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
君子的高深造诣要有正确的办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的;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指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其身正天下归之。”由此出发,孟子主张教师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用正道教育学生,“教者必以正”。孟子“正己”的标准是仁义道德,如果自己不能按仁义道德行事,就会威信扫地,更不用说教育别人了。他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还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指的是那些自己懂不了多少却偏想摆教师架子的人。孟子是尊重教师的,是乐于当教师的,他对学生的态度是“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既然是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再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当官的或者当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或学生也会执行;如果道德行为和作风不正派,就是发命令,人们也不听从。孔子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自身不端正,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孔子自己是老师,知道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孔子的学生子贡称赞孔子“教正身以俟”。荀子颂扬孔子“早正以待”。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教师要以身作则,就要言传身教,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他认为可以同学生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同他谈,这叫做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只能进行“无言之教”,却去同他谈,这叫做浪费了言语。一个聪明、合格的教师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应该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
“言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识;“不言教”在于示范,实际指导学生的行动。在处理二者关系方面,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作出榜样,教师提倡要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所说和所做的一致,证明所说的是正确的,所做是合理的。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才能发挥作用。孔子对学生说过:“予欲无言”,他的学生说:“您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所谓“无言之教”,就是通过暗示、榜样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很重要的一环。
推己及人,理性的觉醒。儒家传统是通过“推”亦即纯粹关系映射推衍来建构其伦理世界,这种“推”的两大层次是: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这种“推”不仅及于所有人,还及于所有物,遍及宇宙世界。所以,儒家所理解的宇宙,是一个伦理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伦理学本身就有存在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