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5200000048

第48章 深夜野餐:平凡的喧嚣与琐碎的混乱

西米克2001年出版的《深夜野餐》诗集关注了平凡的事物:梳妆台上的物件、未整理的床铺、一个加油站。此处,他忧郁的世界观以及对预示性主题的喜好略有减弱,开启了一种新的讽刺幽默,敏锐意识到情爱的欢乐与注定的毁灭之间是彼此交缠的。相互混合的信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并置在一起:“城市在其血腥的炖菜中沸腾着”的背景是一场歌剧;一对法国夫妇在亲吻的时候,无家可归者躺在“阴暗的门廊”;还有不太可能出现的基督形象,如“一个酷似耶稣的人/在德克萨斯赢了吃馅饼比赛”。最后一个部分不同于西米克惯用的模式,在悲伤的警句后紧跟着对死亡与年老的思考,将死亡与年老看作一滴雨水、一个厨房或是一个餐馆。(“支票加在后面了/在我们说话的时候。”)

《深夜野餐》继续探索了西米克最喜欢的领域:表面上写的是平凡事物,深层次中是幻想与梦魇。西米克对当代诗歌的影响之大,在当代诗人中极为少有。他所写的诗乍一看很不起眼,利用的是简单、易懂的场景,以微妙的变戏法似的技巧将风景或静物转变为梦魇。诗歌似乎是关于某件事,可能用着友善甚至是怀旧的语调,然而从第一行起就已埋下离奇的伏笔,奇异感随着诗歌的推进而不断增加,到结尾处就控制了整首诗。这种效果类似于第一次看到勒内·玛格丽特的画,连标题都暗示出玛格丽特带有某种超现实主义,光与暗相互颠倒,每处转折都出乎意料。

西米克孩童时期经历了二战中的痛苦,他随时要面对突然的变故与逃亡。他后来在《科特兰评论》对他进行的一次访谈中说:“我的旅行代理人就是希特勒和斯大林。”少年时期的西米克在巴黎学习英语,而后去了美国与父亲团聚。年纪轻轻的他就早已经历了战争、流离失所、骨肉分离与穷困潦倒,这些经历都在他的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呈现出来。他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人们眼中看到的稳定性只是一种错觉,可望而不可即。西米克的诗歌中没有广泛而具有普遍意义的陈述,他的诗歌特征是神秘而难以捉摸,集中表现的是看似细小的场景甚至是琐碎的物件,最后人们发现这些细小琐碎的东西竟然产生了巨大的回响。细小、独立、封闭是西米克的诗歌风格之一。他的诗歌并不通过集体的积累来形成宏大的史诗,也不通过神话与历史而得出某种概括性的论述。每首诗都只是其自身,可以独立阅读与欣赏,虽然将西米克的诗歌集中起来阅读可能更容易理解他到底在表达什么。他的某些作品中有一种俳句的感觉,这种俳句有悖常情,仿佛俳句诗人已经看了那个主题太久,所以已经将其看穿,或者说用眼神的热度将其融化了。硬的部分弯曲了,软的部分融化了,投下长长的影子。西米克诗中始终有着一种双重性的反讽暗示:最美的也是最丑的;最令人满意的也是最令人反感的;乌黑的云朵与银白的衬料实际上是同一物。有时这种暗示比较明显,例如,他在讲述装饰窗户的人将一棵圣诞树和彩灯放在一家办丧礼人家的窗口,棉花雪“来自同样的藏身处……/你用它塞上耳朵和鼻子”。有时暗示更为微妙,如果不放到他其他诗歌的语境中加以理解的话可能很难发现。无论暗示是微妙还是明朗,西米克诗歌中的表层都是具有欺骗性,真正的意义并不在此。

西米克怪异的想象似乎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多少。他早期的一首诗《叉》或许是被选入各种选集中最多的作品,这首诗奠定了他所有作品的基调。《叉》开头写道:“这种奇怪的东西肯定是/刚从地狱中爬出来的。/它像一只鸟足/戴在食人者脖子上。”将平常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将日常生活与混乱的梦魇联系在一起,是西米克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的,包括《深夜野餐》中的很多诗也是如此。他的某些诗除了让人想起画家玛格丽特之外,还可能让读者们想到摄影家戴安·阿勃丝,她围绕主题拍摄的充满勇气的细节将平凡的喧嚣与琐碎的混乱转变成了病态。阿勃丝的摄影作品常唤起人们心中的悲伤,甚至是绝望,但其中却有一个积极因素——和玛格丽特的画一样——对西米克的作品而言。在黑暗与丛林中,有时会暗示出一种超越,虽然这种超越肯定不会总有。荒诞中有悲也有喜,怪异也可以成为一种宽慰。

《深夜野餐》中的一些诗在表面上看比西米克的其他诗歌更加连贯一致,然而即便是其中最一致的诗歌,也存在着一丝怪异。例如,《书虱》的开头就是写虱子:“破旧的汽车旅馆发霉的抽屉里/那些蒙尘的基甸圣经,/是它们最喜欢吃的东西。”然后抛开了它们最爱吃的“金边书页”,简要描述了在浴盆里自杀的房客,“镜子中她的脸已经模糊”而“灰色头发的偷车贼”的窗户玻璃“被夜雨打得像长满麻子”。这首诗很简单,然而那些意象却久久停留在读者的脑海中。金边书页的《圣经》、吃书的虱子、悲伤的瞬间,这些都不止是表面上明显的联系。

《深夜野餐》提供了一次悲伤的狂欢,正如标题中所暗示的那样,表面上充满欢乐的场景其实只是一种伪装。这部诗集中很多诗的标题都暗示了聚会的时间:《爆竹时分》、《纸帽还在我们头上》、《大俱乐部》、《两夫妻在兔子岛》、《尘世欢乐的大道》,等等。然而,聚会从未满足过人的期待。要么是已经结束,要么是从未举办,要么是没有受邀参加,要么是聚会正在进行却差强人意。聚会诗以多种形式传达了快乐的怪异与俗气,其中的意象就如同名利场中虚假的华丽。《尘世欢乐的大道》中说“晒黑的手臂缠在一起,胸脯/在汗水中洗浴”,面具“在临时待用的桌上/燕窝空空,/嘴巴在尖叫中冻住……”这条大道提供的东西都不值一提,却吸引了大批狂热的庆祝者。

有些诗通过不具形体的声音来回答宇宙混乱的问题,提供出一些神谕般的、含混的答案。《大俱乐部》可能(也可能没有)暗指了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行“生活是公园中一座老旧的俱乐部”,像史蒂文斯的诗一样,《大俱乐部》戏耍的是超越的可能性。这首短诗提供了一个“天空的俱乐部/被夏日星辰照亮”,这个答案并不对应什么样的硬币能驱动“灵魂的自动点唱机”这个问题。这首简短、坦率的诗充满了极简主义意象,在形而上的问题中将自然与人工、假劣与真实相融合,吸引了读者的想象。

《精妙之树》是更为复杂、神秘的一首诗,以形而上的暗示和典故逗弄读者。树的叶子是“在暗示/阴暗的秘密”,虽然天很明亮:“太阳黄色的扫帚/为剩下的阴郁打扫着角落。”树是“用隐晦称量的”,让说话者的心“怦怦直跳/仿佛十字架上的圣约翰/在低声将他的诗吟诵/给啄着玉米的白鸡们听”。一切似乎都是典故,明亮的白昼、灵魂的暗夜、威廉·布雷克的树、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红色手推车》中的白鸡。确定与不确定之间的混乱是有意为之的。这首诗坚定地拒绝给出结尾,但当明亮与黑暗、白昼与黑夜、尘世与天堂、准确与朦胧串在一起,其中的意象却制造出有力的、自我抵消的感觉。

这些诗是以一种“简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语言是口语化的。每个字都是表达意义所必需的,没有任何修饰的成分。这很符合庞德的理念。很多诗中都有着欢乐与恐惧的混合,这些诗歌没有给出结尾,因为读者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这个诗集似乎不像之前的几个诗集那样充满怪异的自我意识,虽然其中仍然有着强烈的不一致。有时候意象之间似乎存在着空间,仿佛他们是在不同场合下独立记录下来的,之后才在他们中间建立起某种奇怪的联系。这样一种脱位的感觉一直都在,无论诗歌是在描写一系列事件,还是一个单独的场景。这种效果似乎暗示:任何连贯、任何明显的意义都可能毫无预警地瓦解,分崩离析的各部分则漂移到其他地方。

有些评论家对《深夜野餐》这部诗集感到很失望,埋怨西米克的作品没有表现出向着某个目标的任何变化、发展、进步,或者说他的形而上很模糊。弗雷德·穆拉托里说:“这些诗就像是小插图,表面上展示的是平凡或奇特的场景,暧昧地邀请读者加以拓展,看出其中对教堂、天使和圣徒的所指,超越其中不确定的边界,便利的解读旨在暗示形而上的一面,这比清晰表达出来的更为含蓄。”然而,超越究其本质而言并不准确,认为诗歌必须有一个具体的方向,按照头脑中完成的设想去建造某种结构,这样的观念是不切实际的。西米克的诗歌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价值,就是因为他坚持了一种独特的观点,坚持了奇异的形而上学。在他的一首首诗中将神秘与平凡相混合,造就了一种认识上的震惊:世界上有这些奇异的巧合和古怪的并列,即便是他们令人恐惧,找到他们也会令人欣喜,因为他们提醒读者,不是所有的真理都在字面上。唐纳·希曼对这个诗集的看法更积极:“西米克有着纳博科夫式的尖锐魅力与情感智慧,在平凡中感受神秘,精准定位了使人类生活充满苦恼与幸福的无尽痛苦。”

如果读者意识到这算不上是真正的美国诗歌,这个诗集的魅力会进一步提升。诗集中的场景都充满了美国的传统主题。在《爆竹时分》中,说话者看到报纸上说“一个酷似耶稣的人/在德克萨斯赢了吃馅饼比赛”;其他诗歌则暗指了万圣节、纽约州罗切斯特市的一间产科病房、巡回演员与小贩、熟悉的纽约市街景、新英格兰小镇、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教堂,等等。然而,虽然这些场景都是美国名字,却回应和影射了其他文化与传统——这首诗混合的文化身份是西米克诗歌双重性的又一示例。

同类推荐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极品人

    极品人

    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
  •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从14岁便开始写文的潘云贵,经过十年的成长蜕变,他对于当下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和感悟,诉诸于纸上是他的行动。他说:“面对一张空白的纸页时,总像面对自己年少时那颗真实的心,我说不了谎。”《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不是心灵鸡汤,也非说教手册,近40个篇章记录着作者的青春、成长、生活的个人经验,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真情,绝非滥情。
  •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梁山108条好汉,共涉及77个姓氏,其中以李姓最多,有7人,约占好汉总数的7%,这一比例基本与如今李姓在全国人口的比例相当,施耐庵真有先见之明。在梁山108条好汉当中,曾经在宋朝各级政府当过公务员的有33人(以人物出场后为准);占山为王的黑帮老大有25人(以人物第一次出场为准);地主、富农出身的10人;开酒店的私营个体户出身的9人;打渔出身的8人;其他出身的23人……本文从今人的立场重新解析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宿命,让读者以新的角度去品味这部文学巨著。
热门推荐
  • 圣道永生

    圣道永生

    一个乡村少年林千羽,偶遇高人,开启灵窍,进入了神圣的书院,开始修真之旅。可是这位高人,却杀了他全村两百多口,让他背负了血海深仇,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报!偶然得到异宝‘八荒斩龙刃’,林千羽在书院会武之中大放异彩,可偏偏这异宝竟会吸食他的真元,让他功力无法寸进,更有凶戾之气魔化他的心神,让他如修罗恶鬼满身杀伐!他爱上同门师姐,结果却遭无情拒绝;试炼之中,他为了救心爱之人,不惜性命,可仍然不能改变任何事情。一场复仇之旅,一条寻求永生不死之谜的修真之路,经历无数爱恨情仇,权谋冒险,林千羽心中永远怀着希望,可是希望却一次次地破碎!他经历弱小,经历失败,经历死亡。他低着头,一步一步前进,最终的梦想,不过是有一天自己能够获得永恒的平静。
  • 沈从文小说

    沈从文小说

    本书收录有沈从文的《福生》、《萧萧》、《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三三》、《贵生》、《血》等14篇短篇小说。
  • 灭世狂诀

    灭世狂诀

    花有开放凋零。人有生老病死。世上万物均有新生消亡。世上的一切冥冥之中都有安排。花用有限的生命绽放属于自己的美,纵然身历风吹雨打也无所谓。人用有限的生命追求属于自己的梦,纵然宇宙灭亡也无所谓。宇宙会破灭,但人的梦想仍在。
  • 猎魔人的日常异闻录

    猎魔人的日常异闻录

    顾然,一个混吃等死的破杂货店老板。人生没啥高大上的追求,只想守着破店混吃等死一辈子——可那说的是他没遇上后边儿这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事之前。那时的顾然十九岁,在无耻的穷鬼侦探的引导下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成为一个驱魔少年。从此,装逼打脸、都市猎艳、妖孽人生……嗯,这些统统都没有。轻松搞笑的都市猎魔生活,吐槽少年与败犬上司的神经病异闻录,就此展开!见鬼!这不就是老流氓带小流氓么!“你说咱们这样是不是很热血?”穷鬼侦探问道。“我觉得你这种人的血一定是冷的!”
  • 道德经解

    道德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只为你等待

    我只为你等待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原来在你写下这首诗时,你我之间的纠缠便不会了断,千年万年,我只为你等待,哪怕只是一朵花开的时间,苦难与折磨,都只为与你再次相遇,总有一世,总不会落空。失去的记忆可以找回,你终究是不会真的忘了我。
  • 我的世界里有了你,才温暖

    我的世界里有了你,才温暖

    一场误会,造成了两人五年的离别。当五年过后,成长后的两人再次相遇,一个是帝野集团冷峻的霸道总裁,一个是在杂志社工作的年轻女编,他们还能否温暖彼此的心?
  • 十岁酋长

    十岁酋长

    本书是作者新近创作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十岁小男孩初为酋长的传奇故事,作者匠心独具,步步涉险,悬疑丛生,既让读者体验了阅读快感,又能使读者对人性的美与丑进行深刻的反思。
  • 允诺易生

    允诺易生

    他是放荡不羁的懵懂少年,他是风度翩翩的白衣校草,他是机智聪明的成熟暖男,他是帅气呆萌的国民男神——李易峰,为她放弃一切,只为博她欢心。
  • 守护甜心之紫苒小姐

    守护甜心之紫苒小姐

    这是我第一次写书,如果不好,请大家给我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