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腾
如果不考虑先天的智力因素,那么一个人在追求真知、探求真理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就几乎完全取决于他拥有怎样的学习习惯与态度,也就是学风。优秀的学风不仅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是必要的,对于一个人的为人也是有益的。
“严谨勤奋、积极创新”是我长久以来一直提醒自己追求与保持的优良学风。要在学术的道路上走的顺畅,首先便要多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这就要求我们抱着严谨的态度,勤奋刻苦的钻研。这样听得多了,思考得多了,对治学的方法和精神就有了深刻的体会。然后便需要我们积极地去探索与创新,走前人未走过的道路,解决新的问题。
严谨勤奋
大一伊始,刚来到中财,来到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学习数理经济,课程的设置总让我感觉有些繁重与枯燥。同时要学习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两门数学课程,还要接触经济学和投资学的基本知识,并且都是英文教材,有些让我望而却步。但高中时养成的严谨勤奋的态度让我习惯性地迎难而上,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
我尤其喜欢严密的逻辑推演,学习数学课程便抱着课本一点一点思索作者的思路和引理、定理逐步展开。但英文的课本读着慢,有时一页要读十几分钟,有时难免厌烦,然而每当读通读懂的时候,便颇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感觉。而初学经济学与投资学,就像被人锁在了一个小黑屋里,只是四处乱摸,这时只能咬着牙把课本读了又读,心里想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着学着也终于开始有些门路。整个大一的周末与假期,绝大多数时间我都是在自习室里度过的,这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大一暑假,学院安排我们留在学校继续补课三个星期。七月份,正是北京酷热的时候,每天晚上在宿舍里吹着电扇都难以入睡,白天又是几百人在教室里上课,真是奋笔疾书,挥汗如雨;在课程安排上,是一周上六天,一天上六节的高强度设置,很快便有同学吃不消了。而我自己,只能不断以所学课程的重要性来暗示和鼓励自己,除去上课时间中午和晚上便留在学校里自习,回到宿舍里洗漱完毕便继续学习,这样下来我终于跟上了课程的脚步,没有掉队。即使这样,有时还是显得吃力,数学分析这门课,概念众多,每个定理都要思索很长时间才能搞懂,于是我买了本中文教材,与英文教材对照着来学习理解,画概念图,立逻辑树,到最后真是有点无所不用其极的味道了。补课结束,放假回到家后,我依旧找出一些时间来巩固补课时没有学透彻的地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整个大一学年,我的经济学课程全部拿到了A以上的成绩,数学课程全部拿到了A 的成绩,学分绩点为4.00,为专业第一名,虽然累些苦些,但我觉得值得。
除了对于课内课程的认真学习外,我还认真阅读经典的经济学文献和书籍,多听一些校内的讲座,广泛培养自己的经济学感觉。这使我对实验经济学这一新兴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得知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唐方方老师正在开设一个实验经济学研讨班后,我便赶去试听,并在此后坚持每周赶过去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无论是从学院老师的身上,北大一些教授的身上,还是从学院请来的诸如Maskin、Barro等大师的身上,我都能体会到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经济学家特有的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北大的唐方方老师,他不止一次地在课堂上告诫我们一定要保持清晰的思维、理性的头脑,不要被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尤其当我们的经济政策会影响到无数百姓的生计之时,更是揉不得半点沙子。他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我仍记忆犹新。由此我强烈地感觉到经济学是一门关系国计民生,学好了真正能够经世济民的大学问,作为一个年轻学生,一个有强烈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今天应当勤勉治学,将来为经济学在祖国的发展与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
积极创新
做学问应当严谨勤奋,打好根基,但却也不能丢掉主动思考的习惯,毕竟唯有创新才是学术进步的源泉。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便注意培养自己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能力。遇到课本上讲的公式,便自己拿来尝试推导;遇到课本上没有详细阐明的道理,便自己寻找理论依据。我还注意参加学术实践活动,具体锻炼自己的学术应用能力。2009年寒假,我放弃了休息的时间,留在学校里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尽管没有太多的经验,我仍把此次比赛看做很好地锻炼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契机。由于我们小队在赛前积累了许多相关的建模知识,在比赛的四天时间内,我们成功构建了一个模拟菲律宾某海域的动态生态系统模型,并最终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我又申请了国家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与小队成员提出了一个估算交通限行对北京市民经济福利影响的模型。我还参加了挑战杯论文大赛,对估算垄断行业效率损失的一个计量模型提出了简单的改进。
从这些具体的学术实践中我更加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继续踏实地学习新的知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想每一次创新的小小尝试,都是一次经验的宝贵积累。
无论如何,我仍将继续坚持下去,严谨勤奋,积极创新,力争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一份力。
作者系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07级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