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很会打仗,他是当时公认的第一流的军事家,他的战例深刻地说明了“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这个道理,就是说兵法不是死的,它是什么情况都会出现的,甚至是你看起来不合理的。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赵国有个将军叫赵括,他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打小儿起熟读兵法,便是他老爸跟他讨论打仗的事儿,他老爸也不能及他,所以秦赵发生长平大战之时,赵孝成王误中了秦国人的反间计,对当时的赵帅廉颇产生了怀疑,于是决定阵前易帅,把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给换了下来,代以从未上过战场的赵括,结果赵括纸上谈兵,败给了秦国名将白起的奇兵,断送了赵国大好的四十余万将士。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战场上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那种死读书、读死书,上了战场不能根据情况随机应变的将军注定是要吃败仗的。
无独有偶,战国的时候有赵括,三国时代则有蜀国的马谡,街亭一战,马谡不听人劝,言过其实,致使蜀军咽喉要地街亭丢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本来形势大好,也不得不全面溃败。这就是另外一个生动的案例。
我们再来看一看正面的例子。同样还是三国,诸葛亮北伐未成,撤兵回汉中时,预先布置好了埋伏,要吸引司马懿前来追击,就活学活用了中国战国时代孙庞斗智的一段故事。
战国时代,孙膑和庞涓斗智,庞涓率大军围攻韩国,韩国被迫向齐国求救,齐闵王就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这次,齐师军师孙膑又一次使用了围魏救韩的战略,但是庞涓也未轻易上当,他率军迅速追击齐兵,齐军就在田忌、孙膑的率领下主动后撤,孙膑早在撤兵途中的马陵道设下了埋伏,为了吸引庞涓来追,他故意命令士兵每次造饭,减少军灶的数目,给庞涓造成士兵逃亡、军队减员的印象,因为那个时候每个军灶能够提供多少士兵吃饭,是定员的,所以孙膑知道庞涓会通过计算军灶的数目来判定齐军的数量,因此他就减灶诱敌,结果庞涓果然中了孙膑之计,甩开大军,轻骑追击,结果在马陵道中了齐军埋伏,兵败身死,正应了诸葛亮曾经出使东吴,给孙权说的那一番话,“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同样在三国,诸葛亮撤兵回汉中时,也是预先设好了埋伏,要吸引司马懿率兵来追,可是怎么吸引呢?难道还是像战国时代的孙膑一样,命令士兵减灶,来给司马懿造成减员逃亡的效果么?显然不是了,要知司马懿也是熟读兵法韬略、古今战史,此人焉能不知这是孙膑的故伎重施,所以要诱使司马懿来追,还要有新的办法。
诸葛亮懂得“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的道理,他没有生搬硬套地按照孙膑那样去减灶,而是采用了相反的方法,就是増灶来误导司马懿上当受骗,为什么増灶呢?
众所周知:司马懿总是比别人多一个心眼儿,所以他在对阵的时候,才能谨小慎微,以致不受诸葛亮的诱惑而兵败较少。诸葛亮跟司马懿交手那么多回,自然也摸清了司马懿的想法儿,因此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就要比司马懿再多一个心眼儿,那就是不但要考虑自己怎么做,还要考虑自己这么做了之后司马懿会有什么反应,还要考虑司马懿那么反应以后他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继而再考虑司马懿采取了那样的行动之后,自己又该针对那行动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
事实上,诸葛亮考虑问题的时候,就是比司马懿多长了一个心眼儿,他要给司马懿造成减员逃亡的印象,就得増灶,因为你一减灶,司马懿就会想了,你这不是学孙膑么,诱使我来追击,然后给我打一个埋伏战,所以他不会去追;而你増灶呢,司马懿就会疑虑了,你増灶明显是想掩盖你减员逃亡的真相,使我不敢追,其实你已经是减员逃亡一大片了,所以他就大着胆子去追,结果仍中埋伏。道理就在这里,看似毫无道理,然而仗却要这么打。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鲜明例子,曹操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的军事家来说,他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例如他和马超之间的关中争夺战就有这样的例子。
曹操驱兵至潼关,与韩遂、马超争夺关中。第一次接战被马超杀得丢盔弃甲、割须弃袍,迫不得已,只好暂时坚守待机。这个时候,马超那边儿不断地有羌人部落率兵加入战阵。敌人增加,这个时候,曹操手下的人都很忧虑,唯独曹操却很高兴,他手下的将军们都不理解,战后就询问曹操为什么当时敌人添兵,丞相不忧反乐,曹操笑着说了出来。他说,关中边远,那些羌人部落如果各自守卫巢穴,我们要征伐,没有一二年是不可能的,现在他们都从巢穴中跑出来,聚在了一起,相互间又没有统属,易于施展离间之计,一举聚歼,所以我很高兴。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