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9300000020

第20章 杂议香港的“社区词”——兼评《香港社区词词典》

香港是个语文应用多元化的现代化社会,日常使用的语言种类繁多,除了作为主流交际语“三语两文”中的粤语(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外,在市井中还常常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方音:有说潮州话的,有说闽南话的,有说客家话的,有说上海话的,有说海南话的……此外,香港这个国际性大都会还居住着数以万计的非华裔族群,他们也各自说着自己的母语:印度语、巴基斯坦语、孟加拉国语、阿拉伯语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人数最多、社会通行率最高的香港粤语(广东话)中,存在着许多令人瞩目的语言现象,跟其他地方的粤语(广东、广西)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词汇方面,由于香港社会历史背景特殊,而当今社会发展又特别急速,新词新语不断涌现,更使得香港粤语常有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其中尤为突出的要算所谓“社区词”的层出不穷了。

说起这“社区词”,人们难免会想到另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词汇概念“方言词”。通常人们把只在某种方言中通行的、有别于民族共同语的词语视为方言词。粤方言是通行地域较广、使用人口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一种“强势方言”,在它丰富的词汇中,就包含各式各样的方言词语。一些专门汇集粤方言特有词语的辞书,收词的数目少的两三千个,多的达到五六千个甚至七八千个。就以最具香港特色的《港式广州话词典》(张励妍、倪列怀编著,1997)来说,收录的粤方言词语多达7000多个,其中香港地区独有的粤语词就约有2000个。在统计数字面前,人们难免会问:这里面到底是些什么样的特殊词语?是不是每一个词都属货真价实的本方言特有词?面对这一现实,如何回答这类质疑就成了粤语研究者和粤语使用者常常议论的话题。“社区词”的概念正是近十多年来在方言词的议论中提出来的。

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一种紧扣现代社会脉搏、与现代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语言现象。它突破了长期形成的汉语词汇结构的格局,给汉语词汇的研究和应用注入了新的内容。认同“社区词”的学者,把“社区词”和方言词、古语词、外来词等同样作为语言词汇总构架中的组成部分。“社区词”的出现正是词汇紧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具体体现。没有不同“社区”的普遍存在,自然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反映不同社区生活的特殊词语产生。而这些植根于社区居民,反映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词语,显然跟一般植根于方言地区,反映地域性特征的方言词语是不能完全等同的。由此可见,不同地区的社会交际语,既会有方言词,也会有“社区词”。一方面“社区词”可以同方言词一起作为方言中的特有词语,“社区词”跟方言词交织在一块儿,往往难分彼此。举例来说,香港粤语中一些日常生活用语,如反映香港特区居民中特殊人群的“菲佣”、“印佣”等词,乃至流行一时的“太空人”和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船民”这样的词,称得上是“社区词”,但在外地人看来,它们又何尝不是香港特有的方言词?另一方面,“社区词”既然与方言词不能等同,自然也就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不一定只出现在某一种方言中,这样的“社区词”跟方言词不会搅在一起,倒可以说是比较地道的“社区词”了。例如,在新加坡有着来自中国内地各地的华人,他们说着各种汉语方言,代代相传。可是,新加坡政府长期以来在华人中推行等同于中国普通话的“华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新加坡华语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映新加坡社会的特有华语词汇,并不属于新加坡某一汉语方言的方言词,也是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华语中未见的,这类词语就该算是新加坡华语的“社区词”了。例如“组屋”(相当于香港的“公屋”)、“巴刹”(相当于香港的“街市”)、“德士”(相当于香港的“的士”)等,称之为新加坡华语的“社区词”,我看就比较合适了。

总的来说,大量方言词和“社区词”经常交织在一起,确实不容易在两者之间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来,往往同一个词既可视为方言词也可视为“社区词”,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切入来认识:从不同的地域性出发来看,某词可认为是方言词,但从不同的社会性出发来看,这同一个词又可能被认为是“社区词”。例如,汉语中有“小区”一词,香港粤语中有“屋村”一词,从不同地域方言的角度来看,“屋村”相当于内地城市中居民居住的“小区”,可说是香港的粤语方言词;但是,从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香港粤语中出现“屋村”一词的原因,这也应该可以算是“社区词”了。可以说,典型的方言词反映语词的地域性特征,典型的“社区词”反映语词的社会性特征。在词汇比较丰富的方言中,往往并存着一些典型的方言词和一些典型的“社区词”,共同组成独特的方言词汇体系。因此,对一种方言的词汇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有必要同时关注该方言词汇中的方言词和“社区词”,只有两者兼顾,才能把该方言的词汇特征较全面地展示出来。就香港这个语言情况复杂的粤方言地区来说,在审视其与众不同的语言现象时,引入“社区词”这样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概念,我看是有必要的。

据我所知,最先提出“社区词”概念并加以理论阐述的是香港学者田小琳教授。早在十多年前,她就从香港的语言实际出发,认真考察、剖析社会上形形色色与众不同的词语,发现其中源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不同和语言使用者社会背景、心理感受的差异而形成的一些流通于一定社区人群中的语词,有别于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能接触到的方言词,她感到这部分词语不宜于笼统归入到方言词中来,有必要另立一类。经过反复思考琢磨,她在1993年就正式提出“社区词”这一崭新的概念,并且着手广泛收集、整理她心目中的香港社区词,开始对香港社区词作深入的研究,此后接连写了多篇关于“社区词”的论文,阐述她的观点和理据,颇受语言学界的瞩目。在此基础上,她潜心编纂《香港社区词词典》,经过多年努力,如今这部反映香港社区词面貌、收词约2000条的词典终在国庆六十周年前夕由商务印书馆(北京)出版问世,和读者见面了。如前所述,我对“社区词”的概念深为赞赏,但始终还是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对于在粤方言词汇中哪些可以归入社区词、哪些仍然只能算是方言词,心中也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如今有了这本词典,总算有了一个依据,在举棋不定的时候,翻一翻田教授这本词典,把握性就大多了。应该感谢田教授,她为香港粤语词汇的研究和应用做了一件有突破性意义的好事。

在这本词典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社区词”,这些“社区词”都是生活在香港这个“大社区”中的民众十分熟悉的,但对于同属粤方言区的珠江三角洲民众来说,却不免感到生疏,这正好说明“社区词”不等同于方言词。例如:看更(大厦或公共场所的护卫员)、街市(政府兴建、管理、出租的有固定摊位供小商贩摆卖的市场)、唐楼(没有电梯的旧式楼房,一般不超过六七层,多建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居屋(政府根据“居者有其屋计划”兴建后出售给符合一定条件居民的住宅)、强积金(政府为了让雇员老有所养而强制性要求雇主和雇员按雇员工资比例缴纳的资金,类似内地的“公积金”)、车长(对香港地区巴士司机的称呼)、长俸(公务员享有的退休金,退休时一次性发给的一笔款项。领取长俸后还可逐月获取按原工资一定比例发给的工资福利)、太平绅士(香港政府给那些对社会贡献良多的人的奖励性头衔。实际上就是“香港政府治安委员会委员”的称呼)、特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还有一些香港特区特有事物的叫名,如惩教署、百万行、草根阶层、勾地、生果金、综援、徙置区、沙展、社工、楼花……这许许多多的“社区词”,离开了香港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也就听不到了。这些“社区词”是词典的编者花了大量的心血,根据二十年来香港中文报刊上的语料遴选出来,再通过计算机网络核查了所录词语在60多种报刊上出现的频率后才最后确定下来的。这种孜孜求索的精神,实在值得赞赏。

“社区词”毕竟是词汇学、方言学中的新事物,相关的问题还需继续研究探讨,有时难免也令词典的编者举棋难定,甚或偶有差错,出现纰漏,也是可以理解的。例如,词典中收进一些通用于整个粤语区的一般方言词,如拍拖、老公、巴士、的士之类,有没有必要?又如一些在汉语中经常用到已不属于某个方言中特有的词语,也作为香港“社区词”被收进来了,如纳税人、私有化、速递公司、欠薪等,我看这也值得斟酌。总的来说,瑕不掩瑜,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辞书,我相信一定会受到香港读者的欢迎。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选拔标准、教学大纲编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评估体系等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下调查访问后的研究后果,对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力需要的新趋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
  •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本书介绍了如何成为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收录了《让孩子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让学生坐第一排吧》、《给孩子自信的力量》、《给孩子一个积极的认同》、《什么对于孩子最重要》、《想砍哪棵树》、《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坐着比站着更辛苦》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十万末日

    十万末日

    末世三年,行尸走肉。人类与丧尸僵持,道德与生存抉择。打怪是日常所需,抢夺是人类本能。有人打着打着怪就被怪打死了,有人见怪就躲还活到最后。有人面对未来无比惶恐,有人意志坚定坦然踏入黑幕。有少年一路成长,有英雄不断陨落。是谁无意中踏入强者之途,是谁谋划终生却始终无果。搞笑不是初衷,阴谋不是主流,打怪纯属娱乐,热血实属雷同。
  • 影后影后!

    影后影后!

    再一次苏醒,自己已不是原来的那个自己。在不同时空,有着上一世的经历,她将会有些什么样的经历?
  • 故人远之十三月

    故人远之十三月

    天界花司幻颜主管世间兰花,人间清溪灵山有一兰花生于闰年闰月十三月,故名曰十三月,十三月花粉异香,惑人心智,幻颜需在十三月开放之际收其花粉,以免危及无辜。药曰,狐王之子,命定的狐族之王,因其母一副画寻兰花至清溪,遇幻颜,与其情投意合,却遭狐王与天帝反对,大战之后幻颜仙体被毁,仙灵亦被迫分离……上至碧落下黄泉,君若不弃,汝定不离!
  • 听见不一样的声音

    听见不一样的声音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吗?每个人的灵魂都在沉睡,当觉醒之后,他就会拥有不一样的力量。十八岁生日的那个晚上,华明光第一次听见了不一样的声音,那是鬼魂发出的声音。那时候起,他就拥有了和鬼魂沟通的能力。在经过了最初的彷徨之后,他选择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魂魄。然后,青梅竹马长大的女伴意外死亡,让他开始走上了复仇的路。复仇之后逃跑的他抱着女伴的鬼魂跳下了山崖。酆都的钟馗正好在此时捉拿滞留凡间的鬼魂,连着他一起带进了可以修仙的世界。......
  • 星戒之辉

    星戒之辉

    欲望会让我们迷失方向,但它或许是我们前进步伐的力量之源。只要不被他吞噬,它或许会带我们冲出人生的迷茫。。。。。。。。
  • 修真传承系统

    修真传承系统

    张广清得罪了富二代却意外的激活了修真传承系统
  • 重生追美录

    重生追美录

    前世的遗憾怎能重蹈覆辙,看陆羽重生追美,振兴华夏!
  • 巅峰游戏之创世传承

    巅峰游戏之创世传承

    时间光明皆被黑暗所笼罩。我身在黑暗,心向光明。我被锁在无尽黑暗之中,等待着救赎。我们被封在这个位面数十万年,等待拯救自己的机会万年,只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这是一场深入巅峰的游戏
  • 捡个神女当媳妇

    捡个神女当媳妇

    渣男要穿情侣装,女神嫌弃丑毙了,死活不穿。渣男一脸怨妇样:“明明你昨天还和他们穿一样的。”女神怒骂:“你妹的,那是校服!”据说渣男很讨人欢心,事实证明,本神女还是挺喜欢他滴。
  • 三公主之甜蜜生活

    三公主之甜蜜生活

    小时候的玩笑既是长大后的誓言。一次捉弄、一个拥抱、一条手链都是他们恋爱的开始。一次分别,八年后才相遇。等相认时,她们和他们已不是原来的她们(他们),一切都在改变,但不变得,是她们和他们的心。看她们和他们如何面对关于对方的情,也看她们或他们是如何面对他们或她们的情敌的。公主pk王子,恋爱风暴的开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