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0000000053

第53章 新时期的国画创作

文革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地解放。一批卓有成就的老画家的作品大放异彩,显得格外的突出,中年和青年的画家则开始改变旧的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问题。水墨画的现代转向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卓有成就的老画家

李苦禅(1898-1983),原名英杰,后改名英、超三,号励公,以艺名行,山东高唐人。1925年就学于北平艺专西画系,不久后师从齐白石学国画。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华大艺专、北平艺专、杭州艺专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等职。长于大写意花鸟,广泛吸收石涛、八大、扬州画派及吴昌硕、齐白石诸家画法,笔墨雄阔,气势磅礴。代表作品有《盛荷》、《群鹰图》等,作品多藏于山东济南万竹园的“李苦禅纪念馆”。

朱屺瞻(1892-1997?),乳名增均,号起哉、二瞻老民,江苏太仓人。幼习丹青,1913年与徐悲鸿等熟识,任上海图画美术园教师。1917年赴日,入川端美术学校,从藤岛武二学习素描。不久回国,在家乡辟画室梅花草堂。后历任新华艺专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职,遍游山川,80年代后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初习油画,后转中国画,善写意山水,花卉,间作人物。其山水朴拙淋漓,设色秾丽,并率先将丙烯色用于国画。所作花卉,多用浓墨、焦墨和重色,用笔酣畅,造型质拙。传世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馆藏《兰幽香风远》等。

陆俨少(1909-)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曾入无锡美术专门学校,退学后拜画家冯超然为师,并结识吴湖帆。30年代起,遍游南北胜地。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画师,并在浙江美术学院兼课,后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画院院长等职。以山水闻名,兼作人物、花鸟。善于用笔,以笔之不同部位表现山川的不同变化。尤善描绘云水,其山水多江河浩淼,云蒸雾霭,变化丰富。代表作品有《硃砂冲哨口》轴等。

勇于变革的吴冠中

吴冠中(1911-),别名荼,江苏宜兴人。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1946年至1950年留学法国,回国后相继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他在法国时接受了现代主义的教育和艺术思想,但是在改革开放前的时代,他的艺术思想和追求没有能够得到施展,文革后,他率先提出了“形式决定内容”、“抽象美”等观点,在美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70年代以前,他主要从事油画创作,70年代以后,他开始从事水墨风景画创作,偶尔也画人物和花卉。他继承了老师林风眠融合中心的主张,试图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精神相结合。他的水墨画,多取材于江南的白墙黑瓦,绿柳红花,也有作品描绘都市风貌,点线交错迷离,色墨飞舞辉映,抽象意味浓重,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有《榕树》卷等。

其他重要画家

吴作人(1908-1998),安徽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入苏州工业专门学校预科,业余习画,1926年考入本科建筑系。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1928年转入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徐悲鸿,并参加南国社,后至中央大学艺术系。1930年起,赴法、比利时留学。1935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北平艺专教务主任兼油画系教授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教务长、院长、中国美协主席等职。早年主攻油画,作有大量作品。40年代中期开始画水墨画,60年代后形成清新简约、平和优雅的独特风格,多画骆驼、熊猫、金鱼、鹰等动物禽鸟画。代表作品有《牧驼图》等。

王雪涛(1903-1982),字迟园,河北成安人。1918年就学于直隶高等师范手工图画科,1922年入北平艺专西画系,后入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美协副主席等职。擅长小写意花鸟,师法王云、齐白石及陈半丁等,作画注重写生,笔墨洒逸,赋色清爽。传世的代表作品有《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等。

王个簃(1897-1988),名贤,字启之,以号行,江苏海门人。中学时自习书画、篆刻。1924年结识吴昌硕后,随其学习辞章书画,为吴昌硕晚年亲授弟子。曾与王震等创办上海昌明艺专,历任新华艺术大学、东吴大学、昌明艺专及上海美专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第一副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等职。工书画,创作融诗书画印于一体,长于藤本花卉,设色古淡沉雄,饶有韵致。

关良(1900-1986),字良公,广东番禺人。1917年赴日,就读于东京太平洋美术学校,跟随藤岛武二等学习油画。1923年回国后,任上海美专教授。1926年任北伐军总政治部艺术股股长,30年代起,历任广州美专、上海美专、上海艺大、中华艺大、重庆国立艺专教授等。工国画,兼长油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美协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画院画师,交通大学艺术系主任等职。1928年起,以水墨画表现戏剧人物,独步画坛。所画戏画,人物造型稚拙,笔墨变化多端,于不经意间现出真意。代表作品有《醉打山门》等。

叶浅予(1907-1995),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自幼喜爱书画,1926年后入上海谋生,先后任绘图员等职,后以漫画名世。抗战开始后,组织漫画界救亡活动,并创办《救亡漫画》等刊物宣传抗日,后任《今日中国》画报主编。1942年后,以毛笔作人物写生,并曾从张大千学画。后任北平艺专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多以速写法入画,长于人物,尤精于舞蹈画,以线勾形,造型准确,富于运动感。代表作品有《梅兰芳》、《夏河之秋》等。

黄永玉(1924-),土家族,湖南凤凰人。出身文人家庭,1936年入厦门集美学校习画,不久离校开始流浪生活。1939年开始学习木刻。后在上海等地任中学美术和音乐教员,从事木刻创作。1948年后,辗转于台湾、香、广州等地,曾任报社编辑。1953年从香港来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前期主要从事版画创作,70年代后主要把精力用于彩墨画创作,其画形式新颖、色彩披沥,并多宏幅巨制。代表作品有《荷花》、《天问》等。

黄胄(1925-1998),原名梁黄胄,河北蠡县人。1940年起从赵望云学画,1945年随赵望云赴西北写生。1948年参加解放军,任美术编辑及记者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师范学院讲师、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部创作员、军事博物馆创作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晚年创办炎黄艺术馆并任馆长。主要从事人物画创作,多表现少数民族题材,尤以画驴著称。其画以速写为基础,真实生动,富于生活气息。代表作品有《载歌行》、《百驴图》等。

张仃(1917-),笔名它山,辽宁黑山人。早年以漫画创作闻名,抗日战争时从事漫画宣传,后到延安,在鲁艺任教并从事创作。后任《东北画报》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其多才多艺,先后从事漫画、年画、宣传画、装饰画、壁画等的创作,50年代起开始水墨山水画创作,擅长焦墨山水,主要从写生中变化而来,影响颇大。中国画代表作品有《万里长城》等。

赖少其(1915-),广东普宁人。曾就读于广州市立美校,早年从事木刻创作。后参加新四军,从事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华东文联秘书长、上海文联副主席、安徽文联主席安徽美协、书协主席等职。早期主要从事版画创作,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画创作,以山水画闻名,以黄山、九华山等为主要描绘对象,宗法新安派诸家,画风雄浑凝重,善用焦墨。代表作品有《黄山之赞》等。

这一时期的重要画家还有主要从事花鸟画创作的唐云、谢稚柳、俞致贞、崔子范、陈大羽、刘继卣等;主要从事山水画创作的陈子庄、黄秋园、白雪石、方济众、秦岭云等;致力于人物画创作的任率英、王叔晖、潘洁兹、程十发等,都有重要的成就,在此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详述其艺术成就。

同类推荐
  • 大戏剧论坛(第5辑)

    大戏剧论坛(第5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周贻白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专辑、精神之自由与天壤同久——纪念我的父亲、论恩师在中国戏剧史学科上的建树、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周贻白先生与戏曲文物、简论周贻白先生曲艺、小说、诗词研究学术成就、周贻白先生对中国戏剧史学的贡献、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等等。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书中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泥人与面塑,从二者的区别说起,详细介绍了泥人与面塑的材料、产地、手工制作等几个方面,还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代表人物加以介绍,让读者领略这些杰出者的风采
  • 设计造型基础(一)

    设计造型基础(一)

    本书介绍了设计造型基础的基本原理及设计造型基础的造型原则。以案例的形式,分步骤地、深入浅出地讲解,图文结合,生动有趣。该书为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参考教材,此书可以帮助设计专业师生更好的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 本书可供广大绘画爱好者阅读学习。
  •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妖龙道

    妖龙道

    龙,乃万兽之首,妖龙,乃万妖之首,当一个普通人注入了妖龙基因后,成为一个不人不妖的异体时,这个世界将因他的意志所改变,且看妖龙纵横都市,人有道,妖龙亦有道。
  • 宋仙

    宋仙

    柳三郎巧遇仙缘,势要在大宋掀起一场修仙传奇。
  • 仙界帝师

    仙界帝师

    九天之上,他是仙帝尊师,修真之界奉他为神,千年前,仙、妖、魔、鬼四界爆发混战,无数强者陨落,而他却遭人算计,不得不转世重生。荆天明先天九阳之体,幸得怪人师傅真传,踏入了那纷乱多彩的修真世界!他入妖域、平魔界、闯鬼城,只为曾经那一句誓言,活在当世,必将风动天下!
  • 毒医神女:冰山帝君腹黑后

    毒医神女:冰山帝君腹黑后

    “哦?我后宫佳丽三千,美男如云,我还怕你不成?大胆妖孽,见到我还不快到我的碗里来?”“这话似乎有点不对!”“哪里不对了,你敢怀疑我的话?”“美男如云怎么讲……”“就是富则男宠成群啦!”……“我一定要把你追到手,当我的男宠!”“我靠,断袖哇你!”其实人家是女的,我女扮男装容易吗我?……默默节哀三秒钟!“你再吵一句信不信我毒死你?”“我好怕怕啊!”……“等你当了我的男宠,我就封你为皇后娘娘!”“你可以再无耻一点吗?”“可以啊,我把你祖宗十八代都封为妃好不好呀?”……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 青春绝爱

    青春绝爱

    “我们注定是两条平行线,永远都不会有交点,就像牛郎和织女,中间永远隔着一条银河,我们之间,远远不止一条银河。”“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要跨过去,即便会粉身碎骨。”“你看过流星吗?瞬间即逝,甚至连一个愿望都来不及许,你对于我来说,就像流星一样,让我看到了最美的景色,然后带着失落走向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 释天武神

    释天武神

    废材的灵魂穿越到异界,附身在另一个废材的身上!修炼天赋平平?没关系,药不能停!战斗力太渣渣?没关系,我有宝贝!咸鱼终有翻身日,废材终有成材时!
  • 亲吻时光的回忆

    亲吻时光的回忆

    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模特的身材越好,自己的灵感就越多,而都岚云来说也同样是这样的,有人鱼线,八块腹肌的男模,至于女模特的话……照着镜子里的自己画就好了
  • 张艺兴之没关系,有我

    张艺兴之没关系,有我

    爱情,原本只是一种交流,但有时候也是一片故事。她,是富家千金。他,是天团组合的成员。因为一场意外,使他们一见钟情...
  • 兜率天九军指挥学院

    兜率天九军指挥学院

    本书作者是催眠治疗师,拥有美国催眠师执照。在晚上九点钟开始听本书,可百分百治愈失眠。本书可以将锦书变成高效的失眠治疗仪。为达到最佳效果,本书会出显大量重复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