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600000035

第35章 清明节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中国人的重要节日。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充满缅怀和崇敬。因此,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有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每到清明节这天,每家每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描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便写出了清明节的这种特殊气氛。

清明扫墓的历史

清明扫墓的习俗由来已久。秦以前就有祭墓之事,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史记留侯世家》说,张良在夏季的伏日和冬季的腊日墓祭传授他兵书的黄石公。《汉书萧望之传》也说墓祭萧望之的时间是“岁时”。东周战国时代的典籍中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盛行。

而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情,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扫墓遂成为社会的重要风俗。《大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这一习俗在唐诗中也有所反映,如杜甫的《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垅土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另外,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诗中说“冢墓累累人扰扰”,也反映出唐代已有清明扫墓之俗。

此后寒食节逐渐消亡,并入清明节,二节的许多习俗也渐渐融为一体。所以清明节表现出的主要风俗事项之一便是扫墓。依据清代地方志的记载,可知扫墓已成为清明节最主要的内容。人们届时为祖先的坟墓除草添土,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或在坟上插一木棍,上挂纸条,带着祭品,焚烧纸钱,举行祭祀仪式,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清明祭扫的方式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这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

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

如是在家或祠堂祭祖先,则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自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此既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延伸阅读

清明祭拜祖先的传说

清明祭拜祖先时,总要在坟头上压一些纸钱,传说这与汉高祖刘邦有关。

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战争,使得一座座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也东倒西歪,破损断裂,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他的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刘邦非常难过。最后他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握在手中,向上苍祷告:“爹娘在天有灵,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当时风刮的很大,但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同类推荐
  • 民俗天津

    民俗天津

    本书分衣、食、住、行、婚、丧、商等8个专题,介绍了天津民俗的由来及现状。文字轻松,图文互动,彩色印刷。是一本比较好看的书。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永远的家园:土楼漫游

    永远的家园:土楼漫游

    历经沧桑洗礼的古民居应当进入我们关注的视野。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人类栖身居所的演变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人类从居无定所到结庐而居,这一小步,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今天,面对仍有幸留存在大地上的一座座古民居建筑,一个有历史感的人,不免会想到,那是时间的积淀,是文化的积淀,是先人劳动创造的结晶。
热门推荐
  • 大明朝反攻演义

    大明朝反攻演义

    ”轩辕神胄”是中国人的自称,中国也叫做“赤县神州”,而中国的历史则近乎神话。然而这个神的国度自东虏窃国之后却从此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神话一般的历史不幸中断了。大明朝,在这里,再一次雄起。
  • 升级成帝

    升级成帝

    逆天重生,无法修炼?没有功法吗?一套升级系统,突破境界毫无常理。看,一代地球宅男逆天修行,在这片神秘的世界叱咤风云。
  • 重生之修真日常

    重生之修真日常

    我叫叶舟,我重生了,我为自己代言:重生的日子,我不想打打杀杀,但不代表我怕。我是带着地球最尖端的科技产物——‘空间神器’重生的,来到了一个没有科技却崇尚修真的世界。但穿越重生有定数,并没有修真天赋的我,注定在修真这条大路上走不远,注定如大多数人一样,百十年后寿终正寝。其实,我并不想改变什么,世界那么大也无力去改变,但是有此神器在手,又有修真天赋超绝的暖床丫头在侧,不做点什么似乎对不住自己重生的身份。于是,用华夏的超级复合肥栽种药草、用华夏科技热武来防身、贩卖修真大陆特产到华夏、集合资源培养修真天赋超绝的暖床丫头、适时时出去传播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等等一切,就是我重生在修真大陆百十年的生活日常。
  • 吴亦凡:大魔王,快走开!

    吴亦凡:大魔王,快走开!

    作为包裹的吴亦凡会与当红女演员叶梓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吴亦凡,快从我身上下来!”“不要!”“吴亦凡,快从我床上下来!”“不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落花时节何处逢君

    落花时节何处逢君

    懵懂少女李相思在步入大学的第一天,便遇到了高冷校草韩亦霄,二人在樱花下结缘,不料,却是一段“孽缘”的开始。
  • 永恒地平线

    永恒地平线

    当人类文明第六纪元即将进入第七纪元之时,星际联盟总部的科学家联手做了一次跨纪元预测。在即将到来的第七纪元,将有人发现一个超级公式,统一数学,物理,哲学,将人类文明送出我们的家园。
  • 重生贵女

    重生贵女

    原以为自己的一生虽然短暂也算得上是平安幸福,哪只在她身死之时才知自己的死是相公一手策划。本为名门贵女,却被诬蔑不是清白之身,何家嫡女何瑶瑶死于自家夫君之手,且被夫君认为是不洁之人。一生安乐的她在恨意伤心之下死了,一睁眼竟回到了二八年华。何瑶瑶一时不知身在何方,重生而来的何瑶瑶不想报仇,只希望再也不见那个男人。大选之时,她不再逃避,名门贵女,锦绣容颜,她所求不过是一心人而已。
  • 东水境

    东水境

    东水大陆,无尽之海上空,故事就此开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