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6400000031

第31章 “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留驻长安办事处的征西大将军

曹操击破马超、韩遂于西北,又收服张鲁于汉中,得意之时,为何不乘胜袭蜀,以图两川?他的考虑何在?刘备曾数败于曹操,正如夏侯惇所言:“刘玄德,屡败之将也。”又为何能在蜀魏汉中争夺战中击退曹操,保有汉川?此中原因何在?

赤壁之战为后来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

赤壁之战过后曹操集团的内外形势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内部,汉献帝旁边一直有一股反曹势力,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国舅车骑将军董承,此公在先前就导演了衣带诏事件,这时已经被杀了。此外还有我们熟悉的才子孔融。可以说朝廷的士大夫阶层中,还有着坚持皇家正统观念的势力,暗中同情和支持献帝。此前曹操南征北战,军事上屡屡建功,这些人迫于形势也就不敢轻举妄动。而赤壁战败之后,集团内部的非议也就多了起来。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指出:

“谓操以赤壁之败,威望顿损,中国之人或欲因其败而图之,是忧在腹心”。

这里说曹操“威望顿损”,毕竟古今都一样,社会是只关心结果的,墙倒众人推,也就不足为奇了。又说“欲因其败而图之,是忧在腹心”,可见一个团队遭遇失败之后,不光外部形势会恶化,内部也会有危机。顺风顺水往往会掩盖住许多内部问题,等到遭遇外部危机的时候,这些问题就会一股脑地浮出水面。所以古人才说,要求阙,要在安乐的时候不忘保持忧患意识。总之来说,曹操此时就遇到了内部的政治和舆论危机。

曹操是一个军事、政治两手抓的领导,而且也很重视舆论。他身居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却不急于废帝自立。这是一种不慕虚名,而要实在利益的表现,也反映了他比较重视舆论影响。此时面对不利的舆论形势,曹操自导自演了一出增县让县事,写了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来为自己辩解。同时继续加强集权,对官制做了诸多调整,用天子的名义命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加强了曹家的势力和对汉献帝的控制。

外部形势上,孙刘联盟正式形成并日益加强。刘备表荐孙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孙权以刘备领荆州牧,又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短期内孙刘联盟非常牢固,曹操施加的压力越大,孙刘就会靠得越近,此外水军主力依旧无法是孙刘对手。因此孙刘联盟是硬骨头,一时半会儿是啃不动了。对此,曹操采取了守势,加强边防,屯田戍边,用悍将守边,并训练水军,准备下一次战争。

在经过了内外的一番努力调整之后,曹操恢复了元气。如果说赤壁之战是因为曹操骄傲、自高自大而失败的,那么经过这次打击以后,他又很快恢复了冷静,智商也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在对待失败上表现得从容而有谋略。《鹿鼎记》里边康熙对韦小宝说:“能做到‘败而不乱’,才算大将之才。”做小事有可能一次成功,而大事都是磕磕绊绊出来的,绝无一次成功的希望。胜利往往不属于能打的人,而属于最能挨打的那个。曹操虽大败,但也算败而不乱,经过这一番调整,集团内外一新,于是他再次想要拔剑了,他把眼睛投向了地图。

这个时候地图上除了孙刘外,西北的凉州还有马超、韩遂势力,汉中有张鲁、益州有刘璋。比起孙刘,这几个要好收拾得多。张鲁和刘璋都在地方上当土皇帝,对曹操威胁不大,外加地方离得比较远,蜀道也不好走。而马超、韩遂势力却时常在曹操背后搞点小动作,弄得曹阿瞒很不爽,于是决定先拿马、韩开刀。《三国志》里说:

“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钟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

说曹操打算派夏侯渊带兵与钟繇会师,共同去进攻汉中的张鲁。而进军汉中,需要经过马超、韩遂的地盘。关中的几个将领怀疑夏侯渊、钟繇将会在进军途中袭击他们,于是公开造反。记载里说原计划去打张鲁,但我们来稍微分析一下,马超、韩遂离曹操近,而张鲁离得远,如果去攻打张鲁,中间还要隔马、韩的地界。长途奔袭、孤军深入是兵家的大忌。再说了张鲁在汉中规规矩矩,而马超、韩遂却成为曹操的后顾之忧,每次曹操南征,都害怕他们会在背后捣鬼。所以曹操此次名为借道征讨汉中,实际却想先收拾马超和韩遂,行的是假道灭虢的计谋,关中诸将造反也就不奇怪了。

马超和韩遂公开反曹后,领兵据守潼关。曹操先是派曹仁去征讨,并给诸将下令:“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建安十六年七月,赤壁之战过了三年以后,曹操再次出征,八月大军到达潼关,和马、韩对峙。

自古关中就是成王立霸业的地方,有着独特的军事优势。战国时期秦国居关中,六国抗秦从来没有越过涵谷关到达秦国本土。关中平原易守难攻,四面八方都是大山,东边有潼关和黄河天险,西边有陇山和六盘山,南边有秦岭,北边有子午岭和黄龙山。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在地利上关中诸侯拥有非常大的优势。

关中军另外一个优势是兵士精悍善战,北方士卒大多骁勇善战,开战前就已经有人给曹操提想法,说关西兵精悍,又擅长使用长矛,不是精选的士卒不是敌人的对手。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征关中就只有智取,不能强攻了。因此,双方在潼关对持,但曹操没有急于发动进攻。潼关虽然险要,但也并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狭长、险峻的关口,需要大军防守。潼关又是关中平原东面的大门,因此马超和韩遂反叛以后就一直重兵防守这里。但潼关以北还有一个渡口可以渡过黄河。我们都知道,黄河整体呈“几”字形,潼关就位于这个“几”字竖和弯钩之间的转折之处。长江江面宽阔,到处都可以用大量战舰渡河,而黄河不一样,河岸陡峭只有少数的渡口可以渡河。经潼关沿着“几”字的竖一直向北,越过黄河北岸东西走向的中条山山脉西端,进入河东平原,有一个可以西渡黄河的渡口叫蒲阪。只要在这个地方渡过黄河,就相当于越过潼关之险直接进入关中平原了。

因此曹操正面摆出大举进攻潼关的样子,却暗中命令徐晃、朱灵带领四千的军队偷偷在蒲阪渡河,控制对岸为大军渡河做准备。几乎在徐晃渡河的同时,曹军主力也开始北渡黄河,想渡过“几”字竖弯钩的弯,向蒲阪渡口进军。在渡河时,大量军队已经过去了,可曹操还没过,这个时候马超亲率一万多军队突然杀到。据记载:

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合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大家急忙让曹操上船,马超用骑兵追射,船工也被射死,许褚左手用马鞍挡箭,右手划船。校尉丁斐又放出牛马引诱关中军抢夺,曹操才得以安全过河。过河后大家情绪都很激动,又是惊惧又是哭,唯独曹操依旧不改英雄本色,拿出他的招牌表演动作,再次大笑来解嘲。

马超方面看到曹军北渡黄河,知道蒲阪有险,因此派部将梁兴即领步骑五千多人前去守蒲阪。徐晃刚渡完河,还没来得及修工事,当夜就遭到了敌人的打击。但马超方面也没料到徐晃已在曹军主力之前渡河,军队长途急行军,反而不是以逸待劳的徐晃对手,没能夺下蒲阪西岸。曹军北渡黄河后主力终于在蒲阪安全西渡,正式进入关中,战争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蒲阪西渡后,曹军沿河连车树栅为甬道向南推进。马超见此情况,只好撤军到渭口继续与曹操隔渭水对峙。渭水流经关中平原、东西走向,在潼关附近的黄河转弯处,汇入黄河东去。渭河又与黄河不同,黄河流急,两岸多是峭壁,只有少数渡口可以过渡;渭河流缓,两岸平坦,处处皆可架设浮桥。曹操于是多设疑兵,吸引马超的注意力,暗中却从黄河把船驶入渭河,连夜用船搭起浮桥渡河,但渡过河的先头部队,还没来得及建立工事,就被马超的骑兵突袭。当时天气很寒冷,曹军先头部队就用沙铸城,外边用水浇固,水结成冰后就形成了牢固的营地。马超的骑兵也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曹军先头部队渡过渭河以后,马超屯兵渭南已无险可守,于是遣使求和,愿意割让黄河以西的土地。但曹操事先的战略目的还没有达到,于是没有答应。九月曹军主力全部渡过渭水。两军决战在即,马超数次率兵挑战,曹操都不理睬。可以看出当时曹操完全保持着战场的主动。关中联军在春季三月时,就在潼关屯集十万大军,加之用于长途输送粮草的人力,马超等关中联军各部,当年的农业生产几乎全废。此时秋季已过,冬季将临,马超等关中联军各部却征收不上来新粮,全军有断炊之虞,所以联军各部急于散兵就食。马超急于结束战争,于是再次遣使求和,愿意割地并送儿子做人质。

曹操此次西征,本着彻底扫平后方势力,并为进军汉中做好准备的目的,现在军事形势上又占优,自然不想答应。不过贾诩献计,建议曹操假装许诺,曹操问下一步怎么办。贾诩又建议:“离之而已”。于是曹操采取建议,导演出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离间情节。

在两军的谈判期间曹操曾经和韩遂单独会面过一次,会面时两人马头相接亲密交谈了很久,不过都是谈些京都故人以前的一些事情,并不谈正事。韩遂回去以后,被马超问及谈话之内容,由于确实没有说什么重要的东西,韩遂就说没谈什么,马超于是开始有点怀疑韩遂。后来曹操又给韩遂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正史没有记载,不过信里边多有更改的痕迹。马超听说此事,便和韩遂要信看,结果看见这些更改的地方,于是愈发怀疑韩遂。至此反间的计策基本成功了,关中军队本来就是多方诸侯的联军,虽然数量也有十万左右,但说得难听点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名义上以韩遂为统率,但其中马超的实力最强。如今马韩不和,军队的战斗力也就大大下降了。可以说决战还没开始,曹军在气势上就已经胜了。

一段时间后,曹操就突然取消谈判,通知对方会战。会战中,曹军先用轻军出击,等关中军队松懈下来以后,再用骑兵冲击。最后取得大捷,斩杀了成宜、李堪等部将。马超和韩遂都只好逃回了凉州,杨秋逃到安定。

经过此次大战,曹操终于自赤壁之后重振了军威。十月曹操军围安定,招降了杨秋。十二月大军班师回朝,却留下了大将夏侯渊屯兵长安。

当时马、韩被打败了,但还有相当实力,关中还有胡、羌、氐等多个少数民族,可以说关中还没有被完全平定,局面依旧还比较混乱。但夏侯渊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个将领,身经百战,自曹操起兵后一直东征西战,战功无数。擅长运动战,行军速度非常快,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有他坐镇关中,曹操也就放心回邺城去了。

夏侯渊这个留驻长安办事处主任刚上任没多久,马超果然卷土重来。建安十七年马超从凉州带了羌胡等少数民族兄弟,进攻雍州最西边的陇西郡。沿途州县纷纷投降,只有冀城在凉州刺史韦康和汉阳郡太守的带领下坚守。这时汉中张鲁也派了个部将杨昂来帮助马超。马杨便合兵包围冀城。冀城从建安十八年正月坚持到八月,由于没有救兵来,刺史和太守决定投降,结果马超入城后派人把两个人都杀了。在马超兵围冀城期间,夏侯渊曾带兵来救,但还没到,城就破了,这时候氐王千万(这个老兄的名字比较怪,就叫千万),也起兵反叛,屯兵兴国。兴国在冀城北边,相距不远,这样夏侯主任就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只好撤军,无功而返。

正当夏侯渊为马超头疼的时候,马超居然逃离了冀城,投奔汉中张鲁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个叫杨阜的人,原是凉州参军,曾参与冀城的守卫战,城陷之后得以逃脱,便在外面说服了外兄姜叙起兵反对马超,在里边又联络了梁宽、赵衢、庞恭等人作为内应。马超知道后,带兵出城。内应梁宽、赵衢、庞恭等人便关闭了城门,杀了马超妻小。杨阜又在外打败了马超,于是马超走投无路,只好投奔张鲁去了。

建安十九年,马超跟张鲁借兵攻打祁山,姜叙向夏侯渊求救。当时大家都主张应该先向曹操请示,不应擅自决策。但夏侯渊认为来去邺城,路程长达四千余里。等曹操指示到了,那边早支撑不住了。于是当机立断,命令张颌带兵五千在前,自己在后边督粮,从陈仓小道出发,成功击败马超。至此马超势力彻底被清除出了关中地区。

在马超作乱的同时,韩遂先在显亲,夏侯渊准备攻打时,他弃城逃跑到了金城,入氐王千万部。夏侯渊追击到略阳城,离韩遂只有二十里左右。当时有人建议进攻金城的韩遂,也有人建议进攻兴国的氐王千万。而夏侯渊则认为,这两种建议都不可取。韩遂兵精,而兴国城池很坚固,不如去攻击长离的羌族部落。韩遂兵中有很多人都是长离的羌族人,他们必定回来救长离。如果韩遂自己不来救长离,那么没了这些羌族兵,金城的守备必定会薄弱很多。如果韩遂自己带兵来救,那么双方可以在城外开战,有效地避开了敌人的地利优势。

结果韩遂果然领兵来救,大家看到韩遂军队人数众多,有些害怕,建议夏侯渊结营作堑来和对方对抗。而夏侯渊则认为,己方长途奔袭,再结营作堑,士兵们必然疲惫,不可持久,现在敌人虽然众多,但并不可怕。于是乘势擂鼓作战,大破遂军。击败韩遂后又进军围兴国,击败了氐王千万。氐王千万南逃入蜀投奔马超去了,余部都投降了夏侯渊。然后夏侯渊又向北击败了高平的匈奴各部。至此继马超之后,关中军阀韩遂势力也被彻底击败。

这时陇西郡还有一个叫宋建的人在枹罕作乱三十多年了,自称河首平汉王。写到这个地方,不得不感慨一句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曹操、刘备是何等英雄都不敢随便称王,枹罕地方不大,却出了这么个人才。在清除了马超、韩遂等大势力后,曹操开始对这个地头蛇开刀,夏侯渊带兵月余就攻克了这个地方,宋建被斩(随便称王果然没有什么好下场)。张郃又招降了河西的各个羌族部落,至此陇西尽平。

陇西尽平后曹操给夏侯渊下了一道嘉奖令:

“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

从夏侯渊在关中的表现来看,他的确是一员虎将。非常勇猛,略阳对阵韩遂的时候没有采取结营作堑的方式,而是直接速战速决,击败了敌人;也非常的有见解,做事讲求方法,并不莽撞,没有直接进攻兴国或者韩遂,而是变被动为主动,引蛇出洞,进而歼之。此举和孙膑的围魏救赵有异曲同工之妙。拿破仑说过:“绝不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这是一条无可怀疑的战争格言。理由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做。”夏侯渊在此就充分运用了这一准则,出奇制胜地袭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

至此,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清除了进兵汉中的障碍。又在长安布下夏侯渊这个厉害的猛将,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汉中和益州了。

同类推荐
  • 汉末狼骑

    汉末狼骑

    重生汉末,北击鲜卑,南掠匈奴,雄踞河套,虎视天下!江山如画,美人如玉,试问:谁能一统天下?
  • 炎黄社

    炎黄社

    天佑中华,守护炎黄。这是一群神秘的力量存在,它时刻为国家的安全和主权战斗。他们加入组织的誓言:忠于国家,忠于组织,以身报国,虽死犹荣。他们加入组织的目标:天佑中华,守护炎黄。铁血报国,反抗侵略,要论英雄,炎黄子孙。一切尽在炎黄社。
  • 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弈论是数学与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实际上,博弈论也是人生与社会中的重要命题。如果离开了人生与社会,博弈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博弈,博弈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博弈论的精髓,就是“策略思维”,策略的选择决定着人生的成败,社会的沉浮,历史的变迁。
  • 红石场恩仇记

    红石场恩仇记

    清朝末年间的黄老头因为贪、恶、痴而纠集了三个地方的势力对江南安仁县红石场四个老板的家庭进行了大屠杀。王知县及时侦查全案,但一时无法结案,逃出的两个老板在告状途中被追杀而引发了报复。当他们认识到是错误是犯罪而隐居起来后,官府抓住了罪魁祸首黄老头。但是,该案的结局出人意料。十三年后,石场老板的后人等为收复石场同包括黄老头在内的各方势力斗智斗勇。在官府的支持下,小说的结局才完美结局。小说不到二十一万字,写了一百来人,跨越十三年,涉及的事情多而杂。着重表现的是封建社会黑恶势力的猖獗、官场的腐败和官员主持正义的艰难以及受害百姓的挣扎与无奈。小说使用了不少该区域内的群众口头中的有生命力的语言词汇。
  • 夏歌之逆天书

    夏歌之逆天书

    机缘巧合,惨遭放逐的燕王李敜捡到天书残卷。天书本可诉说人一生的命运,但却因损毁只能断断续续抖露只言片语,其中更明示了李敜三年内将客死幽州的最终下场。预言一一应验,李敜誓要逆天改命,返长安、抢妹子、斗奸佞、扫阴谋、夺帝位,弄潮于天下一统、政经巨变、农牧交锋的历史洪流。而当他渐渐由一个冷宫废人变成站在世界巅峰的王者之时,丧钟却渐渐敲响,既定的结局,究竟能否更改?一生命运,到底由谁铸造?此生决意转乾坤,岂容天书乱作尊。
热门推荐
  • 天之傲世

    天之傲世

    张云天在游戏不明不白地穿越了,代表着穿越了不一般的世界,一个东方玄气与西方魔法,斗气相互并存的世界。张云天也只以自己曾经网游天下第一高手的智慧去狂傲世间。成为这东,西方两个世界的第一人。
  • 重生千金魔女:大人我错了

    重生千金魔女:大人我错了

    风云突起,恶魔重生。前世被敬重的继母和疼爱的妹妹害得家破人亡,最终选择自焚结束生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却不想招惹了他。“大人,夫人杀了曹副局长。”秘书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嗯。”合上文件起身离开。“大人你去哪里?”“回家烧水,等夫人沐浴更衣。”他是妖王,却甘愿为她一个人下厨房还有……上床。
  • 九麟门

    九麟门

    《罪后终结》中南北六派的前传,主要讲述民国时期南北六派的摸金历险故事。浪客铁面古董商,公子笑星一把枪。以南派中派主冀麟宇的视角带你走近古墓,近距离接触各种古怪生物,神秘机关……
  • 邪王专宠:倾世废材妃

    邪王专宠:倾世废材妃

    她剑指江湖,誓死不修云裳。她大大咧咧,拍着他的肩喊他兄弟。她看着针线就头疼,会烦躁的扔在一旁。她无情似冰,新婚之夜,她一剑刺穿了他的心。她脾气不好,会因为一点小事,和他斤斤计较。她有时能看的很淡然,有时却固执的有些不堪。可是,他却铺下十里红妆迎娶她。对她宠溺万分。对于他来说,她一切的一切,他都爱......
  • N年前的黑历史

    N年前的黑历史

    [长文√][宠文√]“相信我!我真的有病!!”某少女喊着。“我知道啊。”男人轻佻的回答道。“知道你还过来!╭(╯^╰)╮”“当然要过来,因为两点,一,你是我娘子啊,二,哼哼哼......我是你的药。”
  • 你好,我的总裁老师

    你好,我的总裁老师

    从小,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八年后,他是老师,她是学生;一个月后他是总裁,她是员工;再三年后,他是她的老公;她是他的老婆......看腹黑总裁如何收服可爱小女生;看逗趣学生如何一步步走进老师心里......
  • 佛说菩萨内戒经

    佛说菩萨内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农耕桑田(兰州历史文化)

    农耕桑田(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白一研

    白一研

    在二十一世纪被自己最疼爱的妹妹给杀害,一朝穿越变成土匪女儿又遭遇寨子被血洗,一夜之间变成孤女,又被派遣到宫里刺探事情真相……
  • 斗仙世界

    斗仙世界

    近身格斗的斗仙师,善于刺杀身体灵活的灵仙师,掌控五行元素的法仙师,融合器具身体狂化的狂仙师…这里有,骑九头炎龙的强者,遨游苍穹,笑傲天下。这里有,手握百丈神剑的强者,冲冠一怒为红颜,剑动苍穹破!这里有,体藏万年兽魂的强者,夸父之威,摘日月。同时还有小小的穿越者,对上苍发出的怒吼声:“我命由我,不由天!老子一笑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