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就一定知道哪些虫子能吃,哪些虫子好吃,哪些虫子味道一般般。据我所知,第一好吃的虫子要属蜂蛹,第二好吃的是松树蛀虫,竹蟹的味道则很一般。
小时候能经常吃到细腰黄蜂蛹,那时乡村人煮饭做菜都烧柴火,不管大人小孩都得上山砍柴,在山上遇见蜂窝就成了常事。遇见蜂,我们虽然害怕,但是只要自我保护方法得当,那就不是一件坏事。首先,当你听见嗡嗡作响的蜂们涌现时,就得立即匍匐在地不动,得装邱少云,否则蜂们准找你下嘴,谁让你动了它的老巢呢。有时,动作稍微慢点儿,身上就会被蜂叮,那种又痒又痛的感觉真要命!如果一不凑巧叮在脸上、嘴上,就成猪八戒的兄弟姐妹了。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危险潜伏在山林里,我们也不得不打柴、不得不时常遇上那种我们不喜欢周旋的细腰黄蜂,当然,我们吃蜂蛹的机会也就多了。趴着不动等待蜂们全部离开它们的老巢,就可以动手摘了那巢带回家,挑出其中白嫩嫩的蜂蛹,放在拨炭取火用的铁掌子上,再放一点点猪油,然后放火里烤,不一会儿香气就荡漾开来,简直能香透人的五脏六腑。
听大人们说,在砍倒的松树树身里窸窣作响的白虫子和一种竹子身上被称作“竹蟹”的甲虫也很好吃,我们就常常想办法去捉它们。要锯开一根松树并不简单,大人们又没那个闲工夫帮忙解决问题,我们就不常吃松树蛀虫,只能常去捉竹蟹。但是竹蟹的味道跟蜂蛹的相差甚远,简直无法可比。于是,大家都默默地期待着能来一场蜂蛹大餐。
机会难得,但还是来了。在我们村东一悬崖峭壁上挂着一个大马蜂窝,层层叠叠大概有十来盘。村人早就对它垂涎,但是无奈它高高悬挂,又一时缺少好计谋,只能干瞪眼,谁也不敢轻易捅马蜂窝。终于村里有个好事后生想出个绝妙的计谋,把两根长长的毛竹竿连接在一起,几个人举着竹竿就能够着马蜂窝。计谋已定,村人群体出动。记得那场面简直壮观,几个后生头戴斗笠、身披厚厚的外衣,全身只有眼睛裸露,活像卡通人。他们抬着竹竿前进,一群男女远远地跟随其后观战。只见竹竿尾端的火把熊熊燃起,竿子慢慢上举,观战人群中有人一声大喊:趴下!马蜂群疯狂出击、四处搜寻敌人,大伙立即匍匐在地。不知过了多久,人们渐渐抬头,蜂窝已被烧下来大半,美味到手了。
之前,我们吃过无数次的蜂蛹都是在铁掌子上烤的,这回因蜂蛹多可以上锅烤。下了一圈又一圈的猪油,一条条白色、黄色(差不多成虫)的蜂蛹下到锅里,我们的眼睛都看直了,等到锅中吱吱作响,香气就弥漫了整个屋子。虽然那回人多我没吃到几条蜂蛹,但是那香甜,却叫人回味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