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这里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
巴马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丽风光、被英国探险队称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如梦如幻般的祈寿宫(百鸟岩)水上溶洞;还有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龙洪天然八卦景观、东山瑶族风情、瑶族竞技大观及好龙天坑等。
每当春、夏、秋三季,巴马寿乡的母亲河、长寿河、盘阳河就如同一块玉,两岸凤尾竹的婆娑风姿更给沿岸带来了盈盈绿意,两岸群山如黛,翠竹倒映在河里,如梦幻般美丽。
巴马的寿星们常在河中野浴。野浴是巴马当地的风俗,每当天气暖和时,在盘阳河谷常可见村民野浴其中,无论男女老少,悠然似神仙。
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自然环境好,水和空气质量上乘,长寿老人长期食用不含任何激素的天然生态食品,素多荤少,从不择食、偏食,平时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最喜欢吃当地野菜和玉米粥等。他们晚婚晚育,生活有规律,性格开朗,热情好客,团结友爱,邻里关系好。老人们每天都会劳动。
巴马寿星的饮食可以用5个字“粗、杂、素、淡、鲜”来概括。巴马百岁老人的110例死亡原因回顾性调查资料表明,没有一位百岁老人死于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或癌症。那么,巴马老人是怎样吃出长寿的呢?
粗:长寿老人常年食用玉米、红薯等粗粮,这是世界五大长寿地区性在饮食上的一个共同点。他们常年吃粗加工、粗制作的饭菜,很少吃细加工的食品,这样的饭菜,营养多,破坏少。
杂:长寿老人不挑食也不偏食,以玉米为主,红薯和豆类杂粮为补,吃多种蔬菜和野菜。不但吃的食物种类杂,而且菜的做法也以“大杂烩”为主,常把粮、肉、菜混在一起煮着吃。
素:他们常年以素食为主,很少吃荤腥,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的宴席上才吃点肉,而所吃的肉类,也都是以巴马特产的香猪肉为主。食用油也是以火麻仁植物油为主。
淡:长寿老人祖祖辈辈养成了少吃盐的习惯,平均每人每天食盐量在3克以下。
鲜:巴马人吃的都是本地产的自然生态作物,没有污染,都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生活习惯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防、健康的保障,对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延年益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巴马百岁老人大多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神状态很好,正是得益于他们的生活习惯。
巴马长寿老人都有终生从事劳动的习惯。巴马人大多在10岁以前就开始从事8小时以上的生产劳动。在巴马,六七十岁的老人还算壮劳力,八九十岁的老人算半劳力,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才退出生产劳动。很多百岁老人一生不辍劳作,不能做重体力劳动时,仍然力所能及地洗衣、做饭、拣柴火、带重孙。
巴马的百岁老人,开始从事生产劳动的年龄低,停止劳动的年龄高,他们退出生产领域有一个从整劳力到半劳力、从半劳力到家务劳动的劳动量递减过程,这一过程恰好与人逐渐衰老的生理过程相吻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极有规律,生活节奏长期稳定的巴马寿星们,不愧为人类长寿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