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漫谈佚名的《敬礼,以生命的名义》
在汶川大地震中,在北川县,有一名被营救的三岁男孩郎铮,在担架上举手向解放军叔叔敬礼,迟迟不肯放下。此报道发表后,诗人们、“草根诗人”们纷纷写诗赞美这位孩子的敬礼。这方面的佳作不少,这里,我想简要地评论佚名的诗《敬礼,以生命的名义》。
这首诗篇幅不长,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之一,便是个性鲜明。个性是一首诗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重要因素。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对艺术家个性优势、个性的重要性有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他(指艺术家)不比任何其他人更富于个性,不是个性占优势的话,那末,他的作品便会是平淡乏味和苍白无力的。”佚名的《敬礼,以生命的名义》在同题诗作中能脱颖而出,先被《人民日报》采用,后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汶川地震诗歌合集《有爱相伴——致2008·汶川》,主要原因之一便在于此诗作者具有“比任何其他人更富于个性”的“个性优势”。有意思的是,著名诗人谭仲池的汶川地震诗歌中也有一首题为《敬礼,以生命的名义》的诗,也是写小郎铮敬礼事,其汶川地震诗歌个人专集也取名《敬礼以生命的名义》。或许谭仲池是受佚名诗的启迪而创作了同题之作,或许谭仲池便是此佚名诗的原作者,或许是谭仲池与佚名不谋而合地创作同题之作。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此诗的作者比其他同题之作的作者“更富于个性”,更有“个性优势”。这种个性优势在诗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构思上富有个性。全诗共三节。第一节,以敬礼的小郎铮的口吻写,写他的感谢,他的敬礼。他感谢叔叔“在疲累中没有放弃”,感觉“活着真好/看见蓝天真好”,他向叔叔敬礼,是因为叔叔“第一次教会了我/希望可以创造奇迹”。第二节以营救小郎铮的叔叔的口吻写,写他对小郎铮的感谢,他的敬礼。叔叔感谢小郎铮“在瓦砾下没有放弃”,感慨“找到你真好/看见你的笑容真好”,叔叔向小郎铮说“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是你/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可以延续”。这里,小郎铮与叔叔都没有放弃,因而,“希望可以创造奇迹”,“生命的奇迹可以延续”。第三节,以小郎铮与叔叔共同的口吻写,写他们感谢灾区里所有坚持的人们,并“请接受我们的敬礼/以生命的名义”。如此先分写小郎铮与叔叔,再合写小郎铮与叔叔,构思巧妙。
二是对敬礼含义的感悟与诠释富有个性。小郎铮对叔叔敬礼含义的感悟与诠释为“是你/第一次教会了我/希望可以创造奇迹”,叔叔对小郎铮敬礼含义的感悟与诠释为“是你/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可以延续”,而小郎铮与叔叔对“灾区里所有坚持的人们”敬礼含义的感悟与诠释则是“请接受我们的敬礼/以生命的名义”,如此感悟与诠释富有个性,与众不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是似淡实美。此诗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运用多得令人眩目的意象,而是运用口语在不经意间将敬礼的含义“以生命的名义”诠释得深刻感人,达到了“似淡而实美”的境界。
附原诗:
敬礼,以生命的名义
佚名
叔叔
谢谢你
谢谢你在疲累中没有放弃
活着真好
看见蓝天真好
请接受我的敬礼
是你
第一次教会了我
希望可以创造奇迹
孩子
谢谢你
谢谢你在瓦砾下没有放弃
找到你真好
看见你的笑容真好
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是你
让我们看到了
生命的奇迹可以延续
灾区里所有坚持的人们啊
谢谢你
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以生命的名义
right——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5月17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