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理论家班斯曾说:“战争主要的是一种地理的现象。”第一次欧战后,德法边境上马奇诺防线与希格夫里得防线之对峙,法比边境上,小马奇诺防线之建立,西线地理形势遂有着显著的改变,这乃是认为要塞筑城高于一切积极的表现。不过,当时也有反对者以为兵器之进步较筑城技术之进步为速,国防工事中的永久筑城是无用的。
第二次欧战,德国在史利芬计划再现之中,使法国遭受极大的失败以后,军事家对于要塞筑城的看法就有着下面的两种趋势:
第一种趋势,否定要塞筑城价值说,其所持的理由:
(甲)法国因持有马奇诺防线,遂对国防不复整备,影响所及,乃使人民耽于舒适佚乐,政府骛于党派纷争。
(乙)减低官兵积极作战精神,开战以来法军曾数度进入德境,然一经德军出击又复退回马奇诺防线。
(丙)法比边境的马奇诺延长线并未发挥拒止德军突击之作用。
第二种趋势,肯定要塞筑城价值说,其所持的理由:
(甲)法国失败是由于平素军备废弛及战略运用迟钝所致。
(乙)欲期要塞发挥其防御作战价值,须在与野战军之能紧密协同作战上。此次马奇诺防线主阵地之陷落,其重要原因有二:一是孤立作战,二是敌重兵之由侧背进击。凡此所述,皆非马奇诺防线本身之缺点。
(丙)法国北部之迅速陷落实为马奇诺的延长线工事薄弱,如马奇诺防线本阵地亦属同样薄弱,则法国之失败或更较迅速。
(丁)德军之能实施各个击破战略,纯赖有希格夫里得防线之支撑,因德军使用之得当,遂能发挥其要塞筑城之价值而获得伟大的战果。
由上观之,可知德法之所以能打持久战,实有赖于希格夫里得防线与马奇诺防线,而且目前新式武器与新战术亦尚难摧破现代的永久筑城,故要塞筑城仍不失其攻防作战的最大价值。
原刊于《生力》194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