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比优秀员工,参与第一,结果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是否透明,员工要的就是简单明了的过程。让员工完全做主,评选心目中的好员工,这也是企业民主的进步。
岁末年初,一年一度的优秀员工评比(即先进生产工作者)随之拉开了大幕。
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我向公司常务副总提议,本年度优秀员工评比采取海选的方式,除工作不满半年的新员工外,其余的员工都有资格成为优秀员工的候选人。
优秀员工评比规则张榜公布后,立即吸引了员工好奇的目光,大家私底下议论纷纷。有的人说:“这次是真正的民主评比,就看谁的票数多了。”有的人说:“该不会是挂羊头卖狗肉吧,估计优秀员工的名单早就内定了。”也有的人表示:“内定是不可能的,选举还没有开始,谁笑到最后还不知道呢。”总而言之,大家对这次拉网式的普选抱有很大兴趣。
很快就到了评比优秀员工的日子,大家像过节一样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因为这次评比的规则与往年完全不同,有机会为自己做主。我与生产部长商量,决定抽出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专门开展车间优秀员工的评比活动。为确保评优秩序和选票统计顺利进行,投票、唱票、计票现场设置在办公楼一楼大会议室,并以大屏幕投影的形式现场实时直播,彻底做到透明、公正,以杜绝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作弊现象。
首先进行的是五金车间的优秀员工评比,该车间多名员工对评比的“三公性”(公开、公正、公平)持质疑态度。为营造和谐的评比氛围,我与其他领导商议后决定在反响和呼声最高的五金车间先举行评比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全公司优秀员工评比的普选活动。评比活动分两轮,第一轮是海选,剔除当年工作不满半年的新员工,其余的人都印在了候选人名单上,按照规则,前六名员工进入下一轮评比。
第一轮投票开始,我特意邀请对评比缺乏信任的三名员工集体唱票监督。唱票开始,候选人的票数不断地交替上升,在宽大的投影屏幕上一览无遗,尽管是处在海选阶段,可大家期待结果的心情依然迫切。因为是第一轮评比,很多有参选资格的候选人毛遂自荐。唱票与计票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紧接着进入第二轮评比,海选得票多少是候选人前后次序排列依据。
第二轮投票结束后进行唱票,依然是海选时的三名员工唱票,几位名列其中的候选人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大屏幕上不断变化的票数,唱票结束,开始统计最终的结果,不料产生了“双黄蛋”。按照规则,决选阶段出现孪生票时需追加一轮投票,以示公正。
决选开始了,最终候选人几乎屏住了呼吸,除了唱票的三位员工的声音外,其他人都把目光汇聚在屏幕的正上方,虽然大多数人已经不在候选人之列,但是他们的紧张程度并不亚于决选候选人。最后的一票公布后,投影大屏幕的数字定格在25票和23票,最后是五金车间的陈大同以微弱的优势险胜。全公司的第一场优秀员工评比活动在众目睽睽之下圆满结束。其他部门和车间也在同一个会议室里完成评比的所有程序,全体员工对今年开放式的评比方式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结果表示信服和认可。整个评比环节完全置于“阳光”下,使原本发出不同声音的员工也对此心服口服,一位没有选上优秀员工的资深员工表示:“想不到评比透明度这么高,根本不存在统计作弊的现象。”
由于前期评比规则已经确定,大家认可了评比的“三公性”,亲眼目睹了评比的全过程,原有的质疑和偏见早已烟消云散。有的员工建议,明年的优秀员工评比不要变样,还是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玻璃缸型的透明评比方式选举他们心目中的优秀员工。
年关将近,公司择日对优秀员工进行集体表彰,9位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优秀员工依次登上主席台,从公司常务副总手里接过大红绸面的优秀员工证书和每人1800元的奖金,优秀员工还进行了合影留念。至此,一年一度的优秀员工评比在完成全部“规定动作”后顺利结束。
可是后来,一些与评比优秀员工有关的风言风语不胫而走,部分没有被选上优秀员工的工友开始大肆揭露所谓的“内部消息”,即决选阶段胜出的优秀员工存在贿选行为。既然有员工把情节描述得惟妙惟肖,也不会是空穴来风的小道消息。
我专门和传播所谓“内幕消息”最卖力的五个员工进行封闭式问话,询问传言中的优秀员工通过贿选“上位”后,将所得奖励金平分的消息,尽管通过受调查者的相互印证,所谓的嫌疑人也暗有所指,但是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所有的怀疑和猜测都是对被影射的优秀员工的“亵渎”,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当即表明态度,请他们不要再传播未经核实的所谓“真相”。再完美的布局也有破绽,众说纷纭话评优,过程虽重要,但结果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