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君子通晓的是仁义,小人通晓的是私利。在孔子的思想中,利和义是相对的。孔子曾说:“见利思义。”见利能够想到义是君子的行为,见利而不顾义是小人的行为。行事要合道义,不合道义的事君子不为。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只顾利而不注意义,必然是自取灭亡之道。“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耕柱》)宋代苏询曾说过“义利、利义相为用”的话,苏轼则说:“临义而思利,则义必不果”。(《思堂记》)
古代人非常看重义,不仅提出“见利思义”,而且往往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宋代欧阳修说:“宁为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王定保《唐摭言》:“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
因此,在孔子的心目中,就有了这样一把用来衡量君子与小人的尺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今天商海泛舟的人,对于2500多年前的孔圣人的这把尺子,你把握住了没有?
这一段记载,涉及到孔门的仁学,也就是心学。这个“心”包括了现在所谓的思想等等的心理之学,但却不限于目前心理学的心,而是指“吾道一以贯之”的心性之心。
孔子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之一是发现人在不同的价值标准并存的过渡时期,他率先肯定、倡导新的以道德学问取代权位财富为标准的君子小人观,固然主要是认识基础上的理性思考,也还有个切肤之痛的感情问题。孔子三岁丧父,孤儿寡母,离家出走,被社会冷落和遗弃,历尽艰辛,“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激起了孔子对小人的不满,对公道、正义社会的追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道)。”在他以“年少好礼”知名,且以教书为生以后,还遭到上层社会的歧视和拒斥:“孔子要至,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史记·孔子世家》)旧的等级观念扼杀新生力量,使其感触很深。所以人是不与那帮开口闭口就是钱财、趋利避害的小人交往的,而与志同道合的君子往来。
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这其实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