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1200000050

第50章 儒佛交辉两宗师

佛教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到中国。

中国士大夫阶级无论他们相不相信,没有不读佛书的,所以佛教影响很深。年轻时血气方刚,成见极深,一般很难接受佛教,但有很多在自己晚年时都欣然接受了。最具代表的人物,如“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文学家韩愈,且有与大颠禅师交游而传为千秋佳话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长安西北凤翔县的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藏有佛指骨。塔“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喜佛的唐宪宗李纯遣使者杜英奇往凤翔县的法门寺奉迎佛骨至京师,先在宫中供奉三天,然后“乃送诸寺”赡仰膜拜。轰动了整个京师,“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旧唐书·本传》)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公元768年-824年)写出了震撼世人的反佛檄——韩愈与大颠文《论佛骨表》而谏诤,斥佛为夷狄触怒了宪宗皇帝,被定死罪。后因得到裴度、崔群乃至国戚诸贵代韩愈哀请,才贬官为潮州刺史。这就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缘起。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三月底,韩愈莅潮后,发现“此州学废日久”,读书人少之又少,“进士明经,百十年间,不闻有业成贡于王庭、试于有司者。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耳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潮州请置乡校牒》)。“问左右:‘此间有何道德高行禅流?’左右对曰:‘有大颠和尚。’”

(《祖堂集》卷五·大颠)又因“远地无可与语者”(《与孟尚书书》),“久闻道德,切思见颜”(《与大颠书》),闻说大颠禅师之名,特邀请大颠禅师相晤。韩愈曾派人三请,皆不赴。大颠禅师听说韩愈谏佛骨之事,便不请自往,谈论十数日。韩愈《与大颠书》(书三)中说大颠禅师“所示广大深迥,非造次可喻”、“论甚宏博”

(《与大颠书》)等,到底韩愈与大颠禅师谈了些什么,《祖堂集》卷五记述二人谈“佛光”(佛骨能否放光)问题,而在《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详细记载了二人谈论儒学与佛法等问题,这都是后人的揣测而已。大颠禅师回灵山时,给韩愈留下一偈:“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经过一番谈话,韩愈称大颠禅师“颇聪明,识道理,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外物侵乱”。此后对人提及此事,韩愈自己对守潮时交游大颠禅师之事也并不讳言,“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

(《与孟尚书书》)。

莅潮后不久,驻锡潮州的韩愈初谒大颠禅师问道:“请问和尚春秋多少?”

大颠禅师不急不缓以手拈着一串念珠答:“会么?”

韩愈不解其意,只得实话相告:“不会!”

“昼夜一百八。”大颠禅师便不再理会。

韩愈仍百思不得其解,遂回衙门。翌日,韩愈再来请教,适值在门口巧遇首座和尚,拿昨日之话请问首座和尚意旨如何,首座和尚于是叩齿三下。韩愈见大颠禅师,提起昨日之问话,大颠禅师也叩齿三下。

韩文公道:“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

大颠禅师道:“是什么道理?”

韩文公道:“刚才我问首座和尚,他也是如此。”

大颠禅师于是召来首座:“是你这样对答的吗?”

首座道:“正是。”

大颠禅师便将首座和尚打出院子。

韩愈问春秋有多少?是立足于常人常识经验,想对时间做一番的核算。殊不知,时间永无停息,无始无终,岂能谈多少呢?在无限的时间、空间中,生命不断地轮回,叩齿三下,表示在无尽的生命中,我们不应只逞口舌之能,除了语言、文字外,我们应该从实际生活中去体证佛法,认识自己无限的生命,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寻找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永恒存在,不是么?

时隔不久,驻锡潮州的韩愈,有一天特到灵山再次拜访大颠禅师,是因他心中疑团仍不得其解。韩愈对大颠禅师道:“弟子军州事繁,关于佛法的要点,乞师一句话指明。”大颠禅师很久不说话,韩文公手足无措,不知所从,由此苦等良久。侍者三平看出韩愈心躁不安,于是在背后禅床边敲了三下,大颠禅师问道:“你做什么?”侍者三平轻声地对大颠禅师道,“先以定力制止躁动,然后以智能提示”,意思是说禅师的禅定已打动了韩愈傲慢之心,现在你应该用智慧来拔除他的执著。《涅槃经》云:“定多慧少,增长无明;慧多定少,增加邪见。”宋欧阳修在《韩愈别传跋》中则曰“反复读之,知大颠果非常僧也”、“若非深达先王之法言者,莫之能为也”。侍郎韩愈在旁边听到侍者三平所说,知道大颠禅师原来是故意以禅定来挫伤自己的傲气,并且还要用智能点拨,所以觉得自己不如主动告辞,以免自讨没趣。但回头一想,感到自己平时确有对佛教狂言谩语之举,心里不由生出自责之情。“大和尚的门风巍峨高峻,弟子罔措,今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韩文公毕恭毕敬地向大颠禅师告退。虚云和尚有偈赞曰:“彻证至理,岂拘正偏。扬眉瞬目,一任风颠。语默动静,妙阐幽玄。昌黎拜倒,衣书记传。”

他们此次见面答辩录备受瞩目,在《五灯会元》中有完好的记载,双方的言语符合各自的学识、思想和性格。诚然,唐宋以来的知识分子,不管是崇信佛教的,还是反对佛老的,无一不出入于佛教。中国正统文化从来就是“儒表佛里”或“儒表道里”的,且以文学史上著名的所谓唐宋八大家而言,柳宗元、王安石之喜佛,苏洵、苏轼、苏辙以佛教为皈依是人所共知的。韩愈、欧阳修都以辟佛教著名,曾巩在《〈梁书〉目录序》中痛陈佛教之患失与误国,也是一篇斥佛的名著。然而,韩愈在《与大颠师书》中有“久闻道德,切思见颜”,“所示广大深迥,非造次可谕”等语。又谓,大颠禅师“颇聪明,识道理”,“实难外形骸以理自胜”云云。

欧阳修对当时名僧契嵩的《辅教编》甚为赞赏,晚年又自号“六一居士”,白居易也以“香山居士”自号。

明清以后,自号“居士”的大家更是不计其数,可见他们也未尝不留意于佛理。曾巩亦有“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学者又善殖如此。至于世儒,习圣人之道,……则未尝有勤行之意,……由是观之,反不及佛之学者远矣”(《菜园院佛殿记》)之叹。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竞相为惠能做《碑铭》。韩愈莅潮后,与大颠禅师成了好朋友。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在京城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皇帝,三月末被贬到地处边陲的潮洲任刺史。十月底,韩愈即将离潮州改授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时,因至海边祭神,便专程到灵山寺看望大颠禅师,向他辞行,时年大颠八十八岁,韩愈五十二岁。经过一番畅谈后,仍依依不舍,大颠禅师亲自送韩愈到寺院门外的小桥边,韩愈深为感动,随手脱下官袍,并“留衣服为别”以作留念。后人就在赠衣之处建“留衣亭”纪念俩人的友谊,此亭及碑至今尚存,于是在禅门中留下了“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大文豪韩愈与大颠禅师交游而传为“道迹贤踪”的千古佳话,尤为人所乐道。韩愈给大颠禅师“刺史留衣”这则公案,至今耐人寻味。

韩愈在潮州仅八个月,就曾两次与大颠互访晤谈。韩愈虽然攘斥佛老,却终究因为“远地无可与语者”,与“颇聪明、识道理”的潮阳灵山寺住持大颠禅师交情甚笃的态度,不妨借学者之笔试着解析:

韩愈与王通一样,反佛只斥教理,却颇尊重个人。

故刺史友高僧大颠,“乃人之情”,两人皆破门户之见。至于临别留衣,实取“见衣如见人”之义,非“正欲大颠人其人,服吾服”之意。(陈香白《韩愈治潮述评》)

韩愈与大颠的交往,谈的是儒家之道,留的是“俗人”之衣,待之以“人情”之常,体现的仍然是《原道》一文中“其人”的精神和主张,与对待其他僧人的态度是一致的。《谢上表》一文虽有哀告乞怜之情,并无改变操守之意。(庄青《韩愈果真是“三贬三变”吗?》)

但读韩愈《与孟尚书书》:“及祭神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仅说明是“人之情”,并没有其他用意。再读《论佛骨表》:“夫佛夷狄之人……身不服先王之法服。……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他别无赠送,只赐衣一袭给大颠和尚,难道是因为佛教徒不服先王之法服,特赐一衣,要他也服先王之法服,此所谓“不识灵山一句子,留衣作别也徒然”

(王云轩诗),“我欲收敛加冠巾”(《送僧澄观诗》),非也。如果韩愈结交大颠和尚的目的,想作皈依佛门姿态,向好佛的皇帝表示“悔改”,那么,近在咫尺的潮州开元寺他是否有去顶礼膜拜,但没有文字查考,又何必舍近求远呢?韩愈以后的诗文乃至于史志和潮汕地区众多的传说故事中,至始至终与潮州开元寺“无缘”,又作何解释呢?再者,韩愈结交大颠禅师后,他再也没有亲近过或赞叹过哪位高僧。由此及彼,韩愈未皈依佛门,只不过他接触大颠禅师后,对佛教有了另一种诠释。

由此观之,韩愈爱大颠禅师应是他的操琴技艺,敬大颠禅师应是他的学问修养。韩愈并没有因与大颠禅师的私谊而改变其排佛的初衷。但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对此甚不了解,才提出“不知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题大颠堂壁》)的疑问。印光大师在《福州佛学图书馆缘起》中也说:“世人未读佛经,不知佛济世度生之深谋远虑,见韩、欧、程、朱等辟佛,便以崇正辟邪为己任,而人云亦云,肆口诬蔑,不知韩、欧绝未看过佛经。韩之《原道》,只‘寂灭’二字,是佛法中话,其余皆《老子》、《庄子》中话。后由大颠禅师启迪,遂不谤佛。”(《福州佛学图书馆缘起》)只要自己有向佛之心,为善之本,就会像韩愈离潮赠大颠禅师诗所说的那样:“吏部文章日月光,平生忠义着南荒;肯因一转山僧话,换却从来铁心肠。”宋代黄庭坚也曾说:“退之见大颠后,作文理胜,而排佛之词亦少沮。”佛法感人力量之深入,移情化性之真切,虽顽石也会点头,更何况是一代古文大家的韩昌黎?赵朴初《访灵山大颠禅师塔有作》诗云:“禅师能智又能悲,肯下灵山访退之。不是辩才兼定力,怎教文伯为留衣?”诚然。

韩愈在震撼世人的反佛檄文《论佛骨表》中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责问佛教乃是“夷狄”之法,妄言生死轮回,蛊惑世人,僧徒不耕作而食,违仁义孝亲之圣教,破先王的治世之道,指佛老为异端等等,言辞尖锐刻薄。然而,“韩愈的辟佛,正像柳宗元所说的,只是辟了佛的‘迹’,没有真正接触到它所宣传的教义”(黄云眉《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至韩愈遇大颠禅师后,才消除他对佛教存有严重偏见,可谓“柳暗花明”。大颠禅师给韩文公以极大的教益,使韩文公心悦诚服,对其倾心不已,从而确定了他和大颠禅师的交情甚笃,以致离潮前有留衣为别之举。在潮短短八个月,韩文公屡次致意召见,情意甚殷切。而韩公在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又直接引起世人对大颠禅师的关注,使这位幽隐之僧得以进入学人的眼界。从上述文字中,我们既可了解到韩文公与大颠禅师论辩的情形和内容,又能从中管窥大颠禅师的学究及禅风。

大颠禅师的禅法可以说是屹立于天南的一枝独秀的法苑奇葩,而大颠禅师折服文公,更是成为中国禅宗史、思想史上的千古佳话,为教内外人士所称道。

同类推荐
  •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西周国学的内容为“一日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论语》中也记载着孔子教育学生要把孝放在首位的事。《开宗明义》云:“君子之视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亲,不但可以忠君,而且可以延伸到一切道德领域。孝,成了修身、事君、交友、为官、临战中一切道德的根本,是“至德要道”。几千年来,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熏陶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陶冶了千万个杰出人物。本书节选了部分典型的孝敬父母的故事,目的是教育广大青少年读者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强调从根本上、从思想情感上去施行孝道,继而提升中华传统美德。
  • 商道:决胜市场的战略主线

    商道:决胜市场的战略主线

    《商道:决胜市场的战略主线》精选了国内外多家著名企业的案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分析他们的经商之道,全书既有对商战观念的深入暴露,也有对知名企业各种商战策略的深度剖析和独到揭发,是一本了解现代商战活生生的教科书,是了解、从事现代商业的必读书。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智慧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智慧课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平凡猫、调皮蛋、光光头还有精神小猪,在学校里他们可都是贪玩又不听话的主儿,好不容易等到放暑假了,四个人凑在了一起,准备去一个茂密的山林里看看,因为他们听说那里经常发生一些神奇的事儿。最后,他们碰到了什么呢?哇!一位神奇的魔法师!更神奇的是魔法师给他们讲了很多神奇的故事,以及故事中藏着的那些事儿:心灵因思考而丰富、正直,让自己生活在阳光下、勤奋,扩展生命的维度、知识给你战胜恐惧的力量、奇妙的探险引出意外的收获、神奇的故事透露人生的智慧。
  • 9个步骤实现梦想

    9个步骤实现梦想

    本书告诫年轻人如何有目标、有计划地获得成功。书中提出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以及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要做什么和如何去做。
  • 爱的感动(心灵鸡汤系列书)

    爱的感动(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热门推荐
  • 倾殁

    倾殁

    她,一生淡漠,找到亲人后,却被生父所终结一生;她,出生高贵,测出废灵后,被抛弃荒院受人白眼,落水而亡。大雨倾盆,“他”带着她来到这异世,她代替她活在这异世,为她报那血海深仇,俯视苍穹简介无能
  • 驭天棋

    驭天棋

    人生如棋,如迷似幻窥得真解,方脱此局黑白乾坤,阴阳交替盘中落得三百六十子,可摘星辰,掌控寰宇。最后黑子定天元,重归混沌,鸿蒙初始……一个富家子弟,却是个赌棍,机缘踏入仙途,手抚棋盘,指定通天大道。夺资源,寻灵物,觅重宝,运筹帷幄。搅动三界,嘻哈玩闹,竟惹佳人笑,何处不逍遥?玉灵罗新作〔驭天棋〕与您有约,约吗?
  • 末世之主宰系统

    末世之主宰系统

    末世降临,环境突变,进化开始。进化成功觉醒血脉中隐藏的天赋,异能,武功,修真,魔法,斗气,这些从上古洪荒就隐藏在吾等血脉中的天赋,进化失败则成为没有智慧的丧尸。且看末世之中人类如何苦苦挣扎,临近高考的叶无道意外获得主宰系统,且看叶无道如何在末世以及各个世界努力的生存下去――毕竟,我只是为了活着,哪怕,抛弃心中仅存的善良。欢迎加入末世之主宰系统,群号码:398996101
  • 最强猎户

    最强猎户

    雪神山中一位非常平凡的猎户,因为一次小小的意外,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他被绑入历史这条长长的河流之中,以一个小人物的姿态,前进。
  • 海华南洋

    海华南洋

    现代小兵司马安意外重生到民国初年,凭着先知先觉,在二战前完成了资本积累,在二战最后一把晚餐盛宴中谋夺南洋,趁着二战于东南亚建立华人国家。经历了抗战,策划了太平洋海战,以及战后五十年的发展。本书前半部主要以战争为主,后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建国后五十年的发展
  • 惹火燃爱:老公,慢慢宠

    惹火燃爱:老公,慢慢宠

    灯红酒绿的万丈红尘中,堕落的不止是我一个。有人为我哭,有人为我笑,还有人花三千万只为让我陪上一醉。我总是不屑一顾。可是这个叫白夜萧的男人,却在我主动送上门的时候,用高高在上的眼神看着我。如果说眼泪可以洗刷一切,那为什么,却洗不掉我对你的一往情深?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水法圆明镜揽瓷香

    水法圆明镜揽瓷香

    2013最世文化扛鼎小生哲蛮新作,——水法圆明——系列第一季,镜揽瓷香,剥离红袖,起点风云再起,百万点击,名家推荐,云中书城震撼出版,一成不变的治愈系,借古鉴今的屈辱历史,架空与幻想并存的真实故事,文艺青年的最高荟萃,尽在这里。水法·圆明
  • 冥后之青冥

    冥后之青冥

    无尽仙古时代,有妖魔鬼怪六界,有无上天庭,更有掌管世人生死灵魂的冥渊!冥渊--一个被世人敬畏和恐惧的地方,人人死了都会去走上一遭的地方!从来没有任何妖魔鬼怪敢来捣乱,这都要归功于冥渊之主--冥!青萧为青华帝君之女,身份崇高,却依旧逃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迫嫁给冥王。……………………这不过是个局,一个不知下棋人的局!你或许自认为是掌局人,其实不过是个用处稍大些的棋子罢了!在众多局中,你我不过都只是个可怜人罢了!谁又能知道最后是谁赢谁输!一场连下棋人都不知道的棋局,这些棋子们是多么可悲!……………………到头来发现所有不过都只是一场空,谁又能料到…………
  • 爱你是我唯一的秘密

    爱你是我唯一的秘密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如同阳光般明亮的少年,每每想起不只是酸甜还是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