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
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堂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青雪路,君家正在吴门住。
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北宋·张先《渔家傲》
前段时间得闲,平生第一次去了一趟梦中的江南。
足迹留在了上海、扬州、杭州、绍兴、苏州、无锡、南京,数日里走马观花,天天皆有收益,是为快哉!
我以为,在这些个城市当中,只有苏州、杭州在传统上便可以称之为“江南”,这里是江南形胜的集中体现和最好诠释。
行走于苏州、杭州,其人杰地灵令人高山仰止,历史底蕴凝重,民族浩气长存,让我久久不得反刍与回味。
初到江南,面对江南,相信你、我、他都会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感觉和感悟,目极八荒,神游千年间,直至身心入定,神融江南。
那激活我们一切的,是江南钟灵毓秀的光彩照人,是历史千年梳理的百感交集,在昭示中华文明气度的文化面前,有谁又不会被深深折服呢?!
江南,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以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隋唐以来常与山明水秀、文教发达、美丽富庶联系在一起。
在历史上,江南是一个温婉秀丽的地区,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上海师范大学刘士林教授认为,江南文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区域文化,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看,江南文化的本质是一种诗性文化。也正是在诗性与审美的环节上,江南文化才显示出它对儒家人文观念的一种重要超越。由于诗性与审美内涵直接代表着个体生命在更高层次上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说人文精神发生最早、积淀最深厚的中国文化,是在江南文化中才实现了它在逻辑上的最高环节,并在现实中获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于是,有人说:江南文化是一种意境文化,一种诗情文化,一种画意文化,一种韵味文化,一种秀美文化。它蕴含在山水花木月夜晨昏之中,在雨露岚雾中缠绵,有着禅意般的美丽。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
……
沧海桑田,时异事变。当江南进入新世纪已经十多个年头,非常向看看江南是如何发展经济的同时,又更好地继承着那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继而从人文的角度,给江南多一些关怀与关照,因为笔者在沿途的所见所闻,当时有一种“江南不再”的杞人忧天的怅然,却一直萦绕着我脑际,无法返回过去。
南屏晚钟午间鸣——杭州净慈寺散记
南屏晚钟,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即指杭州净慈寺傍晚的钟声,其名盛矣。
南屏晚钟,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
南屏山北麓的净慈寺,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吴越国王钱弘叔为供养南山佛教开山祖师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慧日永明禅院”,地处怪石参嵯,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间。
南宋时,该寺改名为“净慈禅寺”,与灵隐寺,昭庆寺,圣因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
净慈寺初建时就设钟楼一座。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嫌旧钟太小,重铸一口重达10吨的巨钟,因钟声洪亮,再加上寺后南屏山多空穴,所以晚钟敲响,钟声更是穿穴回荡,传播山谷,远飘大半个杭城。清康熙南巡时,以天将破晓,“夜气方清,万簌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之由,改称“南屏晚钟”。
……
此时此刻,在下窃想,雷峰塔夕照之下,南屏晚钟声声,似催倦鸟归林,眼前鸟翅泛金,羽羽斜阳而降,耳畔寺僧撞钟,缕缕暮色四起。
钟声不疾不徐,悠长怡然,俨然佛家心声。
独对一泓湖水,静静聆听声声大吕,默默领悟自然与人生,让我的情愫随着清远的钟声对接人和自然。
不意之间,一步进得西湖,未到南屏,便听得钟声骤响,时间尚未到中午。遂急急前行,欲寻得其中缘由。不料想,南屏钟声连续不断,且时而洪大,时而细小,亦无悠悠之感。
入得寺庙之内,便见到大钟前人队逶迤不绝,市声嘈杂。我上前细细查寻,见大钟旁边赫然竖立一块大牌,上曰:撞钟一次,收费×元。我不禁愕然:晚钟声声起,非是人心古!此音非彼音,从此世间无南屏!
于是,我败兴而出,耳畔钟声依然。我想,众多的人喜欢聆听南屏钟声(虽然不是晚钟),寺庙僧人推出数元一撞钟,也算按市场经济需要,宛若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两厢满意之举,我等自然无可厚非,无可指责。
只是名闻遐迩的“南屏晚钟”形虽在,情惘然。作为千古一景,连同其间的意境,从此不再。
一路胡思乱想,一路怅然若失,而钟声仍声声不息。我听出了钟声里的铜臭、世俗、浮躁,以及对心路对良知和文化传承的戏弄与把玩。
随即,我不由自主地念叨着袁宏道的大作——《莲花洞小记》,其文曰“……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夜半海潮看枫桥——苏州寒山寺小记
枫桥夜泊,自唐朝以来,响彻千古。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
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
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寒山、拾得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唐代诗人张继举棹归里,夜泊枫桥,一首《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寒山钟声传播中外。
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这就是以“夜半钟声”闻名遐迩的钟楼。
钟楼为二层,八角。楼下石碑为重修寒山寺时所立,正面碑文为程德全所撰,碑的背面刻有重修寒山寺时募捐者的名字。
传说张继诗中的钟,就是悬于原来这里的钟楼楼上。但现在的钟楼建筑和这里的钟都不是唐代的了,现在这口钟是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铸的,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的钟楼也是解放后按原样修复的。
《枫桥夜泊》诗石刻碑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
传说诗人张继去唐时首都长安(今西安)赴考后,落第返回时,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夜里难以成眠,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有感而作。
据说《枫桥夜泊》这首诗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日本的小学生把这首诗作为课文来讲授和背诵。今天,日本人到苏州旅游,也无不以一睹张诗碑刻为快。
有人告诉我,寒山寺的僧人撞钟以要敲108下,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每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钟1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的意思。二是依照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
每年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钟楼中发出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祷平安。
……
今日莅临寒山寺,其离人之情,旅人之感,顿时融入仍在的寺庙、拱桥和江水,其情其景,早已是物是人非。千载之下,尤其令人遥想当年霜天疏钟的意境,引来无数人的共鸣。
如此想来,张继先贤当时吟哦之时,并不如我等所谓小辈文人的那样栖居一般的诗意,但那小小的七绝,流传古今中外,流传今生后世,定能继续传诵不衰,其中的生活哲理、人情世故,包容额内容与内蕴确是够我们感怀、借鉴的。
环绕寺庙另有其他见闻,运河人工的一支延伸环绕寒山寺,河堤、寺庙院墙虽然修葺一新,却再无枫树招展。时过境迁,想来此处也再无渔火。
寒山寺前一条街道,鳞次栉比的几乎全是饭店餐厅,河畔民居破旧,同张继诗歌中的意境相去甚远。
漫步踱进寒山寺,未见“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的寒山寺大钟,便听得那一声声悠悠荡荡的钟鸣。
岂料寒山寺的大钟与南屏晚钟的大钟竟然是同一的命运,我又见一块大牌,上书击钟一响,收费×元。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金钱至上,两者如出一辙!
随行朋友愤愤不平地告诉我,更有甚者,多年前一首取材于“枫桥夜泊”的流行歌曲曾风靡一时,传唱时,虽是情真意切,哀怨婉转,可那“情”和“意”的载体显然已经不是当年的枫桥和夜泊了。朋友继而又说:如果我们只能在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朦胧中,从那首渐行渐远的流行歌曲的浅吟低唱中,去诠释江南的民族文化,那真是传承的无奈与悲催了!
我边听边想着,自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历代文人墨客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
据《寒山寺志》载,《枫桥夜泊》诗的第一块诗碑,为宋代王硅所书。此碑因屡经战乱,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时,画家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写了《枫桥夜泊》诗,刻于石上,这是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
此后,寒山寺又数遇大火,文征明手书的诗碑亦漫漶于荒草瓦砾之间,现在嵌于寒山寺碑廊壁间的文徵明、文征明所书残碑,仅存“霜、啼、姑、苏”等数字而已……
临别之时,久久凝视着几个残存的字迹,我禁不住唏嘘不已。
天上仙都是绍兴——绍兴古城今昔
言及绍兴,必定想到大文豪鲁迅先生。这或许是很多人奔往绍兴的初衷吧?!
绍兴,乃世界文化名城,也是春秋越国、吴越国、南宋等朝代的古都,有“华夏风流、国之东门、泱泱大邦、商贾巨富、天上仙都”的美誉,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这座华贵之城的由衷赞美。
王羲之兰亭盛会、陆游钗头凤、西施浣纱和梁祝化蝶更令绍兴充满浪漫色彩,作为浙江历史文化中心和经济强市,绍兴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民营经济活力第一城,中国品质民富强市和重要交通枢纽。
迈向东海的绍兴,着力构建区域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转集聚地,打造国务院定位国际文化旅游城市,这里重塑着“越中蔼蔼繁华地,仙都难画亦难书”的形象。
从华夏龙脉的大禹陵到赵宋王朝的宋六陵,从灭吴北上称霸的越国到东山再起的谢安,从飘逸旷达的魏晋风流到湖山锦绣的唐诗之路,从六朝最为富庶繁华的“泱泱大邦、海内巨邑”到隋唐富甲天下的“国之东门、海之西镇、东南第一大都市”,从北宋“方制千里的东南大都会”到南宋的“故都风华、天下巨镇”,作为江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绍兴,正在回归昔日荣光。
绍兴是唯一融“中国山水”和“诗画江南”于一体的东方名城,自古有“东南山水越为首,天下风光数会稽”的美誉。
绍兴是公认的“山清水秀之城、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山水之美,堪称翘楚。历史上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400多位著名诗人都留下了赞美稽山镜水的绚丽诗篇(唐诗之路)。
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绍兴共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有3600多处文化遗存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尤以山水风光、古城风貌、人文景观为王牌特色。
大文豪鲁迅先生也是绍兴人,他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1918年5月,先生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收录于《呐喊》)。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选自《彷徨》)《阿Q正传》(收录于《呐喊》)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浙江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法等50多种文字……
应该说,鲁迅故居纪念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其中包括了百草园、三味书屋。
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制于“故居”的限制,我感到鲁迅先生彪炳于世的形象和影响并没有得到充分和全面的体现。
让我诧异的是,反倒是开设的“咸亨酒店”高朋满座、座无虚席,连门前的空地也不断添加桌椅板凳,不间断地安顿就餐的客人。
大概早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故而在传统的曲尺形柜台酒铺后面,又兀立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气魄的大酒楼。
就我所见所闻,虽然此间的食客大多是去体验鲁迅先生笔下的意境与故事,领略绍兴黄酒和孔乙己的下酒菜——茴香豆,但听食客兴致飞扬的谈话内容,不由得暗自思忖:不知现在读鲁迅先生书籍的人有没有品尝食品的人多?
鲁迅先生极具精神感召的道德文章和敢于直面人生的伟大人格所形成的“精神文明”,带来了超乎其上的“物质文明”的繁荣,这是必然,还是衍生品?这是幸事,还是异化?我一时间真的感觉十分茫然与困惑。
窃以为,以鲁迅先生作品中的人名作为商品名和店面招牌名,无可厚非,时下也已经很普遍,我等也见惯不惊,习以为常了。可就有越雷池者、吃螃蟹者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使用鲁迅先生大名冠之。与其谓之“开发资源”,不如说是在出卖先贤!
有人向我透露,前些年当地严禁以鲁迅先生名头用于商业性的商品、商店的商标注册或改为字号名称,但这一切颇让人有了一定庆幸,但又不免生发出一丝丝苦涩。
淮水东边旧时月——游历南京秦淮和扬州
南京,华东第二大城市,中国科教第三城,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政治、科教、文化、工业和金融商业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南京历史悠久,有着超过2500余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是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和重要产业城市,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滨江生态宜居城市,华东重要门户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
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
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又是十朝都会,“衣冠文物盛于东南和都市大气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几分儒雅之气,豪杰之风,斯文秀美,亢朗冲融。”
同时,南京作为天下文枢所在,文化底蕴深厚,所谓“菜佣酒保也有六朝烟水气”。
到了南京不看看梦里的秦淮河,那一定算是白来了。
秦淮河流经南京,秦淮水系发源地为句容赤山湖,是南京名胜之一。
秦淮河是南京第一大河,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是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
陪同者告诉我:秦淮河的源头有两处,东部源头出自句容市宝华山,南部源头出自溧水县的东庐山(天生桥下胭脂河),两个源头在江宁区的方山埭交汇,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秦淮河由东向西横贯市区,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
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
唐代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元朝傅若金的《金陵晚眺》诗曰:“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清代孔尚任在其名作《桃花扇·听稗》中写道:“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朝的戴名世在《种树说》中也有表述:“顷余侨居秦淮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秦淮风光,以灯船最为著名。
河上之船一律彩灯悬挂,游秦淮河之人,以必乘灯船为快。
我们可以从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真切地领略到灯船的无尽丰采。
如今,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白鹭洲、中华门、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楼阁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感情和魅力。
……
春水依然,沿岸酒肆歌池林立。听当地百姓传闻,此间提供的设施和服务,进进出出的豪客只怕是比起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不知仍如当年的红楼粉墙中的现代人等,是否仍旧对后庭花厚爱有加,亡国之恨的岂止是商女。
当然,还是有令人慰藉的:三月扬州之行。
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
扬州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
扬州的建城历史可至公元前486年,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中国文明城市、中国森林城市。
笔者乃一好吃嘴,对各地好吃的美味佳肴垂涎三尺。
很快我了解到,扬州菜以“三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蟹粉狮子头)为代表,大煮干丝则充分体现了淮扬菜的刀功,“三套鸭”则将菜鸽藏于野鸭腹中,再将野鸭藏于家鸭腹中,独特的创意,大胆的创新造就了野鸭喷香,菜鸽细酥无上美味。
扬州出名的还有各色扬州的点心和小吃:比如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酥饼、翡翠烧卖、干菜包、野菜包等等。
去扬州的这天早晨,正是清明节,不少扬州人家吃自制的烧饼,有的烧饼还和嫩柳叶和面做,说是吃了不生灾,此俗仍然可见。另外还看到不少家庭利用清明上坟、祭扫和踏青……
见此状,我不由得想起清朝龚自珍的诗词《过扬州》:春灯如雪浸阑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扬州。
到了扬州,最重要的还是去四处观赏。
——二十四桥仍在,芍药花润芳,废池的乔木早已换了人间。
——鉴真纪念堂前,令人犹记东渡的一叶扁舟成为深深的佛海。
……
行走于扬州,不由想到杭州西湖畔,“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岳王墓前,列队齐整的莘莘学生,个个神情肃穆。旁边那位大约是孩子们的老师吧,他正一脸敬仰和自豪,讲述着那“黯淡了刀光剑影”的悠久历史。
笔者不自觉地振奋于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迈,沉痛于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心酸。回想起“扬州十日”。
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阴历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占扬州后,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屠杀。
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着《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据史载:只要扬州人遇见一个满族士兵,“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刀,无一敢逃者。”
三百多年前的扬州大屠杀,不仅是中国人的大惨剧,也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极端残暴的种族灭绝事件,是世界史上的人道大悲剧,是人类文明史上惨痛的、永恒的耻辱。
于是有人撰文道:“扬州大屠杀事件本身,已经够可痛、够可悲了,然而更可痛、更可悲的是,在扬州大屠杀已经过去300多年,中国人的主流意识没有从扬州人道大悲剧中吸取任何教训……”
悲哀!
脚踏江南地,追古又思今,爱之深,惜之切,不愿天珍存瑕疵,不愿灵地有遗憾。
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的确确带动了江南经济、社会、文化和旅游等多个行业的兴旺发达,这是世人皆知的!
江南各地的人文名胜,或是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凡是具有人文内涵的,大都在软件和硬件上作了大量的投入,或修葺一新,或扩建新置。总而言之,皆为力图重现旧貌,彰显人文历史,在继承中发扬得用心昭昭,昭昭在目。
不过,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对物质文明的自然追求,不应该成为“沙尘”,形成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绿洲的侵蚀和腐朽。
但愿历史的远去,不要成为记忆的流逝。
漫步江南,体验江南,关注江南,担忧江南,其实就是关怀我们的历史和未来,就是守望民族风骨和爱国感情,就是守望我们尚未荒芜的精神家园!
(此文未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