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说起宋词,便会想起一位不得不提及的词人柳永。
柳永开创的婉约派词风,善铺叙延展,工情景描摹,精音律婉转,注重口语化和通俗化的自然坦诚,老百姓也可以朗朗上口地吟诵,而不必大费周折地去揣摩诗人所表达的内核和意图,简单明了的真实,让柳永词在当时流传极为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说明了其植入层次的广、远、厚,群众基础扎实,纵深延绵开阔,这一种极高的赞誉和褒奖,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推动宋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力。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皆因他出言不逊,得罪朝臣,仁宗由此罢免了其"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并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他就专门出入名伎花楼,衣食都由歌伎们予以供给,以求他赐一词抬高身价。这便有了作品中多为城市风光描绘和歌伎生活临摹的奇特现象,而宦海生涯的不如意,人在旅途的漂浮不定,穷困潦倒的意志消沉,让他在羁旅行走中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悟。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拓宽了范围和眼界,不乏传世之作,成了经典名篇,其中,《八声甘州》极富代表性。
相对于唐诗,宋词的韵律转折以及字数的宽泛,更容易草蛇伏线,利于情景的铺设和情感的营造,笔下深浅、层次、波澜可以自由助推,不必清减、保留情绪,这就是词阙读来画面流转、口齿留香的因素之一。
从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我们就可以全盘去领略宋词的美妙之处,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阕故乡怀想的佳作,在宋词中,这类作品不似唐诗那么的火热、普遍。
且先来看看所说的陈设铺垫如何:"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洋洋洒洒的一阵急雨飘落下来,在辽阔的江面上,烟雨朦胧,声响点点,诗人此处将"潇潇"用得别致精巧,既有响动的意味,犹同"萧萧",感受到了一种清冷的瑟瑟逼仄,这样的声、形兼具,一幅画面油然而生,在心怀间开阔起来,一个"洒"字,尤显雨点的急骤和动感,"江天"浩渺,伟岸无际,眼前一幕比江阔,比天广,寥寥八个字便绘制出了一个大场面,颇具气势,又有些许缥缈的不确定,诗人起意巧妙、手法高超,将布局拢入一种宏大的场面中,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契入似乎都有可能,也多了一丝异峰突起的遐想。"一番洗清秋",在一个"暮"秋的傍晚,经过一场秋雨的洗涤,一切如此澄清,干净。洗的是江水,洗的是天空,其实,洗的是诗人的一种心情,凉薄中感怀十分。诗人此处似有不尽不罢休的诉说欲望,继续将萧索、落寞一一抖出来。"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秋来了,既是多霜的日子,又是风凄清寒的时节了,全世界在寂寂中逐渐消沉下去,关山、江河,四面八方的冷落、萧条,但这雨后,竟得一轮斜阳挂在楼台檐阁,衬托着诗人心中的念想和希冀,秋暮下仍然有最后一点暖悬于四野之上,这样的层次递进,章法规整,却在寓情于景中独显诗人用词和寄寓的功力,点墨成了千古佳句。宋词中常喜闻乐见物象的精彩,而柳永词就有这番美妙。"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这一刻想起了李清照的一句"应是绿肥红瘦","红"、"绿"或"翠"在宋词中倒是常见的颜色描绘,但是,能将这单一的词构架成特别的句子,承上启下又别具一格,实属不易。低处见红花衰败,绿意颓废,一副凋零切切的感触,这里的"是处红衰翠减"和"应是绿肥红瘦"虽有异曲同工之处的略显无奈,但是,前者分明低沉、荼蘼,后者还有几分希冀在心中,看待事物的规律更加透彻。在柳永的眼前心境中,"惟有长江水"默默东流去,多像他此刻的心情,无语凝咽地向谁诉说?任凭时光荏苒,岁月老去,年华休休,一切随风而逝,胸中全是喟叹的伤离、孤独。诗人如今身处何方,何来这寂寥情怀呢?
诗人上片衬垫厚实,铺设逶迤,气氛营造步步浓烈、拔高,对于下片抒情的烘托起到了极好的调动。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原来,极目临眺的背后,都是乡情牵扯着所有神经,不愿意,或者不忍心登高眺远的原因不是高处不胜寒,而是容易引发最为脆弱的情感,千山尽处,流水去处,邈邈不得见的是不是诗人的故土家园啊?这是一种意识上的想象,是对眼前物象的情感深究,借此表达自己身在他乡,却一心挂念故土,不能归去的思念难熬之情。一个"不忍"道出辛酸的颠沛流离,高处望去,想起许多不确定,便情不自禁问道:"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何年才能安定下来,问谁?是怎么样的凄苦让自己不得已迫离家乡,困窘于他乡?其实,没有一个真实的答案,也没有人可以回答这简单却又实实在在令人生疼的情形。"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里设置布景了一个与佳人(家人)对望的场景,颇有特色,让两地情一线牵,诗人不是通过常常借用的明月做媒,而是非常自然地一笔带出,让情感在微醺中得以升华、浓烈,又在不能实现里抱憾、唏嘘,虚景实意,换位角度新鲜、巧立,容易引发与其感同身受,这是诗人别具匠心的运用,很成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你可知,我在这楼台的阑干处,频频回顾,一切上心头,不是你想猜测的不想归去,而是天不遂人愿,许多的身不由己与谁说?凝眸处皆是离愁的皱褶深深。
郑文焯在《与人论词遗札》中道:"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这首词真正地凸显了柳永词的另一风格。连不喜婉约风的东坡先生,都大为称赞这首词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的妙趣、高度,甚为推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又是著名的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观古今,看烟云,大凡政治家、改革家都大胆地励精图治,欲将自己的思想抱负、宏伟志向付诸于行动和实践中,但是,同时也容易遭受难以想象的阻力和冲击力,成功推行者往往不多,最后的结局,完美退幕者在极少数。作为北宋的变革者,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达到富国强兵的长效目的,被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我们更愿意从文学的角度去感受不一样的政治人物以及他们的胸怀、情感。他们的文字烙印或许掺杂着丰富的历史考据知识和不一样的价值观、世界观,且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情怀。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是一个简单的地理位置表述,如果晃眼一瞧,确实没有特别之处。"京口"和"瓜州"两地间就隔了一条河流,两岸依依傍水,比邻遥望,熟悉中又有陌生的对岸抬头不相识。诗人此时在河的哪一边呢?《泊船瓜洲》,不用细细地描绘,从题目就已得知他身处的具体方位。"京口"为如今的镇江市,瓜洲乃扬州南郊一镇子,这一江水就显而易见是"长江"了。紧接着诗人不松口地继续掰弄着地理位置,"钟山只隔数重山",钟山何处?南京,诗人的故园也。这瓜洲与南京也紧邻得只隔了几个山头,多么的近啊,一种归心似箭的心情跃然纸上,如果我们不从背景里去抽丝剥茧这几个地方的内在伏线,或许,只能简单地领悟字面上的意思,而不能深入到诗人内心中探寻真实的原委。王安石想故乡了,是非常的想念,从说起不远的瓜洲一下子飞到了故土家园的相思中,古代的一河之隔,几重山之阻,不是现在所想象的一叶扁舟不出多时就可抵达,这样的距离也许就像陕北山嘎嘎上对望的距离,一曲飞歌即可有回音,而真正要见见面、拉拉手却是难以想象的困难。诗人对乡情的着急怀想在不显山不露水中着墨倾诉,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简单的行文方式,看似不复杂,其实内因牵连构建极其巧妙、也难,不是一般布局就能达到的境界。王安石下片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堪称千古名句,看看这佳句的独特奇峰在何处?"绿"字当属全诗的眼,魂至于此,知晓此时已然万物复苏,天地间一片和谐春风,迎来了诗人想要的大背景,在再度上京任职宰相的过程中,打造一个风清温暖的大环境,不是眼前这一幕美好吗?转头间,思量万千,这样的美好里,明月何时能送达?诗人在强烈的期盼中憧憬着这一切的营造。一个"还",可作归故里之说,或许也有另一番说辞,推行新政、改革的环境,何时才能真正达到理想境地呢?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国人的乡愁乡恋,只是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转瞬间,就可足以迸发毕生的力量镌刻这割不断的血脉相连,生生不断,代代相承,永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