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人要求严格,自己却为所欲为,用两套标准来衡量世事,这是一种看好戏、幸灾乐祸的心态。因此,为人切勿“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孟子曰:“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语出《梁惠王篇》
对他人要求严格,自己却为所欲为,用两套标准来衡量世事,这是一种看好戏、幸灾乐祸的心态。因此,为人切勿“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孟子曰:“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语出《梁惠王篇》
严以待人,是对他人甚为苛刻。
宽以律己,是放任自己的行为,无所顾忌。
“严以待人,宽以律己。”这是一种人格缺陷,是一个破坏人际关系的无形杀手。因此,我们应时常警惕。
孟子认为,跑百步也是逃跑,跑五十步也是逃跑。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跑五十步的人去笑话跑百步的人这是一种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可笑行为。
有一次和女友闲聊,不知为何聊到发型这个问题,女友便开始喋喋不休,给我讲述她一位同事为了打扮时尚点,把头发染了好几种色,纹上眉,还戴上假婕毛,抹上指甲油,恶心死了。
我打趣的说:那你呢?不也是染发,抹指甲。
“那我也没有她离谱啊!”女友不满的嚷嚷。
我笑了笑说:
孟子给梁惠王讲过一个故事,他说,从前有两个士兵,他们平常就喜欢夸耀自己的勇敢事迹。其中一位说,我一次可以打败五个敌人。另一位则说,才五个,就算来十个我都不怕。
为了看看到底谁更勇敢,他们决定一起去参加一次战役。果然,当战争的号角一响起,他们两人就奋勇杀敌,毫不畏惧。可是,敌人的士气十分高昂,勇猛善战,一波接着一波,好像永远杀不完。其中一位心想,敌人怎么这么多又这么勇敢?我看还是先逃了吧!于是便丢下武器先逃走。
他好不容易跑到一个自以为安全的地方。心想:“这儿大概没有敌人了吧!”没想到后面却传来一阵讥笑声。“哈哈,你这个胆小鬼,看到敌人一来撒腿便跑,真没有用啊!”他回头一看,原来是跟他一块参战的朋友也气喘如牛地跟在他后面逃来,只不过比他少跑了几十步而已。
说到这里,我转而问女友:你知道孟子给梁惠王提了什么问题吗?女友摇摇头,很老实地回答:“不知道”。
孟子问梁惠王:“那个后面逃走的人嘲笑先逃走的人胆小,您认为对吗?”
梁惠王说:“当然不对,两个人都害怕得逃跑,虽然一前一后,却同样是胆小。”
“哦!原来你在含沙射影的说我就是那个少跑了几十步的逃兵。”女友愤愤的说,以表示她的不满。
是啊,染发、纹眉、戴假眼婕毛、抹指甲油是追赶时尚。但你染发、抹指甲油,不也同样是在追赶时尚吗,你只不过少弄了几项而已,又怎么能去嘲笑别人呢?
女友撅着嘴,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倒换着手去蹭另一手上的指甲油。
五十步笑一百步,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这就好比贪污一万也是贪污,贪污一百万也是贪污,两者并无本质的不同。
五十步笑一百步反映在心态上便是对他人苛刻,而对自我宽松。这是一种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狭隘个人中心主义行径。“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行事准则只会让你曲高和寡,四面楚歌。所以,为人万不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智者慧语
为人当宽以待人,严以待己,而非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链接解读
原文精华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梁惠王篇》
今译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治理国家,够尽心的了。河内遭灾,我便将灾民移到河东,并调河东的粮食救济河内;河东遭灾,我也这样处理。看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他们的民众并未减少,而我的民众也不见增多,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好打仗,那就请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吧。战鼓咚咚响,兵刃相交锋,战败的一方丢盔弃甲,倒拖着刀枪,掉转头就逃。有的士兵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停下来。逃了五十步的讥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您看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们只不过没有逃到一百步罢了,同样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别指望您的民众会比邻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