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一大早,有位女士敲我住的酒店房间门,我打开门,她一见面就痛哭流涕:“上师,我的儿子死了,我特别难过,实在是太伤心了,所以来找您。”我看她伤心成那样,就和她聊天,安慰她。我让她不要难过了,人死不能复生,想开点,别因为孩子去了,再把你自己身体伤了。她打断我的话:“上师,我那死的儿子不是人。”我说:“不是人,是什么?”她说:“我儿子是一条可爱的小狗啊!”我一听有点生气了,对她说:“你一大早跑到我这儿来,原来是为了一条狗啊?弄得大家都休息不好!”
她听我这样说,非常不高兴:“师父您怎么能这么说话呢?你们宗教人士不是宣传众生平等吗?小狗也是一条生命啊!您怎么用不一样的态度对待我的儿子呢?”看她情绪这么激烈,我马上向她道歉:“对不起,你说得没错,确实应该众生平等。我的态度不好,是我修行还不够好,请见谅啊!”
这个狗儿子的故事听起来很滑稽,却是现代社会人们缺乏安全感的真实写照。在这个时代,由于社会变化太快,很多人内心非常恐慌,严重缺乏安全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冷漠,在有的人眼里宠物比人安全得多。这个现象值得人们深思。
上述的是狗儿子的故事,说一顿就可以了;还有个真儿子的故事,就复杂多了。
曾有个弟子哭着打电话给我说,辛辛苦苦把儿子养育大,一直自认为母子俩的感情特别好,现在出了大问题。原来十七岁的儿子迷上了电脑游戏,没日没夜的,她就劝儿子少玩、别玩,两人常常争吵这个事。妈妈认为儿子对她是很有感情的,心里觉得很有把握,就把孩子叫过来,很严肃地说:“儿子,你今天必须做出选择:一、要是爱妈妈,以后就别玩电脑游戏了;二、要是不听话还玩游戏,妈妈就再也不管你了。你二选一吧!”谁料儿子竟毫不犹豫说:“我选择玩电脑。以前我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我现在有能力可以养活自己了,我离不开电脑,但我离得开你!”她就气得呆住了。后来她再干涉儿子玩电脑,儿子真的说:“我已经选了电脑了。你不用再管我了。你可以赶我走,我也一样可以好好生活,我可以不用你了!”这个妈妈在电话那边悲痛欲绝,我安慰说:“不用哭了,现在的小孩基本都是这样,这已经是个社会问题,而不是你一个家庭的个别问题了。”问题在于,越是垃圾的东西就越是容易被迷惑、上瘾,很难去改变。但如果从小就生长在一个有信仰的家庭里会发生这样的事吗?绝对不会。因为一直在感恩的氛围中长大,不可能会对自己的母亲说出这样的话。
这就是现在小孩子的状态。人生的阶段差不多每六年一个大的变化,十二岁到十八岁属于叛逆期,说多了也没有用。他们这一阶段人格是分裂的,头脑和身体是不配合的,明知道对的,却不去做,明知道不对的,偏去做。那怎么对付呢?平常要少说,说多了他会反感,讲的时候要很严厉,即便当下没什么效果,也能印刻在他的头脑中。但不能放弃对他的关心。本来他叛逆,他表现得不屑一顾,其实他想要的,是用你最讨厌的方式吸引你注意他;如果发现你彻底不管他了,他会走向极端。所以,适当地还要让他知道你在关心他。要这样来慢慢地引导孩子,让他回到正途。像一棵树,要慢慢拉伸,不能直接掰,会折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