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姓公输,名般,因为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所以又叫鲁班。
鲁班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间工艺家,是一位举世闻名的能工巧匠。在工用器具、农用器具建筑、机械等方面,有许多重要发明创造。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劳动人民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工的共同祖师。人们常用“班门弄斧”这句话来讽刺那些在技术高强者面前卖弄“本领”的人,可见鲁班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多么深远。
锯,现在已经成了一件普通的工具。
但是,谁能想到,在当初发明它的时候,却有一段不平常的故事呢。
据说,锯是鲁班发明的。
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事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像个大火球,无情地烤着大地上的一切,人们躲在荫凉里,不停地摇着扇子,仍然挥汗如雨。就在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一场灾难又降到鲁班居住的古木村百姓的头上。鲁国国王要鲁班带领全村200名青壮年民工去盖一座举行宴会用的宫殿,限期三年完工。这件事把鲁班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那时候盖房子,既没有砖瓦,也很少用土石,所有房料,几乎全用木头。鲁班算了一笔账,别说盖宫殿了,就是把200人全部打发上山砍木材,三年时间也不够呀!
鲁班被迫接受了这项施工任务。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一个50人组成的伐木队便带着刀斧上了山。他们转了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精心挑选着坚固耐用的好木材。每选好一棵树,便留下一部分人,用刀斧砍伐起来。
那时候伐木可困难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刀斧一下一下地砍。50个人忙碌了一整天,尽管个个累得筋疲力尽,但却只砍倒三棵树。
傍晚,那个蛮不讲理的大臣看到只运回来三棵树,便咬牙切齿地说:“你们存心捣乱是不是?好嘛!明天我要亲自上山看着你们干,看你们还捣乱不捣乱?”
这个大臣,第二天果然跟着伐木队上了山。
伐木的人们,光着臂膀,在如火的烈日下一气干了大半天。这个大臣不让他们喝一口水,不许他们吃一口饭,更不准他们休息一会儿。许多人昏倒了,这凶狠的大臣还不准抢救。
就这样,每天都有人死在深山里。
看到乡亲们遭受这样严重的灾难,鲁班又心疼又着急。为了加快砍伐速度,他决定每天提前上山择木材。
这一天,鲁班正手挽野草,攀登一个陡坡,忽然觉得手心像被马蜂蜇了一下似的,又疼又痒。停下一看,手心被划了一道口子,划得还不浅,血都流出来了。鲁班觉得奇怪,坐在一块石头上,思考着这奇怪的现象。他顺手拔了一根细茅草,不料手心又被刺了一下,情况和刚才一样。他仔细观察起这小小的野草来。鲁班发现,细茅草叶子的边缘上全是锋利的小细齿。他用叶子的边缘往手背上划了一下,手背上立刻出现了一道白线,同时觉得又疼又痒。他明白了,原来手心就是被茅草叶子上的这些细齿划破的啊!
鲁班看着细茅草叶子沉思起来。草叶上的齿这么细小,就能划破皮肤,如果在竹片的边缘上做上齿,力量不就更大了吗?
回家后,鲁班找来了一根毛竹,用刀劈成片,把竹片的边缘削得像九刃一样,然后砍了很多小齿。时间已经是深夜了,鲁班急于试一试这带齿的竹片的效能,于是叫醒了妻子云氏,夫妻两个便在院子里一颗小槐树上试验起来。他们一人握住竹片的一头,来回地拉着,拉了不大一会儿,小槐树的皮就被划破了。又拉了一会儿,树干上便出现了一道小沟。可是,再也不能拉了,因为竹片上的小齿几乎都断了。
鲁班对妻子说:“如果换一个比竹片更坚硬的东西,一定会耐磨一些。我想,用这个办法来伐树木,或许比用刀斧砍要快一些。”
妻子云氏赞同地说:“你的想法很好,咱们可以试试。”
鲁班找来了一叶长形的铁片,请铁匠师傅在铁片的边缘上做了很多齿,夫妻两个又在那棵小槐树上试验起来。拉了大约一袋烟的工夫,树干上便出现了一条一寸多深的沟。又拉了一顿饭的功夫,小槐树就断了。鲁班兴奋得几乎跳起来。他拿着带齿的铁片奔上山去,把试验的结果告诉了那些正在用刀斧砍伐树木的人。大家听了,半信半疑。鲁班说:“大家可以当场试一试嘛。”于是他们在一棵碗口粗的松树上试验起来。试验的结果证明,比用刀斧砍伐要快十来倍。
伐木的主要工具——锯,就这样在鲁班手中诞生了。
有了锯,极大地提高了伐木和加工各种房料的速度。鲁班带领古木村的民工按时完成了建造宫殿的任务。
在宫殿建成的那一天,乡亲们纷纷跑来向鲁班表示感谢。他们说:“咱们的鲁班使乡亲们免了一场大灾难,咱们世世代代都不能忘了这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