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的乡村就像长满了脚的长青藤,弄得心坎痒痒的。
我的家乡在府河岸边,蓝天白云下是平展展的田野,一轮红日,缓缓升起。暖暖的阳光,洒满大地,给庄稼、给树木、给每一座院落穿上金装。向远方眺望,白兆如画,涢水如带。暖暖的阳光是神奇的手臂,牵着小草从梦乡中走出。鸟儿鸡儿起床了,牛儿羊儿从朦胧中醒来,校园里传出了朗朗的书声,下田干活的父老乡亲早已开始一天的忙碌。
童年的乡村,总是亲切而淳朴,犁地的老牛哞哞长歌,在苏醒的大地上耕耘着,粗鲁地把一个个节气吵醒。
童年的乡村,空气中常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草儿树儿的味道。吸一口,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布谷鸟儿在树梢欢快地鸣叫,庄稼比赛似的拔节猛长。西瓜乐了,使劲鼓起圆溜溜的肚皮。麦子黄了,玉米就去田野威严地站岗。夜晚,繁星点点,虫儿打鸣,青蛙唱戏,让劳累的人们甜甜地酣睡。
童年的乡村,春天挖野菜、折香椿、采榆钱、摘槐花,看蚂蚁顽强地围歼肥大的青虫,瞧蜜蜂轻盈地飞舞在油菜花中,在如茵似毡的麦田里打滚,与小伙伴摔跤,有时也带上狗儿一起撒欢。
童年的乡村,夏天河中戏水,水塘扑腾。捞鱼虾,摸黄鳝,逮泥鳅,青嫩的豆荚、紫黑的桑葚、刚刚成熟的杏儿桃儿梨儿,都是要一一品尝的。
童年的乡村,秋天早早地扒开地皮,细细地查看偷偷成熟的花生和红薯。溢香的野果是我的美食;在如茵的堤边草地里捉些蟋蟀、蚂蚱,是小猫的点心;顺手扯一把青草,是兔儿的佳肴。
童年的乡村,冬天经典的节目是与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冷了,点一堆篝火。烦了,在背阴的坡上,将雪踩实,一个个犹如燕子般轻灵,从坡的顶端,悠然滑下,爽快而舒心。
童年的乡村,繁忙的农事是亘古如一的血脉,它四季流淌着,滋养得乡村肌健骨壮,仪态端庄。当春风被老牛散漫的脚印染得碧绿,清明的雨水从天而降;在布谷鸟一遍遍的催促声中,农事便爬满了乡村每一条浅浅的栅栏。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周而复始,晶亮的汗珠把土地腌得油黑、泛亮……
童年的乡村,小路弯弯曲曲,小路连着大道,大道通向远方。走出家乡,到外面的世界闯荡,是从小的愿望。
岁月的风儿轻轻掠过,三十年在外漫长的漂泊和打拼,思念在心里疯长。因为走得远,远过了母亲亲切的呼唤,远过了母亲温柔的视线,远过了家乡缠绵的情感,就注定在漂泊了。
无论走在哪里,我都能闭着眼睛,走回我童年的乡村,因为,童年的乡村是我永远不变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