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除了有说不清的能谋善断的谋士以外,他还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其中带头的就是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洪、张辽、徐晃、张郃、李典等等。
曹操有三个方面大军镇守三处,自己则坐镇中央,遥控指挥。这四个方面大军分别是镇守南面襄樊,防备关羽的曹仁,受封征南将军;镇守西线关中,都督徐晃、张郃,防备刘备、张飞、马超的夏侯渊,受封征西将军;镇守东面合肥,都督乐禁、李典,防备孙权的张辽,受封征东将军。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知道这些大将之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张辽了。此人出身于吕布军团之中,和关羽是好朋友,在吕布败亡后,由关羽推荐(当时,刘、关、张寄于曹操麾下),加入曹氏集团,从此得其所哉,斩将搴旗,立功伟伟,而真正使他在读者心目中大大扬名的却是逍遥津的自卫反击战。
还记得经过的朋友可能已经记起来了,此战中,张辽设伏勇战,若非江东猛将周泰发威,孙权几落张辽之手,张辽也由逍遥津一战成名,而使江东不敢正视合肥防线,据说,张辽之威,可止小儿夜啼。
然而在史书中的评价,位于相同地位,甚至战略地位还要高于张辽的曹仁是排第一的。《三国志·曹仁传》注引《傅子》说:“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可以说,曹仁、张辽是曹操麾下智勇无双、才堪大任的两位大将。夏侯惇与这两人相比,则更多地起到的是守成持重的效果,其功劳也多在政治上的镇守,而非军事上的防卫。
另外一个和曹仁、张辽同担方面军大任的征西将军夏侯渊,虽然一度非常称职,被誉为“虎步关右”,并且受到曹操的嘉奖,可是曹操却深知他的缺点,并时时告诫他:为将者也要有害怕的时候,不能总是勇往直前。大将应当以勇为本,再辅以韬略智谋,如果只是知道逞强卖勇,则一个匹夫就能打败你了。(《三国志·夏侯渊传》初,渊虽数战胜,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夏侯渊正是如此,他的骁勇善战可谓超过曹仁和张辽,然而却一味恃勇,对于韬略智谋却不在行,这一点儿,曹操可谓看得很准,所以在国家的三方面防线上,最令曹操放心不下的也正是夏侯渊这个关中、汉中防线。
果不其然,安定蜀中之后的刘备、诸葛亮便把眼光放到了益州咽喉、巴蜀门户——汉中这里。汉中是夏侯渊、徐晃、张郃的防地,徐晃、张郃和曹仁、张辽一样都是智勇足备的大将,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现在又隶属于有勇无谋的夏侯将军麾下,汉中的丢失那是可想而知的了。
所以很快徐晃、张郃即被刘备、张飞击溃,引得夏侯渊亲来决战,结果定军山一战,魏军大败,便连夏侯渊也成了黄忠的刀下之鬼。曹操迫不得已,不得不从老巢御驾亲征,来征汉中,然而迟到一步,大局已定,刘备高兴地说:“我必有汉川矣!”
从这里可以看出,夏侯渊是曹操摆布的三方面镇守大军中唯一一个战败的将军,从而也使魏国丢掉了汉中,将防御的重点后移至关中的陈仓。不过最终却奇迹般地遏制了诸葛亮的六次北伐,这不能不说是曹操的先见之明。
夏侯渊比起曹仁、张辽,终是略逊一筹。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若非吕蒙偷袭荆州,曹仁也可能为关羽所败,所以由此看来,曹仁也不过是虚有其名。但请这位朋友注意,赤壁战后,曹操北还,留下曹仁镇守南郡,虽然曹仁丢了南郡,却一直将周瑜阻挡在襄樊以南,这不能不说是曹仁的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