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某财主有个呆儿子,长到七八岁时,财主请了个家庭教师来教他念书。
一天,刚吃过早饭,呆子歪着脑袋得意地对财主说:
“都学会了。我想出去玩。”
财主不信,就出了个题目,让他回房中去写一篇文章。
眼看到中午了,还不见儿子出来交卷。财主走进他的房间,只见房里满地都是撕破的书,呆儿子还在直眉瞪眼地撕着,累得满头大汗。财主焦急地问:
“你这是干什么?”
呆子撅着嘴嘟囔起来:
“老师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才撕破了百把本,真是累死人!我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背了!”
财主气得胡子直翘,看着儿子这副怪样子,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破”是个多义词,呆子误以为“破”就是损坏,使东西破碎的意思,才闹出上面的笑话。
“读书破万卷”出自杜甫的诗句,“破”是突破、超出的意思。全句大意是,只有多读书(超过万卷是极言其多),写文章才能运用自如。
词根据义项的多少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单义词数量有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叫多义词。绝大多数的词是多义词。一词多义,丰富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使用范围。多义词的大量存在,是词汇丰富的表现。
虽然语言里大多数词都具有多义性,但一般不会发生歧义以致妨碍人们的交际。
因为词在言语里不是孤立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多义词一般只有一个意义,其他意义则处于潜在的或被抑制的状态中。例如:
哈利斯是个笑话大王,他能在几秒钟内不假思索地讲出一个笑话来。
有位学者去拜访哈利斯,对他说:“听说你是个笑话大王,那么,你能说个一句话的笑话吗?”
哈利斯笑着说:“一句话的笑话多的是,恐怕你听不懂。”
“哈哈!怎么会听不懂呢?真是笑话。”学者答道。
“笑话”有两个义项,是多义词。笑话1:能引人发笑的谈话或故事。笑话2:耻笑、讥笑。学者最后说的“真是笑话”中的“笑话”是笑话2,前面出现的“笑话”都是笑话1.
又如:“老”是有许多义项的多义词,但在下列言语环境中意义都是单一的,不会发生误解。
“老年人”中的“老”表示年岁大;“老相识”中的“老”表示长久;“老样子”中的“老”表示原来的;“老机器”中的“老”表示陈旧;“鸡蛋炒老了”中的“老”表示过火了;“老惹妈妈生气”中的“老”表示经常;“老儿子”中的“老”表示排行末了;“隔壁邻居家昨天晚上老了人了”中的“老”表示死亡;“巴(金)老”中的“老”是对老年人敬称。
有时,由于不了解词的多义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看不到多义词对语言环境的依赖性,也可能出现差错。
郭金荣《晚年时期的毛泽东》载:
这天,主席把《诗刊》杂志将要发表的他的两首词的清样拿给小孟,对她说:
“小孟,请你把这两首词读给我听听。”
小孟拿过来,也不先看一遍,马上就读起来:
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小孟高声快速地读着,当她读到“不须放屁”这一句的时候,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主席,您写不须放屁,可人总是要放屁的呀!”
“活人哪个不放屁?屁,人之气也,五谷杂粮之气也。放屁者洋洋得意,闻屁者垂头丧气。”
小孟听了,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小孟边笑边说:“那您为什么在词里写上‘不须放屁’?”
“两回事情嘛。孟夫子。”
“放屁”是个多义词。本义是从肛门排出臭气。比喻说话没有根据或不合情理(骂人的话)。毛泽东词中“不须放屁”的“放屁”,用的是“放屁”的比喻义。借鲲鹏斥骂蓬间雀“不须放屁”,抒发诗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小孟按“放屁”的本义去理解词句,所以才会提出“那您为什么还在词里写上‘不须放屁’”一类疑问。毛泽东说“两回事情嘛”,话虽含蓄,却指出了小孟理解上的偏颇。
了解词的多义性,注意多义词对语境的依赖性,恰当使用多义词,对阅读、写作有重要意义。
仔细考虑一天,胜过蛮干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