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劳动安全相关规定
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性,这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基本责任。虽然,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不同,劳动设备、劳动条件的复杂程度各具特点,但是,企业不能任意制定各自的劳动安全制度与标准,而应认真执行国家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标准,绝不能低于国家标准。所以,企业劳动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掌握国家规定的相关规程和标准,掌握国家对用人单位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
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是国家为了防止和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减轻繁重体力劳动,以及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
企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1)工厂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1)厂房、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措施,以及坚固安全,符合防火、防爆的规定。
(2)工作场所、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技术措施。
(3)机器设备的安全措施。
(4)电气设备的安全措施。
(5)动力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
2)矿山安全规程的主要内容
(1)矿山设计的安全要求。矿山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2)矿山开采的安全要求。矿山开采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不同矿种的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3)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必须对各种危害安全的事故采取预防措施,如冒顶、爆炸、冲击、冲压等。
3)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包括建筑安装施工的一般安全要求,施工现场、脚手架、土石方工程、机电设备、防护用品发放等,严格执行安全帽、安全标志、高处作业等国家标准。
《劳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企业如果在劳动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
5.2.2 伤亡事故及其管理
1)伤亡事故的定义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伤亡事故主要包括三种情形:①暂时性失能伤害——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②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③永久性全失能伤害——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伤亡事故的分类
(1)根据事故发生的方式与场景可以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
(2)根据伤害因素可以分为:受伤部位、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或物质)、致害物(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伤害方式(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不安全状态(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行为(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3)根据伤害而致休息时间长度可分为:轻伤——休息1至104日的失能伤害;重伤——105日以上(含105日)的失能伤害;死亡。
(4)根据事故严重的程序可以分为:轻伤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重伤事故——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1至2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
对于企业发生的员工伤亡事故,应该严格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75号,1991年)进行报告和处理。
(1)伤亡事故的报告。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重大死亡事故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劳动部门。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企业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2)伤亡事故的调查。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的调查组,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还可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情况以后,如果对事故的分析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劳动部门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如果仍有不同意见,应当报上级劳动部门和有关部门处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报同级人民政府裁决。但不得超过事故处理工作的时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3)伤亡事故的处理。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案例分析5—1”
隐瞒重大伤亡事故——一建筑企业受严惩
2004年7月5日,深圳华达园二期工地现场使用塔吊运砖,当运砖的吊篮升到47米高处时,由于塔吊钢丝绳打结,造成吊篮无法升降,地面两名塔吊指挥人员爬上位于17层的外脚手架防护棚,人力推动吊篮,吊篮反撞防护棚,造成两人从17层坠落,造成1名工人死亡,1名工人重伤。
经查,这是一起严重违反起重作业操作规程、违章冒险作业造成的四级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更为严重的是,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没有立即将事故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第二天新闻媒体曝光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仍然没有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这种不按规定及时上报安全事故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处理,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深圳市建设局7月15日对外通报,由广东省××建设公司深圳分公司施工的华达园二期工程日前发生了一起重大施工伤亡事故,施工单位接连隐瞒事故,该局将对这起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问题:企业在发生伤亡事故后,该如何处理?
分析提示:企业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企业在发生伤亡事故之后,必须严格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75号,1991年)进行报告和处理,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5.2.3 工伤及其管理
1)工伤认定条件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对于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形,其中前两种情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第三种情形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
“小思考5—1”
2005年5月牛某被招聘为某医药采购供应站合同制员工,合同期限为5年。
2007年2月25日(星期日)牛某自发组织学友刘某等5人出外游玩,当他们进入标有“禁止通过”的28号隧道,正在铁路线上行走时,某次列车亦鸣笛声不断。此时,牛某等4人已经退至轨道外的安全地带,唯有刘某尚在轨道之中。刘某只注意到正前方开来的某次客车,却没发现另一列车已骤然驶近其身后。牛某见状,扑上前去将刘某推出道外,而本人却因躲闪不及,被机车手扒杆撞伤头部,被立即送往铁路医院抢救,后又转入外地医院继续治疗,经过一年多的治疗,牛某的生命虽然得以保全,但已经成为植物人。
2008年3月4日,该医药采购供应站以牛某星期日自发组织学友出外游玩,违章通过“禁止通行”的铁路隧道,被火车撞伤,久治不愈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该医药采购供应站的做法是否合法?
答: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关于劳动保险问题解答》指出,“在紧急情况下(如抢险救灾,救人等)从事对企业或者社会有益的工作而造成的疾病、负伤、残疾或者死亡”可以享受工伤待遇。本案例中,牛某舍己救人是其被撞伤致残的直接原因,牛某等人违章进入“禁止通行”的铁路隧道是造成火车即将从刘某身上轧过的险情的原因,对于牛某被撞伤致残来说则是间接的。因为牛某等4人已经退至铁轨外的安全地带,如果他不是奋不顾身抢救他人的话,是不会被撞伤致残的。
2)工伤认定工作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对劳动能力鉴定的定义、依据和等级进行了规定。
(1)劳动能力鉴定的定义。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后,根据国家工伤保险法规规定,在评定伤残等级时通过医学检查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伤残程度)或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做出的判定结论。
(2)劳动能力鉴定的依据。依据工伤致残者于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了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分级。
(3)伤残等级划分。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
一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力;五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具体分级原则是:一级——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完全或大部分护理依赖;二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大部分护理依赖;三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部分护理依赖;四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部分护理依赖,或无护理依赖;五级——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护理依赖;六级——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护理依赖;七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护理依赖;八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护理依赖;九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护理依赖;十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护理依赖。
(4)劳动能力的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4)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2003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的规定,我国工伤保险待遇分为工伤医疗期待遇和工伤致残待遇。
(1)工伤医疗期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为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义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津贴。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2)工伤致残待遇。根据工伤致残的程度,工伤职工享受相应的伤残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待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其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其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其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其四,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五级、六级伤残的待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其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其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待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其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其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工死亡的补助。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其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领取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丧葬补助金。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