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到1937年5月》出自于莎朗·欧兹1987年出版的诗集《黄金细胞》。这首诗篇幅简短,通俗易懂,但是细细品味其中的诗句就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悲伤和无奈,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诗人还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排解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由于这首诗的主题涉及父亲与女儿的关系,这不免会让人在第一时间联想到作者本人的一些经历,想到她酗酒成性以及抛弃家庭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是欧兹本人却一直排斥读者把作品的内容与她本人家庭的一些基本情况联系起来。但是当我们仔细读这首诗时,我们会发现诗歌描述的内容确实与作者本人的一些经历十分吻合。整首诗分为5个小节,内容简洁,层次分明。诗歌的第一小节为整首诗的前九句。这节主要介绍了作为主人公“我”的父母所就读的大学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父母即将从大学毕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神态。诗的第二节为第十至第十二句,在这节中,诗人描写了父母将要从大学毕业,当时无知和天真的他们并没有伤害别人的意图和想法。第三节为诗的第十三句至十九句,在该节中诗人想到父母的结合将会给别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有上前去阻止父母结婚的冲动。第四节为诗歌的第二十句至二十五句,通过这几句的描写,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作为主人公我的痛苦,想去阻止父母的结合,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意识到如果阻止了父母的结合,那么这个世界将不会有我的存在,由于要在这两者之间作出选择,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诗歌的最后一节为二十六句至最后一句,在这节诗中,诗人一转前面犹豫不决的笔锋,描述了作为主人公的我由想要阻止父母结合转为勉强接受父母结婚的事实,并且试图通过别的途径让父母之间产生真正的爱情火花,但是这仅仅只是一种想法而已。当意识到所有的东西只是泡沫和幻想而不能成为真正的现实时,我终于忍受不了自己父母的结合所带来的痛苦,于是想到了用诉说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无尽的痛苦。通过分析这首诗歌,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素材表达了深刻的主题,由父母的结合所带来的痛苦联系到了家庭婚姻生活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升华到了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宣泄与排解。
通过仔细品味莎朗·欧兹的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作为主人公的我的父母婚姻失败以及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原因。首先,在诗歌的第一节,欧兹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让读者了解到父母来自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方,地域上造成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父母日后婚姻不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整首诗歌的第一句,作者写到“我看到我的父母站在他们所在大学的门口”,而在写到大学的门时,诗人用复数代替了单数,从而暗示了父母亲所读的大学是不同的,这两所大学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别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人,来自于不同的社会地域,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欧兹分别对我的父亲和母亲所在大学的门进行了描写,进一步向读者暗示我的父母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我看见父亲漫步/穿过红砂岩拱门,/红色瓷砖在他脑后闪亮着/犹如弯曲的血色硬板”,这句话的描写在读者脑海里刻画了一个土墙,带着深褐色或者棕褐色的地域,把砂岩拱门与红色的瓷砖就像他后脑勺后面的鲜血一样联系起来,我们很快就可以想到这是美国西南部独有的景象。红色的瓷砖屋顶是美国亚利桑那以及加利福尼亚南部建筑独有的特色。“闪烁的瓷砖”表明了太阳对房屋顶部的照射,同样也暗示了这是美国的西南部,一个以阳光和温暖的气候著称的地方。与父亲的地域不同,母亲来自于美国的东北部。“母亲站在由细小的砖块砌成的柱子旁边,她身后由锻铁制成的校门还敞开着”,对于建筑物这样的描述,让读者很容易想到这个地方属于重工业比较发达的美国东北部或者新英格兰地区。由于父母来自于一个国家的不同地方,成长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形成的观念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所有的这些对地域条件的不同描写一直在提醒读者,我的父母不仅被不同的性别所分开,同样也被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所区分。
其次,在诗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即将离开学校从大学毕业的前夕,当父母都站在他们所属大学的门口时,我的父母亲对于自己的大学有着不同的态度。对于我的父亲来说,他可能早就厌倦了在大学的生活,每天数着日子,天天盼望着从大学的门槛走出去,去看看外面奇妙的世界。大学生活对于他来说可能没有任何的意义,他也从未想过在大学能学到任何东西,这样的观念使他懒散、不谙世事,以至于对外面的世界也没有任何的了解。而我的母亲则与父亲不同,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她手里还拿着书,或许她的大学生活和父亲的不一样,她爱学习,认真看书,只是由于现实的原因,她不得不从大学的象牙塔走出去,在她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还是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结。所有的这些都暗示了父亲和母亲对于学术的态度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大学期间所形成的观念和作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有的这些都为他们日后婚姻的不幸埋下了一定的伏笔。
再者,刚从大学的象牙塔走出去而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也是父母日后婚姻不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用语言让读者了解到父母的无知与天真。这节诗歌写到,“他们即将毕业”,这让读者不免猜测这两个人都很年轻,也许他们两个刚二十来岁。为了进一步加深这两个人年轻的印象,诗人又写到“他们只是孩子,他们还很纯真,他们将不会伤害任何人”。他们如此无知以至于他们不能发现他们的婚姻有一天将会给别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他们只知道他们将会从一个单纯的大学生进入到一种婚姻生活。他们太年轻了以至于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婚姻将会是一个错误。但是诗人站在另外一个立场却知道等待这对夫妻的将是无尽的灾难与痛苦。她从未来的角度出发,结合过去的描述,得知这对夫妇站在通向痛苦深渊的边缘,这样的痛苦将会由一方影响另外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