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1927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始用的笔名。茅盾一生用过165个笔名。1896年7月4日他诞生于浙江省桐乡县青镇(现称乌镇)东栅观前街修真观东面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沈恩培(字砚耕)是一位廪生,虽未考中举人,但他擅长书法,工整圆润,常为人写匾额、堂名、楼名以至对联。父亲沈永锡(字伯蕃)是一位秀才,在乌镇行医,他讨厌八股文,喜欢自然科学,酷爱数学,思想开明,属维新派,母亲陈爱珠,是乌镇名医陈我如的女儿,她爱好文学,颇有教养,具有远见卓识,是一位性格坚强的妇女。
茅盾自幼就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当他八九岁时,他的父亲曾对他讲“国富民强”的道理,天天议论国家大事,常常讲“日本怎样因明治维新而成强国”的历史,还经常勉励茅盾“以天下为己任”,并反复说明这句话的意义。父亲的言传身教深深地铭刻在少年茅盾的心上,使他从小就胸怀天下,较早地具有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时代使命感。可见他思想的起点是比较高而又坚实的。
茅盾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六岁时入家塾,以其父启蒙。父亲不赞成读《三字经》、《千家诗》之类作为童蒙教育,而购买了上海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说》、《天文学歌略》、《地理歌略》等“新学”为教材,因他自己患风湿病,就让茅盾的母亲来教读,母亲又根据《史鉴节要》自编“讲义”来教茅盾,所以母亲就成为茅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她还饶有兴味地给他讲《西游记》的故事,启迪了稚子的丰富幻想,使茅盾从小开拓智慧,培养了好学多问,爱好读书的习惯,萌发了较强的求知欲。当时一般守旧的人称小说为“闲书”,不准小孩看,但茅盾的父亲却认为:“看看闲书也可以把文理搞通。”茅盾在课余时便勤奋地阅读了不少的中国古典小说。他具有异乎寻常的记忆力,记得小时候他讲话有点口吃,结结巴巴,不过我们都知道他是一边讲话,一边在想心事,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学一样爱一样,富有钻研精神。
据茅盾晚年所撰写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记述:“过了半年多,乌镇办起了第一所初级小学——立志小学,我就成为这个小学的第一班学生。立志小学校址在镇中心原立志书院旧址,大门两旁刻着一副大字对联:‘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嵌着立志二字? ?”
茅盾十岁时,父亲去世了,终年仅三十四岁,母亲就一人挑起了家务和培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她对他们管教得更严了。在茅盾父亲的遗照镜框两侧,她恭楷写了一副对子: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在茅盾成长的过程中,其母亲对他的影响是极深的,他直到晚年还说:“幼年秉承慈训而养成之谨言慎行,至今未敢怠忽。”
茅盾在立志小学读了三年,毕业后即升入新办的乌青镇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植材完全小学)求学。茅盾在前进的道路上是很幸运的,在立志小学遇到了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沈听蕉老师。到植材高小他又遇到了赏识他的“伯乐”式的教师张之琴先生,对茅盾的作文,张先生每篇都有出色的有力的评语,茅盾在班里作文比赛每次都获得奖品,听到老师鼓励的话,他就更加奋勉了。1984年在桐乡找到的茅盾写于1908年上半年到1909年上半年的两册小学作文簿《文课》,集中地体现了少年茅盾优异的写作天才。茅盾在青少年时代就曾“读经读史,读诸子百家”,获得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渊博知识与扎实基础。
原刊于《西湖》文学月刊199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