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不可半途而废,也就是说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对一个志在成功者来说,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遭到多少挫折,他总能坚持下去。辛苦的工作不能使他作哑,阻碍不能使他气馁,劳动不能使他厌倦,他总是坚持不懈。这是他天性的一部分,就像他无法停止呼吸一样,他也永不会放弃。
做不可半途而废。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语出《尽心篇》
做事不可半途而废,也就是说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对一个志在成功者来说,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遭到多少挫折,他总能坚持下去。辛苦的工作不能使他作哑,阻碍不能使他气馁,劳动不能使他厌倦,他总是坚持不懈。这是他天性的一部分,就像他无法停止呼吸一样,他也永不会放弃。
做不可半途而废。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语出《尽心篇》
孟子说:“做一件事有如挖一口井,挖掘到九轫深的时候,仍看不到泉水,它就只能算是一口废井”。
挖井的目的,不外乎是想挖出泉水,没有泉水,目的便没有达到,倘若就此打住,弃而不掘,先前的努力便是瞎子点灯——白废蜡。
还记得读初中时写过一篇看图作文。标题是“这里没有水”。画中的内容是一个小老头嘴里叼着烟斗,肩扛锄头,锄头上挂着一只簸箕。连续几幅画都是一样的表情,不同的是每一幅画挖井的深度不同,最后一幅画,井的深度只差一尺左右便会掘到地下水了,可就在此时,小老头又放弃了,依然扛着锄头、簸箕,唠叨着这里没水,继而又去寻找下一个挖井之地了。
画面中小老头的行为是可笑的,亦是可悲的,同样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犯小老头一样的错误,做事半途而废。
做事半途而废便是自我毁灭先前的劳动成果,是永远无法达到成功彼岸的愚蠢行为。因此,先贤孟子用掘井打比方告诫我们:做事不可半途而废。
荀况在《劝学》中说:“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但却能够往上吃到地面的黄土,往下能喝到地底的泉水,原因在于它用心专一,而不轻言放弃。螃蟹有六只脚和两个大钳子,它不靠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寄居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浮躁而不专心,不能持之以恒。”轻浮急躁,做什么事都不深入,浅尝辄止,最终只会以失败而告终。
《论语》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子贡对孔子说:“老师,在求学上,我已深感疲惫,想休息一下,改去服务君王。”
孔子回答道:“服务君王要从早到晚温文恭敬,谨慎小心,事君是很难的事,怎么可以算是休息。”
子贡又说:“那我想回家去事亲,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孔子又说:“事亲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事,怎么可以算是休息呢?”
子贡低头想了一下说:“那我回家与妻子相处,应该可以好好休息了吧。”
孔子微笑说:“必须先在妻子面前树立典范,与妻子相处是很难的,怎么可以说是休息呢?”
“那我想休息,可以空出时间与朋友相聚。”子贡又说。
孔子说:“你应该知道,与朋友相处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怎么可以算是休息呢?”
子贡有点困窘,便说:“那我回家去种田算了。”
孔子笑着说:“白天你得去割草,晚上你得搓索。要花时间用茅草盖屋,然后要播种施肥。耕种可不能说是休息啊!”
“那么,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休息了吗?”子贡问。
孔子说:“等你看见自己的坟墓,那高高垄起、圆而上尖的时候,你就可以休息了。”
子贡微笑着说:“死亡真是一件隆重的事啊!君子在此可以放下他的重任休息,而小人也在此终止他的生命。”
孔子对子贡求学的三心二意,给予了委婉的责备,通过对话告诉子贡,世间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浅尝辄止便能达到目的的。
不管你的工作是什么,都要以一种顽强的决心坚持下去。咬紧牙关。对自己说:“我能行。”让“坚持目标、矢志不渝”成为你的座右铭。
“坚持下去,直到结果出现。”卡莱卡说,“在所有的战斗中,如果你坚持下去,每一个战士都能靠着他的坚持而获得成功。”
智者慧语
如果你天生没有这种坚持做下去的韧劲,那么你一定要后天培养它。有了这种品质,你才能成功,才能战胜困难,才能克服消极,怀疑和彷徨的情绪,才能具有自信。没有这种品质,即使是有最为卓越的天才品质也不能保证你成功,而且很可能你的结果就是一败涂地。
链接解读
原文精华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尽心篇》
今译
孟子说:“做一件事情好比掘井,挖一口井已到九轫深,还见不到泉水,仍然是一口废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