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见到有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在内心做自我反省。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前提。
人是通过学习而达到善良的,学习就要向品德才能好的人学习,亦即“见贤思齐”。孔子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汉代杨雄也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当然,人生活的社会上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不可能只接触贤人,必定会有不贤的人。“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当碰到品德和才能不好的人,首先应该反省自己是否也是这样的人。“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宋·杨万里《庸言》)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就要改正错误,认真学习,变缺点为优点。更何况,作为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既能够“见贤思齐”,又能够“见不贤而内自省”者,修身必得正果。
真正“仁”道的人,一定能爱人,不会讨厌人。即使讨厌,也是要把讨厌的人改变过来,使他同样地能达到“仁”的境界。在这里又补充这个道理说,我们看见一个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想达到他那个境界,跟他在造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贤的人、坏的人,最好当作自己的借镜,藉以自我反省。上面一句话就是说明上文仁者爱人不能恶人的道理;下面一句话,就是解释上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的道理。
理解这句话必和孔子的“克己”的主张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这是“克己”的重要内容。与“内省”一致的是“自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自戒便是自爱,便不会走入人生的误区。孔子在回答樊迟问如何“辨惑”时,讲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戒。他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克己”还要自省、自责、自讼。朱熹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这样注的:“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前者是积极的向善,后者是消极的自防。曾子还更明确地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朱熹注:“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是说曾子注重内在修养,事事反求诸己。反省,是人的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经常反省,有错改之,无错则免。他还语重心长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责精神,孔子感慨地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为了成为君子,而不至于进入小人之流,那就应该学习和实践,向君子看齐。生活中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物,有的人智慧而仁义,有的人愚蠢而邪恶。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了贤良的人,那就想法赶上;见到了邪恶的事情,自己回过头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做这样让自己都讨厌的事情呢?常常这样,自己也就远离小人而成为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