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
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这是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说明自尊与取辱的关系。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人,没有自尊就不能自强,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屈辱。
朱熹也有言:“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两人的言外之意,仿佛都是在说,人一旦失去尊严,再受到他人的欺侮便纯粹是自作自受了。
人们应该重视发现和发掘天赋的美德。人类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共生”的。人类社会形成以后,这种“共生”是靠天赋的光明崇高的美德来维系。例如人与人之间需要互敬互爱,国与国之间需要互惠互利,等等。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人类社会的败类说的话,实际上是“人人为己则天诛地灭”。就像孟子讲的那样:如果人们都只顾自己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而没有教育,那就跟禽兽差不多。所以圣人感到很担忧,便让契做了管教育的官,用伦理道德教育人民——父子间有血缘之亲,君臣间有礼义之道,夫妻间有内外之别,老幼间有长幼之序,朋友间有诚信之德。总之,人类社会需要社会的公共道德来维持它的存在,来促使它的进步和发展。相对每一个人(个体)而言,“公共”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三个部分。虽然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公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其精髓万变不离其中——人人关爱社会,就是关爱自己;人人只顾自己,则将危害社会,最终自己跟着遭殃。《尚书·商书·太甲》讲:“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讲:“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讨伐),然后人伐之。”讲的都是同一道理。由此看来,所谓“天赋美德”,实际上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己找到的赖以生存的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人们能够彰显伟大的德性。既然“天赋美德”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就必须体现在人类的行为中。惟其如此,人类社会才能和谐进步,才能文明昌盛。这是人类的共识。所谓共识,是指被绝大多数的人接受,而且成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当然,人性也有“可使不善”的一面,但它很难占据主导地位;一旦它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就会混乱,就会倒退,人们就要想办法拨乱反正。同时,为了预防这类情况发生,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惩恶扬善,醒民济世。
天赋美德在自明,在人们自我发现,自我发掘,自我彰显。所谓“自我”,大的角度是指人类应遵守共同的生活准则,共辱共荣,共求和谐进步和发展;小的角度是指每一个人都应从我做起,立志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为世界和平自由民主作出贡献。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学习的途径没有别的,就是把那丧失的善良本性寻回来而已。孟子认为:求则得,不求则失;人之所以相差一倍、两倍,甚至无数倍,就在于自己没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性,或崇高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