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说话除了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外,很多情况下,常常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这就是一些语言哲学家讲的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从对语言工具的使用角度看,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绝大部分言语行为都是直接言语行为,而在表达说话人的用意方面,更多的则是间接言语行为。
客:请把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说得详细一点。
主: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说出一句话要准确、正常地表达他所要说出的东西。话语都是按照这种语言的字面意义进行的,没有任何隐含的超越字面意义的东西出现,这就叫做直接言语行为。但是,在特殊环境中,对某个对象或人群说话,要注意礼貌和谐,往往把话说得婉转一点,文雅一点,不把自己的意图直接表白出来,而是“绕着弯子”说,让听话人去领悟,这就叫做间接言语行为。简言之,间接言语行为是不能从话语字面意义去理解说话人的用意的。我们在面馆里常常听到同桌的陌生人有如下话语:
①a。你那是醋瓶吗?
b。把醋瓶给我!
c。你那瓶子里还有醋吗?
d。请把醋瓶放过来一点。
e。不能一人独占(望着醋瓶说)。
例①中五个语句的主旨(目的)是表示说话人希望分用食醋,其中包括疑问、命令、陈述等句类,属于同义表达。说话人选用哪句话说出来,这里大有讲究。如果选用a、c、d中任何一句说出来,即用询问、请求语旨表达希望的行为,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我们很多修辞手法都属于间接言语行为。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人们交际就很讲究文明礼貌,常用间接言语行为表达自己的用意。我们举一个两千多年前《论语》里的间接言语行为用例来看:
②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述而》)
要理解例②这段话的用意,先简要介绍一下卫君和伯夷、叔齐的历史身份。卫灵公无道,生前逐走他的儿子剻瞶,使之流亡晋国。他死后,卫国立剻瞶的儿子辄为出公。晋国要拥戴剻瞶回国当卫国国君,新立的卫君出公辄拒绝其父回国正位。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临终时有遗命立叔齐为国君。孤竹君死后,叔齐要让位于其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遂不受位而逃离,叔齐亦不即位而随之逃离。交代了人物历史背景后,现在来说这段话语的用意。冉有、子贡都是孔子的弟子,冉有擅长政事,子贡精于言语。当时孔子正在卫国,冉有以为他要辅佐卫君辄因而向子贡询问,于是子贡便去问孔子。子贡的言语无一字涉及孔子辅佐卫君的事,而问的是伯夷、叔齐让位的事。他从答话中得到对伯夷、叔齐“仁”的评价,从而推知卫君辄拒绝其父回国即位是不仁的行为,因而得出孔子不会辅佐卫君。子贡用的是间接言语行为,他绕着弯子借用伯夷、叔齐让位的故事问老师孔子,得到孔子“仁人也!”的评价,运用类比推理就很自然地推知老师不会辅佐拒绝其父回国即位的不仁德的卫君了。子贡不愧是孔门“言语科”的高材生。
根据上例分析,我们说的“听懂话”,其实是一种语用推理,即以说话人的语形和语境为条件,按照逻辑形式推导,最终得出超越说话人语形字面意义的语用含义,或者说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