静得出奇,就连卖冷饮的叫卖声也停止了。千万人的目光,都凝聚于空中的奇观。
四时许,风筝放飞表演结束了,我们正准备去集合地点。这时,一个身着艳丽童装、约4、5岁的小女孩,扯着他爸爸的手,向我们走来,她爸爸抢前一步对我们说:“我的女儿不仅属虎,还特别喜爱虎,看见你们放的‘东北虎’风筝,乐得她一个劲儿嚷嚷,非要摸摸虎头不可,要不就不走。我也想给她在‘虎’头前拍张照片,留作纪念。”队员们二话没说,连忙将“东北虎”又抖落开,让小“公主”摸个够,又“骑”在“虎背”上照完相,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在去停车场的路上,我在想,有这么多中外游客喜爱风筝,我真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自豪。看来,回抚顺之后,为了提高我们的风筝设计,扎制等工艺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啊!
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