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的急转直下证明了梁漱溟对开战时间的估计是错误的。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从此,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结果虽然是梁漱溟始料不及,但他立即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放弃了先前从乡村建设入手逐步解决中国问题从而达到战争胜利的主张,着力于思考如何迅速动员民众积极投身抗战。
8月初,梁漱溟前往上海与蒋方震会唔,就抗战的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由于形势危急,他仅在上海停留3天就于11日返回山东。
8月13日,松沪会战爆发,日军已打到了上海。国民政府邀请各党派在野的知名人士组成国防参议会,作为战时最高咨询机关,梁漱溟也在内。梁漱溟接到电报时刚下火车,他顾不得休息,当时就乘原车取道兖州奔赴南京。14日清晨,他赶到南京并和张群、熊天翼等人会唔。8月17日晚,国防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在汪精卫府召开,出席者除梁外还有张伯苓、胡适、周恩来、李璜等人。这是梁和周恩来的第一次见面。参议会主席蒋介石并没有到会,会议由汪精卫主持。
梁漱溟根据自己对抗战形势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持久论的主张,但却没有得到与会者的理解和支持,反而遭到傅斯年的阻止。傅和其他人都认为上海炮火正紧,应当商量军事、外交等问题,而不应该谈什么教育、组织等一些文不对题的话。其实长远地看,梁的主张的确是深谋远虑的。
8月19日,也就是第二天,梁漱溟就奉蒋介石之命陪军事专家蒋百里到山东视察防务,两个月没有出席参议会。10月初,沈钧儒在参议会提出一项议案,主张利用留日学生回国者和其他失业知识分子组成乡村工作团下乡工作。原案被国防最高会议采纳并决定交由梁漱溟主要负责。梁漱溟认为如果要做,就必须做大些,必须建立全国总动员系统机构,改造现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造教育系统,唯有如此,才可能起到全民动员的效果。梁的意见使得许多参议员和有关的人大吃一惊,觉得这样做牵动太大,都没有勇气去承担此事。幸好这一意见得到了晏阳初、黄炎培、江问渔的支持。于是四人一同去见蒋介石,力陈自己的主张。蒋介石表示乐于接受,当时就指示他们拟定计划,并责成张群从中协助,四人不由十分欣喜。但当梁漱溟起草完成后,国民政府正忙于西迁武汉,蒋介石似乎也忘了当日的痛快承诺,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梁一个月的心血成了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