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要把它做好。认真地对待你要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就能获得成功。沃尔特-克朗凯特是美国著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他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对新闻感兴趣。并在14岁的时候,成为学校自办报纸《校园新闻》的小记者。
休斯顿市一家日报社的新闻编辑弗雷德·伯尼先生,每周都会到克朗凯特所在的学校讲授一个小时的新闻课程,并指导《校园新闻》报的编辑工作。有一次,克朗凯特负责采写一篇关于学校田径教练卡普·哈丁的文章。由于当天有一个同学聚会,于是克朗凯特敷衍了事地写了篇稿子交上去。第二天,弗雷德把克朗凯特单独叫到办公室,指着那篇文章说:“克朗凯特,这篇文章很糟糕,你没有问他该问的问题,也没有对他做全面的报道,你甚至没有搞清楚他是干什么的。”接着,他又说了一句令克朗凯特终生难忘的话:“克朗凯特,你要记住一点,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
在此后7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克朗凯特始终牢记着弗雷德先生的训导,对新闻事业忠贞不渝。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很少马上就被委以重任,往往是做些琐碎的工作。但是不要小看它们,更不要敷衍了事,因为人们是通过你的工作来评价你的。如果连小事都做得潦草,别人还怎么敢把大事交给你呢?弗格斯是一位职业演讲家,他曾经有一位优秀的邮差(卡尔)给他提供最好的服务。在全国各地举行的演讲与座谈会上,他都会拿出这位邮差的故事和听众一起分享。
似乎每一个人,不论他从事的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不论在高科技产业还是在医疗行业,都喜欢听卡尔的故事。听众对卡尔着了迷,同时也受到他的激励和启发。
“我的名字是卡尔,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欢迎,介绍一下我自己,同时也希望能对您有所了解,比如您所从事的行业。”卡尔中等身材相貌很普通。尽管外貌没有任何出奇之处,他的真诚和热情通过自我介绍溢于言表。
弗格斯在此之前从来没见到邮差做这样的自我介绍,这使他心中顿觉温暖。
当卡尔得知弗格斯是个职业演说家的时候,卡尔希望最好能知道弗格斯先生的日程表,以便弗格斯不在家的时候可以把信件暂时代为保管。
弗格斯先生表示没必要这么麻烦,只要把信放进房前的邮箱里就好。但卡尔提醒道:“窃贼会经常窥探住户的邮箱,如果他们发现邮箱是满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他们很可能为所欲为了。”
所以卡尔建议只要邮箱的盖子还能盖,他就把信放到里面,别人不会看出弗格斯不在家。塞不进邮箱的邮件,他就把信件搁在房门和屏栅门之间,从外面看不见。如果房门和屏栅门之间也放满了,他就把剩下的信留着,等弗格斯回来。
弗格斯在多次演讲中提起卡尔的故事后,有一个灰心丧气、一直得不到老板赏识的员工写信给弗格斯。信中表示卡尔的榜样鼓励了她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而不计较是否能得到承认和回报。
在一次演讲之后,一位听讲的经理把弗格斯拉到一边,对他说他现在才认识到,原来一直以为自己带来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卡尔。他相信,在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里,每个人的奋斗目标都应该是杰出和优秀的。卡尔和他工作的方式,对于21世纪任何想有所成就、脱颖而出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最好的榜样。
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学会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小事,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最好。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贝多芬谱曲、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来清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能这样去做的员工,就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他就是自己的工作中的成功者。
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能力。你可能解不出那样多的数学难题,或记不住那样多的外文单词成语,但你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特殊的本领,能知人善任、排难解纷,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你的理化也许差一些,但在写小说、诗歌方面有能力;也许你分辨音律的能力不行,但有一双极其灵巧的手;也许你连一张桌子也画不像,但是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也许你不善于下棋,但是有过人的臂力。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这个前提下,如果你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抓紧时间把一件工作或一门学问刻苦认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有个人曾给自己十分景仰的人写了一封信,赞美他的卓越成就。这个人收到的回信说:“不,我的朋友,你错了,我只不过是个普通人,没有过人的特殊能力。在大多数事情上,我仅仅略高于一般水平,有些方面我还不如一般人。这当然是受我的身体情况限制:我没长翅膀,只能走路,我也肯定不擅长游泳。要说有什么还可以的话,那就是我骑马的技术还不错,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骑手。我的枪也打得不怎么好,原因是视力太差,必须离猎物很近才能瞄准目标。所以你看,从身体条件来说,我只不过是普通人。从文字水平来说,我也没有超凡的写作能力。我这辈子写的东西倒不少,可是我总是像奴隶一样苦干,才能写出点东西来。”
这个人就是西奥多·罗斯福。按照他对自己的评价,他没有杰出的才能——那他是如何以普通的能力获得杰出的成就的呢?为什么能力有限的人,却做出了有口皆碑的伟业?答案只有一个:他最大限度地运用了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自己也渴望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那么就有必要来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我们的抱负实际吗?是在实践可能性的范围之内吗?如果不是的话,我们应该明智地将热情导入其他的渠道,去探寻为我们敞开的其他机会。
充分认识自己的才能,是摆在每个追求成功的人面前的巨大问号。我们必须掌握可靠的认识自己的才能的方法。
1.坚信自己有无穷的潜能等待被开发,设想有一个个“新的自我”将被开发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大约只开发了5%,还有绝大部分未被开发。每个人都拥有潜能,这是上天赐予人最大的恩惠。我们应当相信:只要认真坚持去做,一定能比现在做得更好,因为我们肯定具有这方面的潜能。
2.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所要认真对待的就是仔细地分析自己的优点,确定自己的长处。世界上不存在样样都能干的通才。因此,与其费尽心机地去改变自己的短处,不如尽力去发挥自己的长处。印度《五卷书》上说:“最难的是自知,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谁要是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他就绝对不会陷入困境。”一旦我们能选准适合自己的个性特点的工作或事业,我们将乐在其中,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3.做自己能够做到的,起跳前先看看高度和自己的适应度。别人能做什么,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想做什么,现在能做什么。虽说人的潜能发展是无限的,但在一定时期以内,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一定时段的奋斗目标应当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制度宏伟的计划很容易,激情有时也很容易澎湃,但是成就自己却需要实实在在的可操作计划,需要恒久的热情。人有时之所以自折其志,大抵源于缺乏自知之明,缺乏正确地估测自己当时的能力。所以,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我们能做什么,应该自己心里有谱。
4.问一问自己的个性、志趣、能力、爱好、人生取向等等究竟是什么,以便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自我镜像”。这种自我镜像将会直接影响个人认识世界的态度或行为方式。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很容易走极端,或自大,或自卑,难于中肯。客观的自我镜像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形成的。
5.不要撇开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特点,一味去攀比或羡慕别人,你要成为你自己。别人是什么样的,那是别人的能力和机遇所致。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因吃不到葡萄而说葡萄酸的,我们可以转到别处去吃荔枝或苹果。人应该是有弹性的和会变通的。
6.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我们可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但是自己的命运最终只有靠自己去把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或特长,尊重自己,仔细地聆听来自心底的呼声,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背离自己的个性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一味地活在别人的“看法”中,容易导致“削足适履”的悲剧,也是对自我生命的最大蔑视。
充分地盘点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运用它,并把它运用在最可能实现的目标上,成功便触手可及了。
大胆展示自己的优势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你的优势之上,这样你就会成功。
美国著名的人才调查中心的研究表明,成功人士大都具有“推销”自我的意识。谁在自我推销这一点上占有优势,谁就具备生存的优势。
有人虽然学富五车,地没有胆量去推销自己,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这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金子被埋没在泥土中,也许度过一万年黯淡的时光后,还能够被人发现而大放光芒;人生匆匆,比不了金子长久,但生命却比金子昂贵;因此你同金子比不起,你没有时间等待别人来挖掘你,只有自己努力从“泥土”中跳出来,表现自我,才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青年歌手那英的成功,与她抓住机会大胆推销自己有着直接关系。在演出现场,一名准备上台的歌手因故临时不能上场,“救场如救火”,在主办方焦急无奈时,那英同歌队长说:“这首歌我也能唱,让我上场吧!”歌队长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那英也由此一炮打响。
张艺谋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已经27岁了,而学校规定招生的最高年龄是22岁,规定无情,年龄一项把张艺谋阻拦在门外,他多方奔走,终无结果。
他失望了,但没有绝望,他要创造自己的命运。当时国内时兴“读者来信”,提倡“伯乐精神”,强调各级领导重视和认真对待来自基层的各种意见和要求。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到建议,给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还附了几张能代表自己摄影水平的作品。
黄镇看到信后认为张艺谋人才难得,遂写信给电影学院,并派秘书前往协调,终于使电影学院破格录取了张艺谋。那英抓住机会的自荐,张艺谋情急之下的一封信,使他们的命运走入了另一个轨道。没有什么比自己埋没自己更可悲的了,当你抱怨自己不能被伯乐所发现,关在屋子里生闷气总不会有任何好处,积极地寻求出路,适时表现自己才是你应该做的。
推销自己是一种才华,一种艺术。推销并不仅限于我们对商品的推销,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推销自己的长处。在威尼斯,有一天,许多达官显贵应邀参加大富翁范尼举行的一个宴会。即将开宴会时,负责桌面装饰的糖果师把东西搞砸了。管家正急于无计可施,这时,一个小男孩儿站出来说:“让我来试试吧。”
管家很好奇问:“你是谁?”
小男孩儿回答:“我叫卡尔瓦,是范尼先生雇的勤杂工。”
管家问:“你能做些什么?”
“我可以做个狮子装饰桌子。”
管家一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让卡尔瓦试试。卡尔瓦要了些黄油,很快做成一只栩栩如生的狮子,把它摆在了桌子当中。
晚宴开始了,许多社会名流、王胄、贵族进了宴会厅,看到那只黄油制成的狮子时,无不对这件天才作品惊叹不已,纷纷询问范尼是哪一位大师雕刻的。范尼也说不清楚,就去问管家,管家就把卡尔瓦带到了大家面前。人们得知这只狮子是这个男孩儿用很短的时间雕出来的以后,宴会就变成了为他举办的盛宴。范尼当众宣布自己出费用让卡尔瓦跟当时最好的雕塑大师学习,卡尔瓦有了这次提高自己的机会,便潜心跟雕塑大师学艺,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杰出的雕塑家。当你学会了推销自己,你几乎也就可以推销其他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向领导推销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只有成功地把自己展示给领导,让领导发现你的能力,才会有机会被提拔、重用。不要总是以为:是金子就总是会发光的,要知道,深埋泥沙中的一块黄金尽管价值连城,也会“永远”沉默而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立即行动,绝不拖延
成功者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其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又接着去干,不断地努力、失败,直至成功。有一次,沃尔特·B。皮特金在好莱坞时,一位年轻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在场的人全被吸引住了,它显然值得考虑,不过他们可以从容考虑,然后讨论,最后再决定如何去做。但是,当其他人正在琢磨这个方案时,皮特金马上把手伸向电话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拍电报,电文陈述了这个方案。当然,拍这么长的电报所费不菲,但它转达了皮特金的信念。
出乎意料的是,一千万美元的电影投资立刻就因为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了。假如他们拖延行动,这项方案极可能就在他们小心翼翼地漫谈中自动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辉。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诸行动了。
很多人羡慕他办事如此简明,事实是,他之所以办事简明,就是因为他在长期训练中养成了“马上行动”的习惯。很多时候,你若立即进入工作的主题,将会惊讶地发现,如果拿浪费在“万事俱备”上的时间和潜力处理手中的工作,往往绰绰有余。而且,许多事情你若立即动手去做,就会感到快乐、有趣,加大成功几率。
如果我们认准了一项工作,那么我们就要立即行动,因为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懒惰而一事无成。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废品,一百次的胡思乱想抵不上一次的行动。聪明人雷厉风行,糊涂蛋拖拖拉拉,一个人应该尽早去做,否则你就会迫于形势而去做某事。聪明人当即就会断定什么该早点干,什么该晚些做,并且干得很开心。立即行动,这种态度还会消减准备工作中一些看似可怕的困难与阻碍,引领你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一天,8岁的莎莉外出玩耍,发现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她决定带回家喂养。走到家门口,她忽然想起未经妈妈允许,便把小麻雀放在门后,进屋请求妈妈。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答应了。但是,当莎莉兴奋地跑到门后,这时小麻雀已不见了,看到的是一只意犹未尽的黑猫。你也许经常说这样的话:“我要等等看,情况会好转的。”对于有些人来讲,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总是碌碌无为。成功者却坚持:“我们要明白一点:拖延、迟缓无异于死亡。”
“整个事件成功的秘诀在于,”阿莫斯·劳伦斯说过,“我们形成了立即行动的好习惯,因此才会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而另一些人的习惯是一直拖沓,直到时代超越了他们,结果他们就被甩到后面去了。”
成功总是青睐意志坚定、精力充沛、行动迅速的人。这种人不但善于做出决定,而且善于执行决定。当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会全面考虑自己所面对的情况,果断地做出选择,然后把它们搁置脑后,转向其他的事情。这样的人有超常的管理能力。他不仅制定工作计划,还能够执行工作计划。他不但做出决定,而且还能够将决定贯彻到底。如果你瞻前顾后,如果你习惯于犹豫不决,而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那么你将永远不可能成功。
赶快行动吧,不要拖延,也不要恐惧什么。拖延,是恐惧的产物,致富的克星。现在,要感谢这个从勇敢的心胸里挖掘出来的秘诀。现在我们知道,要想克服恐惧,就必须时常毫不犹豫地起而行动,心里的烦躁才会一扫而尽。行动会使恐怖心理减缓,遇到情况时不慌不忙。
立即行动!可以应用在人生每一个阶段的各个方面,帮助你做自己应该做却不想做的事情,对不愉快的工作不再拖延,抓住稍纵即逝的宝贵时机,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