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稼轩又笑了笑,微微地点了点头。
周浣华听了陆广楣的话后,笑着说道:"真要是按照姑妈的意思办,那就太好了。自从我哥哥进了翰林院,就把我娘接到北京去住了,想见一面都难。"
陆广楣喝了一口茶,又接着说道:"我这些年在北京住了那么久,真有点想回来住。而且存涣的差使在杭州,住在淮安,到底离存涣近些。可是回来这些日子,才觉得在北方待久了,已经不太适应南方的气候了。所以我想再待一个月,就回北京去住。你们这些日子,能把家里的事料理清楚吗?"
周浣华说:"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事好料理。陆家在楚甸的族人很多,什么事情交代起来都好办。姑妈这次回北京,把平哥也带回去吗?"
陆广楣说:"平哥和他娘--你二表嫂络纬还住在淮安。一来也是为了离平哥他爹存涣近些,二来平哥他外公外婆的身体都不太好,舍不得女儿走得太远。倒是士轩媳妇,她以后有什么打算,跟你说过没有?"
"她说等孩子生下来,若是男孩,就在家守着田地,教这孩子读书,替士轩守节。若是女孩,她也不会再嫁,一样带着这孩子过日子,教她读书识字,针黹女红,只是还要从陆姓族中替士轩过继一个男孩子来,让士轩也有一个嗣子,将来支应门户。她娘家就在清江浦,也是个大族,凡事也还都有个照应。而且,她父母还都在堂,兄嫂都可怜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待她只有比从前更好。"
陆广楣轻轻地叹了口气说:"我本来还想等她把孩子生下来之后,也把她和孩子接到北京呢。既然这样,那就到时候再说吧。估计咱们起程的时候,正是她的身子最重的时候,若那个时候让她也跟着咱们长途跋涉,并不太妥当。"
在大姑太太家又住了几天之后,陆稼轩和周浣华就带着浩诚和冠卿告辞回楚甸陆氏庄园了。一来是放心不下被留在家中的海棠,二来也想早点回楚甸把家中的事务处理一下,然后和大姑太太一起去北京。
一个月之后,陆稼轩和周浣华把在楚甸家中的事务都安顿好了,就带着三个孩子--浩诚、冠卿和海棠,又来到了淮安,依旧在大姑太太家住下了,等大姑太太一起启程。
启程之前,在淮安城盘桓的几天内,自然有许多亲朋好友要来送行,还有请吃饯行酒的。
这一天,周浣华的舅舅顾飞在家设宴为陆稼轩和周浣华饯行,席上请了杨可钧、杨鼎来父子作陪。
杨可钧家在淮南算得上是个名门大族,杨可钧祖上五世游宦,不过,像很多当官的大家庭的子弟一样,杨家的这几代人当的官越来越小,杨可钧和他的大哥杨可钢半生颠沛流离,也就是在几个府县衙门的官位上被迁来迁去。好在杨可钧和杨可钢都并不是官儿迷,并没有一天到晚地为自己到底能不能升官而愁个没完没了,他们的心思在公事之外,并没有一刻都不停地在琢磨诸如"为什么我的上司不提拔我倒提拔某某人"、"要是我那年再把某公的心思考虑得再明白一些,把话说得再周全一点就好了"之类看似严肃、实则可笑至极的古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