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9300000022

第22章 海外华人使用的汉语及其方言

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遍布海外,浪迹天涯。论及华人漂泊海外的历史,人们往往爱用“有炊烟处有华人”或“有井水处有华人”这类夸张的词语来形容华人在五洲四海生根落地、创基立业的情景。一些研究华人移民史的著述告诉我们,华人早在1000年前就登上了今天东南亚的一些岛国,这在当年阿拉伯旅行家的著作中已有所反映。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李长傅的《中国移民史》,在这方面就有过详尽的论述。当然,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大举移民海外的时间毕竟还是明清以后的事。海外华人到底有多少?近期在一个讨论海外汉语方言研究的研讨会上,张振兴教授援引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几家新闻媒体的统计数字,得出的结论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大概应是2500万左右。所引《人民日报》海外版1989年3月刊登的数字是2749万人,同年同月《人民政协报》刊出的海外华人数字也是2700万人,而较早几年,《参考消息》1986年12月转载香港《华人》月刊11月所刊《五洲华人分布简况》一文,列出海外各地华人总数则是2200多万。近20多年来,大量新移民离开华夏故土,包括出国留学生在内,使海外华人的数字迅速上升,据2008年新闻媒体的估计,光是美国,可能已有300多万的华人,这个数字比起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华人数目,要增加200万左右。一般认为,目前海外华人的数目,比起20世纪80年代来,大概会有500万左右的增长,这样一来,目前海外华人,粗略估计也该是3000万人左右了。

这3000万左右移居海外、说着汉语的华人,早期老一辈大都来自中国南方各省,主要是广东、福建和江苏、浙江等省,来自北方的为数很少。因此,我国南方的一些方言,如珠江三角洲、桂南及港、澳使用的粤方言,福建、广东沿海及台湾、海南两个宝岛使用的闽方言,闽西、粤东、赣南、台湾以至散居南方其他地区的客家人所使用的客家方言,江浙等省使用的吴方言,等等,自然也就随着早年移居海外的华人被带进了华人侨居的国家和地区了。尔后这些汉语方言在海外代代相传,落地生根,一直活跃在华人的嘴上,成为华人主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聚居海外的华人,往往就以不同语言(方言)作为不同社区组合的条件,同一个华人社区大都说着同一种从祖国带来的乡音——地方方言。据2008年新闻网的统计,约3000万海外华人所拥有的汉语方言及其分布情况大致是:世界五大洲都有汉语方言的社区,社区总数约在150个以上。其中人口超过100万人以上的大都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亚洲以外则只有美国拥有100万以上的华人以汉语方言作为日常交际工具。在海外华人使用的汉语方言中,大概以粤方言和各种闽方言的使用人数最多,各有1000万以上,而使用客家方言交际的也有好几百万。使用上述三大方言以外其他汉语方言的,一般都不会超过100万人。海外各种各样的华人宗亲社团,例如同乡会馆之类,一般都是以方言作为彼此沟通交往、建立乡谊的纽带。因而海外各种乡亲会馆,也就成为汉语方言的展示厅了。方言是根,海外华人的根就从方言中显示出来,正是这在海外华人中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乡音,把漂泊海外的炎黄子孙和故土的亲人紧密连在一起;也正是这饱含乡情的乡音,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浪迹天涯的海外华人,让他们心心相印,让他们打内心深处感受到乡亲间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

总体而言,海外华人社区中使用的“华语”(汉语),历来都以各种汉语方言为主。近百年来国内持续不断地推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语),似乎不大能够动摇海外华人长期以来使用家乡方言的习惯。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内地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如火如荼的“推普”高潮,似乎也还没能在海外华人中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几十年由于汉语的应用在世界各地日益受到重视,联合国又把汉语作为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致令许许多多的外国人热衷于学习汉语,也就是学习我国全社会通用的共同语——普通话。在这一席卷全球的“汉语热”此起彼伏的推动下,近期旨在教学汉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越办越多,以至时下遍布全球近九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已有280多所,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外国人日渐增多。一直说着汉语方言的千百万海外华人,面对所在国(地区)人民如此热情学习汉语普通话的现实,自然也就不能无动于衷,也就纷纷跟上时代,多少学点普通话了。东南亚一些华人较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许多原来只通行某一种或某几种汉语方言,如今在华人也学起普通话来的情况下,已悄然改变着原先只通行方言的状态,向着既通行某种方言,也通行普通话过渡,使华人社区的语言生活成为“普通话+方言”的双语应用格局了。加上海外华人都必须掌握所在国(地区)的法定语言,他们实际上也就逐步向着同时运用三种语言(方言),即“所在国(地区)法定语+汉语某方言+汉语普通话”的语言生活过渡了。新加坡堪称是典型的例子:这个华人占77%的岛国,原先华人各说各的方言,打从1979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开始在华人中大力推行华人的共同华语,也就是中国的普通话,年复一年,雷厉风行地坚持下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推广,如今绝大多数新加坡的华人,都习惯了在华人之间使用共同“华语”交流,而各种汉语方言,就只保留为在家庭里和老人、长辈们交谈的语言工具了。这样一来,上了年纪的新加坡华人,只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实际上大都同时掌握英语(工作语言)+华语(华人间使用的社会交际语)+汉语某方言(家庭及乡亲间使用的交际语),过着三语并用、各司其职的语言生活了。

尽管大多数海外华人社区实际上既通行方言又通行普通话,但在外国人的心目中,只有普通话才是汉语的代表,标准的普通话才是外国人要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中国语言。因此,在国际社会中,汉语方言是没有地位的,也是不受重视的。国外各级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基本上都是以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及其书面形式——现代白话文为依据的。新加坡是推行双语教育政策的国家,华人既要学英语,又要学华语。这个华语指的自然是“华族的共同语”,就口语而言,指的也就是我们的普通话,和那里华人拥有的形形色色的汉语方言是沾不上边的。在这一点上,汉语方言中最具强势的粤方言似乎有点特殊:据说在美国有的大学在把汉语作为外国语课程开设时,学生除了可以选修标准的汉语课外,还可以选修汉语中的粤语课,也就是说,粤方言同样被视为中国语言的一门课程,修读粤语课也能拿到学分。这反映出粤语是特别受到重视的汉语方言。反观近期内地的对外汉语教学,有的学校也应外国留学生的要求为他们开设粤语课,而香港大学的“语言中心”,更是常年不间断地设有粤语课程,这不也显示出粤语在汉语诸方言中特别引人瞩目的“强势”地位吗?

同类推荐
  •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从历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安全用电应从学生抓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学生,可以依靠学生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大师的国民理想

    大师的国民理想

    近百年来,数十位学术和思想大师围绕中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改良、乡村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艰苦追寻和不懈探索,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对国家、民族、个体命运发展和社会改革前景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是关于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创新激励篇,下篇为创新环境篇:上篇主要是反映“适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主要是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每篇可以自成体系,均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四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如果刚刚好

    如果刚刚好

    “刚刚好很难多了少了都等于一无所有”“生命那么长总会邂逅一个刚刚好。”本文向网配文发展blingblingbling~~新文求收藏求评论嘤嘤嘤~~QAQ
  • 刀开混沌

    刀开混沌

    狼,一个没有武力的杀手……御风,一个转世八次的修者……一次仇杀,一柄断刀,一场巧合,主角灵魂穿越到了异世一位因练功而亡的少年身上,并得到疑似与盘古大神有关的《开天诀》。不知不觉进入上古大人物布下的局中,男主当如何选择,甘心做一枚棋子?成为棋手继续这盘残局?还是打破棋局跳出局外?一切的一切尽在《刀开混沌》。
  • 佛说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佛说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流年之勿忘我

    流年之勿忘我

    勿忘我,勿忘我,在这个忙碌的世上,有多少人会与我擦肩而过,又有多少人冒冒失失地闯进了我的生活后又在某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被我渐渐遗忘,流年寂寞,我记住了谁,谁又勿忘我。生在此岸,死在彼岸,我在此岸,她在彼岸。我越不过生与死的鸿沟。
  • 我是摄影师

    我是摄影师

    人生最悲剧的,不是爱的人在面前,而她不知。而是有家不能回,有子不能认。我是一名流浪摄影师,只为拍那些晚上在路灯下、垃圾堆、杂乱墙角的流浪者的另类摄影师。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我能做的只能是用我的方式去让所有人,去关心那些人“如果乞讨者在你身边,请善待”因为他们都是可怜人……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银杏、白杨礼赞、秃的梧桐、两株树、爱竹、梧桐树、杨柳、那树、说树、仙人掌、榕树的美髯……郭沫若、矛盾、周作人、丰子恺、汪曾祺、巴金、瓦·沙拉莫夫、约翰·缪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大师为你呈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生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收录了萤、爱竹、天鹅、巨人树、冬之兽等精彩散文篇章。
  • 不要遇见你

    不要遇见你

    一个外表华丽,孤傲,居高临下的女孩,一次意外的分手,由始改变了。她是否能找回内心深处的自己,还是一意孤行?可谁都没想到,这是一个有意的安排,那在背后的真相,又从何说起?究竟是策划已久的阴谋,还是难言的深情?曾经的美好,如今的缠世绵延,在两者之间,她又该如何选择呢……作品名称读起来有些呦口,就简称《唯一》吧!
  • 半夜没锁门

    半夜没锁门

    一个呼声震天的夜里,几人蒙头闯进一个没锁门的房子~~~
  • 兄弟间

    兄弟间

    曾经有人问我兄弟的定义是什么?我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说,那是朋友的定义,兄弟的定义是:有福同享,有难我当
  • 狼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狼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