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
激情是人生命的支柱,是生命之火。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激情是必不可少的,缺乏生活激情的人生是乏味的、偏执的和狭隘的。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天然地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渴望。
读童话故事,孩子沉浸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中;对体育比赛的关注和投入,表现出孩子的活力;对历史哲学的爱好,说明了孩子的深思;唱歌流露出孩子的心情,名山大川激发孩子的赞叹;与父母亲人相濡以沫是天伦之乐。
学习、工作、打拼是生活的要素,但不是全部。张弛必须有度,红花须配绿叶。把学习和事业定位为生活的全部或大部则不仅是单调的,而且是危险的。认为学习、事业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比如高考没有考好、求职失败等,对于缺乏生活激情的人来说,不亚于天塌地陷。
人的一生不仅要学习、工作,更重要的是生活本身。因此,父母不能轻易浇灭孩子的激情之火。不要从父母的角度武断地干涉孩子的活动。比如,那个活动毫无意义,这个对学习没有帮助;那个活动不能当饭吃,这个不能得到什么好处;等等。所以在不特别影响孩子学业的前提下,父母要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激情地享受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
正如我在本章27节“知足、乐观、勤奋”中提到的,“幸福”居住的房间是这样构建的:知足是房间的地板,勤奋是房间的屋顶,生活激情是房间的四壁。幸福和乐观居住在其中。要想拓展幸福空间,我们就需要把地板建得低一点儿、屋顶建得高一点儿。建高屋顶的同时,如果地板抬高更多,反而会挤压幸福快乐的空间,人反倒会更不快乐。生活激情缺乏,幸福空间的面积会变得狭小。
所以我们要适当降低对生活、事业成功的期望值,享受现有每一天的生活;我们要使生活和事业充满快乐和激情,把烦恼扔进垃圾箱。同时,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构建幸福空间之顶——去打拼;也装备孩子让孩子有能力自己去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