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
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
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见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做地方官的为政大原则。这就是前面提到过的,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做一个地方首长,行政、建设等一切制度,要顾全到后果,为百年的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地就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接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两句名言,大家都懂得,不须多说了。
孔子行政,强调层次和秩序,一步步稳扎稳打,决不搞突击政治或者急功近利。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名,端正名分,也就是各人自己的职守要明白;各人都明白了自己的职守本分,那么说话也就顺畅了,然后做事也就能够成就,礼乐教化也就因之而兴起。礼乐教化得以实行,道德标准也可以建立,便能够辅助以刑罚法律。道德礼仪教人如何去做,刑罚法律教人什么不能去做。这样一来,百姓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
孟子说:“其进锐者,其退速。”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他还把进学的次第比作流水,“不盈科不行”,流水遇到坎坷时,必须等水盈满后才能继续往前进行,“盈科而后进”,日夜不停地流到海里去。“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所谓“成章”引申为事物达到一定阶段或具有一定规模,则可日成章。孟子的意思是,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不能取巧,不能急躁冒进,没有一个二个地循序渐进的累进,不可能发展达到伟大的成就。所谓“源泉混混,不舍心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于四海”,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认为学习既要不间断地努力,但又不能拔苗助长。
他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一定有事作,时刻记住它,但也不能违背规律人为地帮助它生长。不要学一个宋国人那样,他担心禾苗不长而一一拔高,疲倦地回到家里,对家里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槁了。其实天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以为培养工作没有益处而放弃不干的,那是种庄稼而不锄的懒汉;违背规律地去帮助它生长的就是拔苗的人。这种助长行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他以禾苗的自然生长来譬喻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发展,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要求教学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宋代朱熹说:“杂然进之而不由其序,譬如以枵然之腹,人酒食之肆,见其肥羹大截,饼饵脍脯,杂然于前,遂欲左拿右攫,尽纳于口,快嚼而亟吞之,岂不撑肠拄腹,而果然一饱哉!然未尝一知其味,则不知向之所食者果何物也。”此指读书不循序而求速之弊。此与《论语》所谓“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同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