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文化来自于古希腊罗马,兴盛于文艺复兴。而玻璃文化的发展也是基本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在经过了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玻璃的制造、生产都逐步确定下来,从而为现代玻璃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成熟的玻璃制造工艺也成为了西方向东方输出的主要新型技术。
一、威尼斯玻璃在度过了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后,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人文思想的巨大变革。也许是出于偶然,伴随着人文主义的出现,新的玻璃文化也在威尼斯的商业氛围中重新被确立。欧洲玻璃最辉煌的时期――玻璃器收藏品大多出自这个时期,精美绝伦的镀金珐琅玻璃、威尼斯的水晶玻璃都是这个时期的杰作。当时的玻璃生产技术大多也都一直沿用至今。
12 世纪,随着贸易的发展,威尼斯成为世界玻璃制造业的中心,当时的政府为了垄断玻璃制造技术,把玻璃艺人集中在与威尼斯隔海相望的穆拉诺岛上,这虽然保持了玻璃生产技术的秘密,但也限制了玻璃制品的发展。威尼斯玻璃生产的鼎盛时期是15世纪到16世纪,产品几乎独占欧洲市场。16 世纪以后,开始有玻璃工匠逃离海岛,分散到欧洲各地,玻璃制造技术也逐渐传播开来。17 世纪法国凡尔赛宫的玻璃大厅,采用的就是威尼斯的玻璃技术。整座大厅内部全部使用玻璃进行装饰。
16 世纪的威尼斯,玻璃生产技术不仅出现了细微奢华的风格,而且也开始采用金刚钻在玻璃器皿表面雕花的技术。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大概可以用于形容这个时期的技术特点。
有意思的是,16~17 世纪正是东方琉璃逐渐被人们所忽视,陶瓷大批量生产的阶段。随着东西方之间贸易的开展,大量的中国瓷器流入了西方,成为昂贵的奢侈品。西方人对于来自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的秘密迟迟无法破解,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威尼斯曾经出现过大量的仿瓷玻璃器和仿玛瑙玻璃器等。
二、玻璃在波西米亚、德国和其他地区的技术发展当时欧洲的玻璃工艺还有另一个中心,那就是波西米亚和德国。13~15 世纪的哥特时代,当地就能生产一种墨绿色的玻璃器,这种器皿用来自森林的草木灰作为辅料,也被称为“森林玻璃”。典型作品是一种周身有小凸球的酒杯,下面有高高的圈底,上端有外展的边缘。到16世纪,上端边缘向上伸展,形成小碗,这种式样延续至今,被称为“莱茵玻璃酒杯”。除此之外,这一地区的酸处理磨砂技术和雕花技术当时都处于领先地位。
德国和波西米亚(今天的捷克)的玻璃制作技术一直传承了下来,今天赫赫有名的捷克雕花玻璃工艺品即起源于当时的技术。
除了以上几个地方的玻璃制造厂家,欧洲的其他地区玻璃制造也发展迅猛。英国人在水晶玻璃餐具的制造上,发明了两项推动玻璃生产的重要的技术:一是铅玻璃的批量生产,将铅玻璃的制造推向普及。
二是熔化技术的革新,燃料由木材变为煤炭,又使用了闭口坩埚。此外,瑞士人狄南还发明用搅拌法制造光学玻璃,为熔制高均匀度的玻璃开创了新途径。
自17世纪始,欧洲的玻璃工业发展迅速。法国的玻璃制品迅速崛起,法国人开始用铸造法生产大面积的玻璃镜和平板玻璃,并在19世纪时再度复兴了威尼斯风格。
文艺复兴后,玻璃的生产技术逐渐完善、定型和产业化。现代的玻璃制造技术也在这段时间内确立。后来的产业革命使玻璃进入了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时代,玻璃渐渐地演变为一种生产原料,而它曾经作为艺术媒介的历史不再为人重视,这使玻璃制品的地位一落千丈。直到19世纪后期,玻璃艺术家们将玻璃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作才使玻璃艺术品的价值有所改观。
中国文化中关于琉璃有着许多传说和故事,其中不乏动人和优美者。关于琉璃的传说大多也都确有其事,各种交织着历史和文化的谜团更加耐人寻味。
随侯珠之谜人们常说的“春秋二宝”,乃指“随侯珠”及“和氏璧”。《辞海》中“随和”一词的解释是:“随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宝也,故随和并称。”“和氏璧”因“完璧归赵”这个典故而家喻户晓,“随侯珠”虽然也有“随珠弹雀”的典故,却鲜为人知。关于“随侯珠”还有一个“灵蛇献珠”的神话传说。
据《随州志》记载:“春秋随侯是汉东国姬姓诸侯,随侯出游,见一大蛇伤断,顿生怜悯之心,令人以药敷而涂之。蛇愈于夜中衔大珠以报随侯救命之恩。”《旧随州志》上还记有“蛇衔珠吐于堂外曰:‘我龙王子也,感君活命,故来报德’”。
据《搜神记》记载:“随县 水侧,有断蛇丘。随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又曰‘明月珠’。”
现在,湖北省随州市城区内,还有“断蛇丘”“夜光池”等地名。
那么,按说“随侯珠”应是一颗熠熠生辉,照夜如昼的夜明珠了。古代有不少关于夜明珠的传说,诗人们还写进了诗篇,如宋之问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李商隐诗“九枝灯檠夜珠圆”等。更重要的是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有“虢国夫人有夜明枕,设于堂中,光照一室,不假灯烛”一事。“夜明枕”与“随侯珠”有同工之妙,只是灵蛇献珠的神话,给“随侯珠”抹上了一笔神秘的色彩。
近年在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战国时代的琉璃珠实物,揭开了随侯珠的真面目。“随侯”即随州的曾侯。曾侯乙墓所出土的琉璃珠,在表面布满圆圈纹,一般称作“蜻蜓眼”式琉璃珠。这种琉璃珠在战国时期生产较少,可谓是稀世难遇。而光照四壁的夜明效果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故事。
琉璃璧目前,中国现存的古代琉璃璧只有200来件,与现存世成千上万的玉璧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琉璃璧在古代流行的时间不长,与有5 000多年历史的玉璧来比,它是短暂的。但物以稀为贵,正因为如此,它更加受到人们的珍重。
1.琉璃璧的诞生琉璃璧的出现比玉璧、石璧要晚得多,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琉璃璧是战国中期的。为什么琉璃璧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战国时期出现呢?这是因为中国的琉璃制造起步晚,到西周时期才能生产出原始琉璃,并且只能制造一些简单的琉璃珠。春秋战国之交,中国琉璃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制造琉璃璧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璧在战国时已变得非常重要,用天然玉制造玉璧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人们转而追求人造玉,这样,一种有玉的外观的仿玉琉璃璧就应运而生了。
考古学家用现代的检测技术,对古代的琉璃璧进行了科学检测,发现中国古代的琉璃与西方古代琉璃的化学成分大不相同。西方玻璃主要的化学成分为:SiO2占57%~72%,Na2O占9%~12%,而中国古代琉璃璧的化学成分:SiO2占37%~70%,PbO占38%~44%,BaO占9%~14%。可以看出,西方琉璃为钠琉璃,而中国古代的琉璃璧为铅钡琉璃。为什么西方琉璃的化学成分中没有铅钡,而中国古代琉璃璧却含有大量的钡和铅呢?美国康宁玻璃公司一批研究古玻璃的专家,R。H。Brill,S。S。C。Tong,D。Donrenwend在一篇题为《一批早期中国琉璃的化学分析》的论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琉璃璧中的“钡(BaO)可能是作为一种配合料组分故意引入的”,因为“钡(BaO)在琉璃中能产生一定浑浊度,因此钡也可能是中国琉璃制造者为获得像玉一样的琉璃而引入的”。美国研究古玻璃的专家的化学分析,找出了中国琉璃璧制造的奥秘:由于钡在琉璃中能产生一定的浑浊度,使琉璃不透明或半透明,看起来像玉。现存的琉璃璧,全部都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外表酷似玉璧,如绿色琉璃璧好像碧玉,乳白色琉璃璧好似羊脂玉。这些琉璃璧,在考古发掘中,如果不仔细辨认,很容易会误以为是玉璧。
2.琉璃璧流行的年代和地域考古发现最早的琉璃璧是战国中期的。早期琉璃璧又薄又小,只有一面光亮和有纹饰,另一面粗涩无光,且没有纹饰,这大概是初制时琉璃原料太贵和技术不够成熟的原因。战国晚期是琉璃流行的高峰期,西汉时期开始衰落,至东汉终于绝迹。直至后世还有少量的复古作品。因此说琉璃璧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并不为过。
琉璃璧还是特定地域的产品,考古出土的琉璃璧,经初步统计,大概有180多件,其中湖南出土最多,有150多件,广东18件,江苏、安徽、广西各2件,福建、陕西、山东各1件。琉璃璧95%出于楚地,看来,琉璃璧是楚国的特产。《战国策·楚策》记载:“楚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这里记载的夜光璧,指的是琉璃璧,因为琉璃璧比玉有更加明亮的光辉。《汉书·西域传》注:“琉璃色泽光润,逾于众玉”,所以常常给琉璃璧冠以“夜光”之名,即当时所谓“夜光之琉璃”。如汉代杨子云《羽猎赋》“方椎夜光之琉璃”,所谓“夜光之琉璃”,一般是指琉璃璧。唐人王翰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里所说的夜光杯,也指的是一种高级的琉璃杯子。《汉书·邹阳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班固《西都赋》说汉皇宫昭阳殿“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马”,“悬黎”是说宫殿中悬挂着琉璃(黎)璧,所以说“夜光在马”。
琉璃璧在湖南高级的贵族墓中很少出土,多数出于中产阶级的墓中,说明琉璃璧在产地并不特别珍贵,但在域外,远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因为稀缺而变得非常贵重,这就是鲁迅在名著《藤野先生》一文中说的:“大概是以物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菜’;福建野生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当时产琉璃璧的楚国,非常害怕强大的秦国,于是将楚国的特产,秦国没有的高级琉璃璧──夜光璧,献给秦王,以结友好。但是,琉璃璧虽然在秦国比玉还要珍贵,却没有能打动秦王的心,楚国终于还是被秦国所灭亡。
3.琉璃璧的种类古代琉璃璧大致可分为两类:谷纹璧和蒲纹璧,其中谷纹璧占绝大多数。
谷纹璧有多种形制,如有单面谷纹璧、双面谷纹璧、乳丁状谷纹璧、芽谷谷纹璧,璧面的谷粒有的粗大稀疏,有的细小密集,有的边沿有弦纹一周。
琉璃内壶画的历史琉璃又被称作料器,是中国明清两代普遍使用的工艺品制作材料。据明代崇祯年间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琉璃石产于西域,因其五彩晶莹,为中原人喜爱而仿造。”在明代万历年间,山东博山的料器制作就已经十分繁荣兴盛,并流传到北京。
北京的料器生产始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但民间艺人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却十分令人玩味。明朝宣德年间,一个姓李的书生从广东进京赶考,结果三试未中,所带盘缠几近用尽,生活十分窘迫。一天,他灵机一动,将手腕上的一副玻璃镯子放到炉火中烧软,再拉制成首饰一类的小件物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结果所烧制的玻璃饰件,顷刻便被抢购一空。于是,料器的生产便从此开始,书生李氏便成为北京料器工艺的发明人。传说毕竟是传说,有据可考的北京料器大量生产应始于明代,历来为明清宫廷所垄断。
清康熙三十五年,北京出现大规模的“琉璃厂”,生产皇宫享用的料器,颇受皇室人员欣赏。明代以山东博山所制的料器最佳,透明度高,光泽晶莹。《青州府志》中介绍:“琉璃器,出颜神镇(今山东博山),以土产马牙,紫石为主,法用黄丹、白铅、铜绿,焦剪成珠、穿灯屏、棋局、帐钩、枕顶类,光莹可爱。”早期中国料器多为彩球和碗、瓶、尊、盏等生活用品,精美独特。清末后期,山东博山料器艺人和北京内画鼻烟壶画匠开始在料器鼻烟壶内画图案,赢得人们的喜爱。清末民初,料器鼻烟壶风行一时,并流入海外,不少欧美艺术品收藏家都集藏中国料器鼻烟壶。
内画工艺于清光绪十六年传入博山,其时,有画师毕荣九尤擅此艺,并广传弟子,为博山内画艺术之鼻祖。20世纪40年代博山内画一度中断。解放后,内画老艺人张文堂、薛京万重整旧业,使传统技艺得以继承。新一代内画艺人经四十余年努力探索,技艺日进,造就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和工艺师多人。其作品大有出蓝之胜,享誉于海内外,成为收藏鉴赏家不惜重金搜求的珍宝,近年在国内历次评比展览中多次荣获金奖、百花奖,并在国际展览中多次获金牌铜牌奖。概括地说,内画鼻烟壶就是用自制的行笔,在口小如豆的方寸瓶内反手作画。作画时,画师须全神贯注,气沉丹田,发力于腕,行气于笔,将大画之精神融于方寸天地之间。内画极费目力,内画家工作半小时左右即须稍事休息。为此,只有真正了解内画之难度的收藏家,才会特别珍惜这些艺术品。由于内画创作十分艰辛,一百多年来,这门艺术仍为中国所独有。目前,中国从事外画的画家不计其数,然而从事内画、并有一定水平的内画家,百年来不足一百人。
北京的琉璃厂闻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厂文化街位于现在北京的和平门外,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实际上在辽代,这里并不是城区,而是郊区,当时叫“海王村”。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到清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因不宜于在城里烧窑,琉璃厂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清初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清初,在原琉璃厂厂址上修建了师范学堂,这就是现在的师大附中的前身。在原厂址往南修建了海王村公园,成为了琉璃厂集市的中心,也是后来厂甸最为热闹的地方之一。1927年,又建了和平门,修了新华街。从此,琉璃厂文化街分成了如今的东琉璃厂和西琉璃厂。
改革开放以来,在北京市和宣武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琉璃厂经历多次翻建和修缮,使这条著名的文化老街又焕发出新的青春。如今的琉璃厂文化街,成为广集天下图书、字画、古玩、文房四宝的所在,成为国内外游客的必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