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选择自己。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职场就是一个人不断发掘自己另一面的过程。只要发掘出潜力,你就会发现未知的自己,和自己曾经不敢想象的未来!工作就是学习,学习也是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毅力和珍视自己才华的精神,工作完全有可能成为人们喜欢做的一件事情。而人们所做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是自己学习的机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在每一件事情被顺利解决的过程中,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必然有所增加。
以学习的态度面对工作,还会让人们关注到其他人的优点,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点,这些优点一旦被学习,就会在很多时候对自身有所帮助。学习别人的技术技能、工作经验,只要用心,就可以借着别人的经验让自己得到更多的能量。
董哲的工作是在一家外贸公司做总经理助理,但他的理想一直是想做一名记者。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熟人的介绍,他可以进入一家民营杂志,做了一名记者。这让他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有了新的方向和规划。
董哲在大学里学的是中文专业,又做了多年的总经理助理,人情世故和文笔表达方面都不成问题。于是杂志的主编就和他在电话里沟通了另外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会不会摄影,第二个问题是会不会开车。
对于一个专业的记者来说,主编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事实证明,一名优秀的记者要是拥有了过硬的摄影功底,工作起来就会如鱼得水,为报导增色不少。而且,民营出版社的人员配置更加的经济,宁愿高薪聘用一个既会开车又会采访的记者,也不会单独为每个记者配一个司机。
董哲没料想这两个问题让他握着电话听筒的手心出汗了。怎么办?自己非常喜欢的工作就在眼前,可是摄影和开车,他以前想过去学习这两门技术,但是都因为没有时间而耽搁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对这份工作的渴望,让这时的董哲突然鼓足勇气对电话的另一端说:“没问题,我会开车,也学过摄影。”
显然,杂志的主编对他的回答万分满意,不但答应让董哲去杂志社上班,而且还应允了他最高的薪水待遇。快要挂电话的时候,董哲很委婉地对主编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由于个人工作交接的一些原因,董哲还要再过一个月才能正式去杂志社上班。
由于主编和董哲沟通得非常畅快,于是,稍微思考了一会儿,主编也答应了董哲的请求,这让董哲内心暗喜。
挂上电话后,董哲马上联系摄影培训,并且安排自己第二天就马上学开车。既然自己已经承诺主编,就不能失信于人,他一定要在这一个月让自己学会这两门技术!
通过一个月的刻苦培训,摄影和开车这两项董哲都可以及格了,他终于有自信去面对主编了。而且,值得庆幸的是,刚踏入工作的第一个月并没有需要独自开车外出采访的情况,董哲正好趁着这段时间考取了驾照,为自己的职业铺就了一条“无忧路”。
在工作中,不要轻易说自己不会某项技术。因为很多时候,当你承认自己不会的时候,往往就接受了自己的这样的一种状态。任何技术,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所以先承担下来,也就等于直接给自己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同时,在自己不断学习,表现良好的时候,再回头看看你付出的那些艰苦努力,这样就可以激励自己走得更远。还可以将自己的进步告诉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为自己骄傲,为未来增加信心!
心理学点拨
心理学家格拉宁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要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这就给人们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那就是一个人内在的潜力的确是巨大的,如果不去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自行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