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早晨,我站在府河堤岸,放眼展望,一轮红日与河水交相辉映,慢慢地露出了圆圆的笑脸。瞬间光芒四射,给冬天的河两岸洒遍金晖,带来火热的温暖。
乡村的冬季是一个值得沉思的季节。没了春的争奇斗艳,去了夏的热情繁华,少了秋的丰盛唯美,它纯朴素净,淡雅清透。虽然荒芜却耐人寻味。在这个季节里,人们收藏起春夏秋的缤纷色调,将所有的故事在这单一的色彩中缓缓沉淀。
我将记忆的时光倒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冬天,一幕幕兴修水利的场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年代,公社决定在内府河上建水电站。因为没有现在的挖掘设备,就从各生产队抽调一批青壮年劳动力,用手挖肩挑慢慢去挖掘。各小组昼夜不停地挖掘,即费工又费时。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劳动,河水终于截流,大家欣喜若狂,之后建起水泥坝,安装水轮发电机。因落差小,电最终没有发一度,但大片土地却成了荒地。那些年平整土地成为冬天的一项主要农活。各生产队按照营、连、排编制,将民兵组成平整土地专业队。每天清晨五时左右,队里的哨音一响,大家顶着凛冽的寒风,排成队伍,打着红旗,呼着口号,到工地参加劳动。大伙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硬骨头精神,手抡锨撅,车拉肩挑,经过几个冬天的大干苦干,硬是把一块块凸凹不平的荒地,修整成平展展的旱涝保收水浇地。
如今的冬季,农田里再没有平整土地的场面,取而代之的是在温室大棚和果园里忙碌的农人身影。
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我信步来到田间地头,看见大地显得无比空旷辽阔,大有胸襟开阔、容纳万物之感。
严冬不萧杀,何以见阳春。
冬季是一年四季循环新旧交接的关节点。它冰清玉洁,冷静空旷,蕴蓄万物,孕育生命。
冬天是品格的一种积淀,是美好更为深沉和凝重的表达。在这个冬天里,让我们积存起一季的坚忍和力量,为着很久或者不久之后的春天,铺一地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