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900000055

第55章 知人善任,重在于德

自先秦以来,中国历代有见识的政治家、思想家,无不提供任人惟贤,但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却并不那么容易。元朝以蒙古人人主中国,极力压制汉族人,在用人方面,只论出身,不论才能,完全抛弃了任人惟贤的原则。权衡在《庚申外史》中曾评论说:“元朝之法,取士用人,惟论根脚(即出身、家世)。当时能参与国家大政、担任宰相的,都是根脚人;担任各级监察部门首脑的,都是根脚人;担任各级衙门长官的,也都是根脚人。”对于元朝的做法,朱元璋十分反感,他曾对御史台官员说:“元朝时任用官员,只重用本族人,而轻视汉族人,甚至规定南人不得担任监察官员,这怎么能算公道!朕任用官员,惟才是举,不管他是南人,还是北人。”

朱元璋多次申明:“国家用人,惟才是举。如果是贤能之人,虽疏远也要加以任用;如果是不肖之人,虽亲近也要加以摒弃。”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朱元璋起用了大批有才能的故元官吏以及长期与他对立的陈友谅、张士城、方国珍、陈支定等人的部属。朱元璋的老部下们见有些人刚刚归附,就位居自己之上,心中大是不服。朱元璋了解到他们的这种情绪,特意召见武臣,对他们说:“你们从一开始就跟随着我,攻城略地,功劳很多。近来新归附的人,有的受到提升,地位在你们之上,你们反居其下,这并不是我要弃旧取新。现在天下一家,用人之道,自当大公无私。他们有智谋才略,能够建功立业,所以才位居你们之上。只有具备杰出的才能,出众的智慧,才能得到超人的爵赏。你们如果能多和儒士们接近,开阔眼界,增长智慧,努力去建立功勋,还怕得不到显贵的爵位吗?”朱元璋还赏赐绣衣给这些武臣,以示慰勉。

明初官员缺乏,朱元璋还四方搜罗人才,对于得到的人才,都予以大胆使用,特别是因某种原因受到他重视和信任的人,更往往得到破格提升。当时,由一介书生或低级官员而骤升为高级官员者,不乏其人。如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将西安知府李焕文、宝抄提拔为郎中、知府、知州等官,不久又将费震提升为户部尚书。朱元璋曾提示户部说:“资格是为普通人设立的,如果确有才能,当然应该破格任用。”有人对不拘资格的用人政策提出异议,认为儒士们刚从乡里出来,一下子就成为大官,这样会显得朝廷不爱惜名爵。朱元璋说:“朝廷设立爵禄就是用以待士的,他们才能卓越,怎么能用资格加以局限呢?朝廷只希望得到贤才,绝不吝惜名爵。如果说来自乡里,不应当骤然任用,那么当年伊尹在莘野,诸葛亮在隆中,一旦出仕,地位就处在其他官员之上,终于建功立业,商汤、刘备在任用他们的时候,何尝拘泥于资历!朕担心的是得不到贤才,如果得到贤才,任用时绝不考虑资格。”

在明代笔记中,记载着一些朱元璋识才、用才的趣事。

有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走进了一家小酒馆,遇到一位国子生。当时座位已满,朱元璋见一个供奉土地神的桌子旁边有两把椅子,便把土地神移到地上,与国子生对面而坐。谈论间,知道这位国子生是四川重庆人,便口出一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国子生应声对曰:“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见他才思敏捷,十分高兴,又指着神龛下的小木让他赋诗,国子生略加沉思,即吟诵道:“寸木原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向人间治不平。”朱元璋觉得此人胸怀大志,更加喜欢。第二天,朱元璋宣召那位国子生入朝陛见,国子生见昨天与自己对饮的竟是大明天子,连忙叩头谢罪。朱元璋说:“你不是想登台端吗?今天就遂了你的心愿。只是你要真个为人间治不平才好。”当即任命这位国子生为按察使。

中国古人曾反复述说,一个人有其长处,也必有其短处,对人才绝不可求全责备。如《吕氏春秋·用众》指出: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论衡·书解篇》也说:“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对于这些论述,朱元璋深契于心,并作为自己选才用人的准则。他曾阐述说:“人之才智,或有长于彼而短于此者,若因其短而摒弃其长,则天下之才难矣。”朱元璋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以来的用人思想,把德才兼备列为理想标准,但这样的人才毕竟较少,如果退而求其次,朱元璋明确提出以德为首。他品评说:“才德俱优者,上也:才不及德者,其次也;才有余而德不足,又其次也;苟两者俱无,此不足论矣。”朱元璋认为,用人的关键,是“因才而授职”,即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把每个人都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倘若用非所长,“则人才不得尽其用,而朝廷有乏人之患矣”。朱元璋反复告诫大臣们说:“人的才能很少有全备的。宽厚慈祥的人,可以让他去治理民众,勤敏通达的人,可以让他去办理事务,只有量能授官,才会做出成绩。”又说:“人的才能各有长短,就像工匠各有专门技能一样。善于制造木器的不会制造石器,善于制造车轮的不会制造舟船。如果在用人的时候,量能授官,就没有不能使用的人才了。你们都是朕的股肱耳目,应当为朕广泛访求贤才,以供任用,不要求全责备于一人。”朱元璋还诏令天下,在访求人才时,“凡有一善可称、一才可录者,皆具实以闻,朕将随其才而擢用之”。

在坚持“惟才是与”的同时,朱元璋还提出另一项用人方针,这就是“宥过而用”。在朱元璋看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因为有一件事情上的失误就舍弃一人,则天下就没有全人了”。他反复告诫吏部官员:“治理国家,以任用贤才为本。对于作奸犯科的人,不能因为有小才就宽恕他;如果真是贤能的人,不要因为有小疵就舍弃他。奸者必惩,庶不废法;宥过而用,则无弃人。”

他宣布那些因犯小过而被罢黜的人,都可以重新录用,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安庆知府周昌上书说:“士人有因小过被罢黜者,其才能足堪任用,而按照现有条例,不能再举荐他们。请求皇帝特赐宽宥,允许有关部门荐举他们。”吏部大臣表示反对,认为有罪复用,无以示惩。朱元璋说:“好的工匠,不会因为有一点瑕疵,就放弃一块美玉。朝廷用人,必须赦免小过。改过迁善,圣人都曾加以赞扬。录长弃短,是君主应尽的职责。”

他还特地颁布敕令:“凡士人因小过罢黜及迁谪远方者,知其才能果优,并听举用。”

在洪武年间,确有许多被罢官甚至判罪服役的官员,重新得到启用。当然也应指出,朱元璋虽提出了“宥过而用”的原则,但他实行得不够好。由于他对官员的不法行为非常痛恨,常大开杀戒以示警惩,不少官员仅因小过就丢了性命,以致茹太素在一份奏疏中指出:“才能之土,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梁启超传记五种

    梁启超传记五种

    本书收录了《管子传》、《王荆公传》、《袁崇焕传》、《南海康先生传》、《殉难六烈士传》。
  • 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当代晋江,旅居晋江域外的文化工作者、文艺家灿若星群。本书撷取其中与母土保持较密切联系的、对家乡建设有较大贡献的,在该文化艺术领域、旅居区域有相当影响的33位,以编选的形式,分别介绍他们的生活工作经历、文化艺术成就,摘录、引用专家文章、观点,突出专家对他们的评述、评介,同时也突出他们在晋江的活动痕迹。入选者包括文学方面的陈明玉、庄之明、李君哲、许谋清、洪辉煌、颜纯钩,影视方面的颜纯钧、洪群、李国兴、洪雷、许言,书画方面的王维宝、黄鸿仪、黄达德、丁明镜、李德谦、施子清、许晴野、蔡健如,戏剧方面的黄奇石、庄长江,摄影方面的洪礼艺等。
  •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用幽默诙谐、活泼晓畅的语言,分析诸葛亮生平的重要事件,抽丝剥茧,拨开近两千年的历史面纱,还原一个出身卑微、有血有肉的真实诸葛亮。
热门推荐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契约写手

    契约写手

    蓝雨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少女死神座下的契约写手,他所写的每一部剧情,都可以在现世上演,蓝雨通过这种能力穿梭于各个时空上演着非凡的人生,每一个奇遇都是一段人生。
  • 布医圣手

    布医圣手

    中医之道,讲究天人合一,阴阳互济,有阴有阳,五行相生相克,才是万物生存长久之理。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五脏者,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以藏为用;六腑者,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以通为用。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阴与阳,血与气,阴阳对流,平衡则安。“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创世MC

    创世MC

    这就尴尬了,最后一站旅程竟然穿越到MC世界去了,这种情况是积攒了几辈子的福啊!
  • 轮回覆灭

    轮回覆灭

    前人踏平山峦,追星逐月;后人紧跟步伐,摸索探寻。岁月不过轻轻一笔,却书画出历史长卷。龙凤,真的只是古人随意杜撰的生物吗?春去又春来,彼岸花开又花落,圣人看淡潮涨又潮消……彼岸花开地球,龙城带领着他的兄弟们,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踏上异域,征战四方,铁血挥洒,书写传奇。
  • 法典与魔血

    法典与魔血

    因为意外被送到了异界,可是他随遇而安的性格却让他过得很好。他有这一本神秘的黑书,上面有着恶魔的刻印。他逐渐的了解黑书的秘密,知道了那本黑书叫做恶魔法典。而持有这本书的人拥有着恶魔王族的血统。只有他可以成为真正的王者。
  • 吾乃龙帝敖鸣

    吾乃龙帝敖鸣

    一个无名地球屌丝意外穿越到了名叫星月大陆的星球。自从帮自己心上人吸完蛇毒,却狗血的发现自己凝聚不了星月大陆赖以生存的元气。另一方面,当自己跟心上人交往的时候却因被妒忌,被人推下了一处名叫坠龙渊的地方,却意外的收获了星月大陆最强大的兽魂‘太古苍龙’魂,本以为自己会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却发现自己在这世上是多么的渺小……(作者新人,第一次写书,很多情节都处理的不够好,希望各位多多给点意见!谢谢!!!)
  • 当我变成了你

    当我变成了你

    当平平淡淡的陈泽熙偶然变成万人瞩目的校花陈曦,在他身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女神变成了自己最好的闺蜜兼同桌、最铁的哥们成了自己的跟屁虫···那陈泽熙还能“拯救”自己吗?
  • 负卿

    负卿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的和尚要下山。会经历什么呢?温馨提示:作者是无逻辑星人。。。。。。
  • 撼魔

    撼魔

    一个一心向往东土大唐,带着做个有钱人梦想的书生,于多次次落榜后,无奈的走上了大青山,扔下了一个葫芦,他在葫芦里塞进纸条,里面有他的执念。葫芦随着水流飘荡,然有因必有果,葫芦与书生之间的缘并没有断,书生种下的因成为了今日的果,若干年后,葫芦流入星空,化作完整,其执念做天,其纸条化一卷经卷。一个乡下小子,意外接触修仙,唯一的牵挂就是爷爷,而得知爷爷不需要他担心的时候,他决定……要好好看这个世界。看一世轮回千转,悟一朝无岸回头,愿为你成魔。可何谓魔,心中有魔就是魔?心中有魔,为之癫狂才谓魔。不,那不是魔,那是我。我林阳的魔不是九天之魔,而是……你们的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