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
(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一道以人名命名的菜品,据说从北宋传到时下,依然声名远播,受人追捧。无论老少,男女,人人都极爱之,似乎不食此味,人间独缺一味美食的享受。如今流行一个词,谓"吃货",不明就里者也许会将此类人看作好吃懒做之徒,其实不然,常常会有人以"吃货"自居,那么,不可能是辱谩自己,也就有了另一种新解,喜好美食者,追求"民以食为天"者为"吃货"。说起"吃货",以上提到的菜品就是这一道闻名遐迩的"东坡肘子"了。他的创造发明者--东坡居士,苏轼也。
说起这位北宋的大文豪,先且不说诗书成就,但去他所作的《老饕赋》、《菜羹赋》中采撷一下,就知道,真乃奇货也。道事庖人的技艺,看烹饪的火候,晒选料的功夫等心得体会。其次,他更是能将煮蔓菁、食苦荠写出一种甘味十足,引经据典,风趣达观,极富幽默感。传言"东坡肘子"起源于他在江西永修时一次因缘巧合的际会而促成的这道名菜。千里之外的美食创意,该有家乡的风味吧?四川眉山好风光,眉山有个三苏祠,"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词客"就是苏东坡以及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三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成就最高者数苏轼。一阕《水调歌头》,千古流芳,便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思念诗文。它成就了宋词以及苏轼个人词阙的一个巅峰之作,有无以取代的文学地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起句17字小序言简意赅,直道了时间、因由、何为、何事,面面俱全,即看就清楚明了。这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佳节,诗人独自一个人饮酒,欢畅到天明,已然大醉,兴起,感怀故乡,思及亲人(弟弟苏辙),便应景应情应时作了此篇《水调歌头》,完整地叙说了自己的写作意识,那么,酩酊大醉下,东坡居士能挥毫填出什么名动千古的词阙呢?
说它名动千古,古今往来,没人不认可这个提法,逐次再探究下去,一切了然于胸了。
苏轼的词被称为宋词中豪放一格的典范,以大气著称。这一首词阙表达的是思乡、思亲人的情感诉说,笔锋刚劲的他,也会柔肠寸断地写出一种唯美的浪漫情怀吗?
"明月几时有?"一句看似寻常的问话,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李白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东坡从中演绎出来的这么一问,倒是率性干脆,直呼心事。他向谁在问这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牛顿曾不停地问自己,苹果为什么会自然落下?当然,东坡居士不会就真的在研究这个科学命题,他举起酒杯,斟上一泓"琥珀",问那高高在上的上苍啊,几时就有了这一轮清辉普照大地,为何它一直与我们如影随形,有答案吗?对于物种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世界的起源,明显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都说青天你公正,且问你一二,你也不知吧?"青天"在这里,也许不能单一地看作是青色的天空,"青天"大人,一种公正不阿的象征,意象或隐约透着这样的意味深长。看似一联质朴本真的词语组合,却是设计大胆,奇思妙想,细细地咀嚼,方能体味个中奥妙,得用小火的慢热温温吞吞地熬、炖液汁,榨出些不同的星星点点滋味来,只不过从美食中引渡到了诗词里,同理同据的道理。
抬头是广袤无垠,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很自然地进入到了诗人匠心布局的"陷阱"里去了,似乎还在一种后知后觉中,未得醒悟,蹊跷处,诗人将我们引向的天空,与其他人眼里的天空有区别吗?他不说,继续卖了一道关子,用发问的语气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宫阙是哪儿?在天上,它就是仙人们的居所,在人间,富丽堂皇的皇帝寝宫也许就是了。这是一种美妙的联想,问上天此刻何时何景,抑或有何人,这天上有多少年,地上应该是何年。在古寓言中,常常有"天上一日,地上十年"的传说,一个虚幻,一种踏实,应该物我两忘,不去寻根究源吗?诗人似有些疑惑与不解,对于摈弃和把握,存在着反复的考量和选择,这是一种徘徊和困顿的心态,趁着些许酒意和这皎洁的月光,不如一次性地问个明白,极富有探索的情趣,同时显得气势不凡。上苍都是我此刻的朋友,我与它促膝而谈,探讨的还是前无古人问及的起源始,高度突兀升格,高明地一步步圈进了许多好奇者。
苏轼一直奉行文风坚挺,高昂畅达,这么"扭捏"着不言主题,鲜有。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水调歌头》能领军一代词风的根本吧。行文到此处,没有人能具体想象到下阙他笔势会诡异到何方,如何新奇和巧妙。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要似神仙般,抖落这尘世俗务,不如便归去,乘着飞翔的翅膀,迎风逐高而上,他上青天去干什么?苏轼一生修行禅学,熟谙、精通佛理,如果简单地将"我欲乘风归去"看作一种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或许,有点太过明了之嫌。他去的地方,乃"琼楼玉宇",这样一承接,似乎我们隐约中勾勒了一幅近景和远眺画面,藏匿的画外音告诉我们,他怕这最为高尚美丽的地方,"又恐琼楼玉宇",这地方是玉皇大帝的金銮殿,或现实中庙堂之高,也可与之媲美,是不是苏轼欲往仕途中受挫,又想继续追求人生之理想,同时却又非常厌倦政治上的尔虞我诈,产生了极其矛盾的心理,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就有了这一篇邀月问情的诗作?他这时的处境正是被贬流放在外的时期。但是,似乎,这《水调歌头》该是与乡音乡愁有关,是中秋月思念胞弟的团圆诗歌,他该收笔回来,说说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吧?诗人的思维往往有一种破格的"癫狂",他不道所有的感情,却自顾自地"起舞弄清影",并道"何似在人间"。
喝到高兴时,旋起身,醉醉然翩然而舞,他与谁舞,与自己的影子,与一枚月光,还是在天地间起舞,这里富有的想象力,可以从动态中窥探出诗人不羁豪放的个性,我就醉了,我且歌且舞又如何?感念时,不知身处何地,人间,天上,分不清的浑浊,没有一个界限的梳理,谁能分得清对错、高低、出入呢?冥冥间是什么就是什么,该作当下应时而为的快乐。
这上片,已经将整个《水调歌头》掀至高潮,一时的心事云涌似乎该尽了。
这下片,难为了人,要再创造一个高潮,且不说笔力,就想象力也给上片占去"河山"大片,怎么在罅隙里寻一条蹊径,独辟开阔?闻名于世的苏东坡,未见半分难倒,直接强"杀"下去,却婉转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想起有一种小儿女的姿态,就是这般在窗前,凝眸轻叩月光的温柔,木格子窗外,一切在流动,心事不罢不休,照着啊,反复不能入眠。
苏东坡诗词多为大开大阖,笔锋雄健遒劲,笔墨深厚有神。《水调歌头》豪放中透出的婉约,月光从天上洒落人间,栖息在红色的窗棂上,慢慢地,渐落到了低垂的心情中,从望月到守月,又到俯首寻月,这一连串动词"转"、"低"、"照"的点睛运用,出神入化般提升到了深沉的状态,今夜静悄悄,月儿静悄悄地陪着诗人,诗人不眠,它不休。
该不该恨,多少年没见到胞弟苏辙了,亲人远离,故乡在千里之外,借故这明月的不是,问它有圆时,却人不团圆,不能归家,这是为什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难道,这就是人生,就是生命的轨迹,生死离别,爱恨苦恼不由人、不由己吗?心境的起伏,随着一轮明月而波澜四伏,在问与自问间,在望与守候之间,在拿起与放下的抉择间,没有人能真正明白对与错,好与坏的最终。其实,人世间,多的是聚聚散散,分分离离中才能知晓何为悲欢。就像天上的明月,上弦、下弦又或月明中,都是自然法则,生命只有顺应之道,除此别无他法。所以啊,人生自古没有一定定数,即使和最亲的人也不能如愿在这今日的中秋月里相聚。但是,看那明月,人人共振这明媚的清辉,天下之大,它与我们都长长久久在一起,不就是我们都在一起了吗?所以,两心相照,共有明月,该当幸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在荡气回肠间,有种诉不完的古今往来底事,也有道不尽的悲欢离合曲折,终是在阴晴圆缺里冷暖自知,赋诗一阙,仍在个中一步一徘徊。
宋代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评价极高,无可比拟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