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夫兄:
一个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南京暑天的闷热,真是够人受的。
整个一季热天,我都处在一种懒散的精神状态中,除了一部电视剧《生命交响诗》外,几乎什么也没写。似乎想在理论上寻求一点东西,又似乎说不清要寻求什么。看了一些书,金庸的小说大都看了,很佩服他的作品中那奇异的想象,宏大的结构,还有那种高度的哲理、人性和人情味。
也看了一些新作。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等一类作品,韩少功的《爸爸爸》等一类作品。看来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作品。刘索拉是明显地接受了欧美文学的影响,而韩少功同时有寻“根”的理论文章,可以说是从古代文化中寻觅出路。
对这两类作品,现在文坛众说纷纭,引出许多的文学理论来。我则认为,这两种努力其实有它们的共同之处。作家们努力想摆脱过去总是用一种文体来写作品的倾向,努力想从单纯描写政治和表现社会学的圈子里跳出来,追求新的特色。追求不同的创作个性。这种努力一下子就引起了文坛的注意,这也是文坛百花齐放的好事。
只是感到刘索拉的那一类的作品,模仿痕迹重了些,人物形象的“根”似乎总不那么实在。而寻“根”的一些作品,又复旧了些,文字上雕琢痕迹重了些,内容多贴近蛮荒,也离现时的土壤远了些。当然,恐怕现在要求成熟,太苛刻了些,总之,文学还须有很大的进步。
闲扯了这些看法,也不知对否,望能听到你的意见。
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