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2200000019

第19章 看见805想起了“制造局”银光主打变成了TDI

与白银公司同时圈地的银光化学工业公司,也是“一五”重点项目,是一家代号为805的军工厂。把这个厂摆在兰州以北的荒野中,是出于国防工业的战略考虑。因为领袖们明白,全国没有一家大型军工企业,这对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意味着什么?

兴建这个“大军工”的时间与左宗棠在兰州创办近代军工企业的时间相距80多年。

805项目定了,首先得选定厂址。

1952年夏,二机部派往兰州创建银光厂的赵希敏、张桂和等7个人从首都北京跨上了西行的列车。出发前他们在办公室里打开中国地图寻找兰州。找到了,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听着蛮好的,就高高兴兴地来了。这7个人中,有两个副厂长,1个会计,3个技术员,1个警卫员。他们一到兰州,就踏着尘土飞扬的街道,走到省工业厅后面的一间小平房里住下来。早上起来一看,黄河是红色的,喝的水是从黄河里挑来的浑浊水。吃的都是细粮,小油饼1角钱1个,西瓜1分5一斤,一块钱买6个西瓜。

他们在兰州住了十几天,就开始为他们的炸药厂选址。一张军用地形图和经纬仪、测量工具,都是从兰州军区找来的。

他们懂得这一行。想想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制造厂的建设者诺贝尔·艾尔费雷德选址的情景:诺贝尔查看地图,找一个没有人住的地方建炸药厂。最后建在了梅拉伦湖面上,后来又迁到陆地上一个无人地带。德国的那个诺贝尔工厂周围筑起厚4米高3米的墙壁。

中国的这个炸药厂同样要选择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他们先到兰州市西固区选址。雇了两个农民从兰州买了些白面、肉、海带,用马车拉到西固,晚上在牲口棚里铺一把草睡下。后来才有了席子,有了轿车子(篷子马车)。

他们走到达家川,农民家没饭吃,就商量由谁到兰州城里去取面。带队的让一个中专生,两个大学生到兰州买面粉,给了他们20块钱。3个人从达家川步行到河口才乘上羊皮筏子,提心吊胆地漂流到市内中山桥岸。第二天又雇马车把面粉拉到达家川。

他们专找穷乡僻壤,去甘谷选址,农民穷,吃派饭派不下去。又到临洮选址。雇小毛驴驮上米面油盐,自己做饭吃。一路上8头毛驴驮东西,人跟在毛驴后边走。

最终把炸药厂的厂址选定在离兰州90公里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其实就是和白银公司同时圈地的郝家川一片无人地带。

来自北京的这7个人走进郝家川。太阳还没落山,就听见小孩喊叫:狼来了!狼来了!他们追出去,狼跑了。睡在帐篷里,半夜,狼来了,在外面用鼻子嗅着,爪子在篷布上拨拉几下。进不来,走了。因此,男人小便背靠背,手拿打狼棍;女人小便,还得请男人远远地站哨。

当地农民喝的是二三里外豪群沟里的苦井水,他们这些外来人喝了就拉稀,肚子咕噜噜响。太阳格外厉害,脸晒得红黑红黑的。大风一刮,沙子打得脸痛,昏天暗地。他们穿着老羊皮大衣,头戴火车头帽子。脚也没水洗,只能一个月到兰州城里洗一次澡。这么荒凉这么苦的地方,却自古以来叫八宝山,金银铜铁样样有,只不过在地下睡大觉。

万事开头难。1958年6月3日,银光厂动工兴建,从全国各地来的职工们喝了苦井水肚子难受,可是这苦水怎么叫人家苏联专家喝?就只能用小毛驴驮着老式的木驮桶把黄河水弄来。7个苏联专家开始时住在兰州市,每天早上5点起床,7点赶到厂子上班。土路上也只能跑北京吉普。专家们穿着中国人少见的风衣,沙子还是打得脸作痛。后来在沙丘湾湾里风小的地方给专家盖了1000多平米的房子住下来。

建设者的队伍日益壮大。少数人来了,哭了,走了;多数人不怕苦扎了根。二机部从全国选拔的人才,被专门派到苏联学习炸药制造技术一年,然后来到这里创业。

叫国营805厂的银光化学工业公司,像一座小城堡,很快在荒滩上崛起。厚厚的土红色围墙有16公里长,看上去像是起伏的小万里长城,更增添了工厂的神秘色彩。外人只知道805厂,不知道里面生产的是什么东西。

然而,这个不宜张扬的军工企业的发展道路,走过了一条奇特而荒诞的几何曲线。

1959年,中苏兄弟反目,老大哥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带走图纸,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后来,贺龙提倡的军民结合的尝试又被批判。工厂不好办啊!但它毕竟是军工企业,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一切困难都挺过来了。

1964年黑索金生产线建成投产;1966年5月,梯恩梯生产线建成投产;8条生产线都是一次投产成功。中国人自行研制的高能炸药大获成功。老党委书记雄心勃勃,想叫805当“炸药王”。

这个拥有7000多职工的大型军工企业,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8条军品生产线,生产30多种产品,银光的产品占全国同行业的60%,还销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8种产品获部优省优称号。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上冷战和对抗逐渐变成了对话,东西方都伸出了友好交往的手,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也冲击到军工企业。国家的战略决策取向,由以前的“加强战备,准备打仗”改变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工优先,以民养军”的军转民。

银光本是产品经济的摇篮,面对市场经济,一筹莫展。一个企业生存的沉重命题困扰着银光人。

眼看着这么大的企业,靠卖冰棍、冰淇淋,造铸铁捣蒜缸,扎拖把,打家具糊口,真叫银光的当家人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

这时候,重庆的同行在军转民后靠雅马哈发了一笔大财。银光人心动了:“我们要开创新业,再创辉煌!”

银光的经理、总工程师佟国志,一个辽宁籍的满族人,认为银光的出路,就是要选一个高新科技高效益的民品项目。佟国志的眼睛一下子盯上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投资2.6亿,规模为年产2万吨的TDI生产线。建成后将向国家交利税6000万至8000万元。

TDI是甲笨二异氰酸酯的英文缩写。当时全国所有的软泡生产厂家都是以2000多美金一吨的价格从国际市场上购买TDI,足见其市场潜力。

西北的银光与东北的一家老字号军工企业竞争这个项目。最终银光凭实力拿到了手。原因是银光亮出了底牌:地皮大,电力充足,水煤焦炭化工材料就地解决,况且还是国家“一五”骨干企业。

妙就妙在佟国志来了个逆向开发,1984年先搞了一个年产2000吨聚氨酯泡沫塑料生产线,以此为厂子赚钱,为建设TDI积累资金。

TDI的成套设备和工艺技术必须从国外引进。银光人出国考察、翻阅大量资料,光是前期工作及同外国人谈判就进行了五年。

投标者,有严谨的德国人,骄傲的法国人,精明的日本人。提供盐酸电解装置的联邦德国的伍德公司,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专利,其谈判代表牛气得很。银光人从容地与他们讨价还价,互不让步。引进的净化装置由法日竞争。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的化工海外部长亲自来北京谈判。

谈判进行得十分艰苦,或吵吵嚷嚷,或说说笑笑吃巧克力糖,有时拍桌子瞪眼,你拍一下,我拍两下。外国人觉得这回遇上来自兰州的几个中国人太厉害了,再也不像以往那样轻易地在合同书上签字。而银光人想的是,别小瞧我们,决不能多花一分国家的钱。

银光人的谈判艺术迫使日本人在最后一刻降低条件让步。没中标的法国人哭着走了。

1986年7月1日,TDI工程破土动工,国务委员邹家华和甘肃省省长贾志杰为奠基石铲下三锨土。六大家施工企业的建筑队伍陆续开进现场,高潮期,连同民工约5000人作业,上百辆小拖拉机拉运土方120多万立方。1987年底土建如期完成,1988年设备安装又提前完成。上级发来奖金3000元。德国专家翘起大拇指:“我们在中国搞了三个工程,银光搞得最好。”

像投资这么大的TDI工程,当时在亚洲除了日本、韩国之外,再没有一家。

TDI的主要原料就是银光公司常年生产的TNT的中间产品,对于制造聚氨酯泡沫塑料、粘结剂、弹性体、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厂家来说,TDI就是企业的财源。而当时国内仅有的几个TDI工厂的生产能力总和还不到银光TDI生产线的五分之一。

1989年秋,年产2万吨的TDI装置建成。银光进入了世界上15个国家TDI的行列中。从此结束了中国对TDI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银光,“一五”起步的军工企业,与时俱进,以现代高科技推进了甘肃工业文明的进程。

同类推荐
  • 笑林记趣

    笑林记趣

    《重庆旧闻录1937-1945》丛书以八年中国抗战的大后方指挥中心—— 重庆为历史背景,以不同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对发生在这里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事件、佚闻、风俗等的串联,展现给我们一幅幅鲜明的、立体的历史画卷。丛书内容并茂,许多珍贵历史图片、史料属首次公开发表,对于我们了解和感受那段特殊的历史,走进那些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解读这座充满传奇的城市,无疑是一套极具可读性,集阅读、收藏于一体的丛书。
  • 狰谋

    狰谋

    楼宇莺燕锦纷飞,山间孤咕怜世哀。壮志不食胡虏肉,笑谈却饮百姓血。潇潇雨歇仰天啸,壮怀激烈万马奔。功成万里皆御土,不识乡间万骨枯。朝论明日荣华至,夕阳西下颅离身,四方安宁二十载,不忘当年国覆恨。黄昏风起又云涌,山雨已来敲九州。皇前群子欲争辉,千金散尽求谋人。儒冠谋争棋天下,九鼎雷鸣朝堂惊。昔日故交明日仇,同室相戈何其多。国仇家恨魂今至,不扫恩仇誓不还。暗搅风云遇敌手,汝来吾往似故人。风停雨歇云雾散,狱中冤魂又增添。皇辇已定寻美姝,红颜早逝已做古。朕令天下莫不从,心中孤寡与谁说,世人笑谈英雄事,成败真假谁又知。----架空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后北宋初的史背景后写的的架空历史小说。
  • 五代之杀伐天下

    五代之杀伐天下

    既然这个时代没有一个男人敢站出来顶天立地,那么就由我来杀伐天下!
  • 东周烩(下):战国篇

    东周烩(下):战国篇

    以轻松、诙谐的笔法,给大家带来一场名为“春秋战国”的历史盛宴。书中囊括了从周王室东迁洛邑,到秦始皇赵政灭掉六国,一共515年的历史;描写了包括周幽王、郑庄公、管仲、楚武王、宋襄公、先轸、楚庄王、晏子、老子、孔子、吴起、墨子、孟子、庄子、赵政等数十位历史文化名人;记载了包括“烽火戏诸侯”“颖考叔劝孝”“齐桓公称霸”“泓水之战”“晋国雄起”“阖闾战楚”“勾践兵败”“三家分晋”“窃符救赵”“王翦灭赵”“中原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笔触简约、细腻传神,让两千年前的前尘往事浮现眼前,可读性甚高,值得有兴趣的人一同品读。
  •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本书精选了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50场人性游戏,本着趣味性、思想性、可读性的原则,尝试从人性的视角来解读人类历史,希望您在享受妙趣横生的故事的同时,能对历史和人性有更深入的思考。
热门推荐
  • 下一秒天使

    下一秒天使

    那年的盛夏他们相遇,又在四年后的盛夏离别,聚散无常。社会凶险。一不留神会掉入万丈深渊。他们各自的天使守护其旁。护他们慢慢生长....
  • 东方旱魃传

    东方旱魃传

    注意:本书无综漫、穿越要素,除原创内容外皆为幻想乡内容麻烦大家从重置版开始阅读,否则按原版阅读的话,会有有所缺失混乱(删改中)重置版更新速度为4k+\day盛夏之时,带着燥热气息的旱魃,来到了这看似与世隔绝但却与现实仅有一线之隔的幻想乡。人、神、妖、怪混同的世界里,稍微多出了那么一些新的气象。平平淡淡但又不乏生机的日常与亘古众神悠久的传说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是前所未见但是又被住民所轻易接受的又一道风景。本书没什么特别的,也可以说是寻常而普通因此稍显特别点。因而没有什么他\她\它\祂改变了幻想乡之类的展开若能给诸位读者以清淡而舒适的观感,那就是对我而言极大的幸事。
  • 长清赋

    长清赋

    无意间魂穿,“你别得寸进尺”他面无表情的看着对面呆呆的她,火山下一秒好像就能爆发“哦”你开心就好,一个字就能活活把他气晕过去。穿越万座山河,我才知道,你是我心中永不可磨灭的印记,我好喜欢你。
  • 恶魔校草,有何贵干

    恶魔校草,有何贵干

    一个意外的相遇,造就了尴尬的局面,“丫头,你死定了”“我,我,我不是故意的,,,”他欺负她,折磨她,殊不知两人的火花开始绽放……
  • 淘气少女的风云战记

    淘气少女的风云战记

    雪,在天气最为冰冷的时候出现。人,在心灵深处已经不能相信任何事物,包括亲人的时候。也会在心里蒙上一层雪。那层雪,是很难融化的。而还有一些人,在心里的雪久久未消散后,那股寒气会演变成恒古不变的坚冰。融化不了的坚冰。她就属于这群人。然而,在她还未将雪变成坚冰时,他们将她拯救。然而就在她的心里没有设任何防护的时候,她的心上被狠狠扎了一刀,连累了家人。她靠自己挖掘出来的一个个谜团,将会一个个解开。然后,离去还是归来?默默还是高调?是再次展现真正的自我,还是要带上那虚假的面具一生一世呢?
  • 冷斋随笔

    冷斋随笔

    冷斋非斋,冷冷非冷.是为网斋,网名也.生三十余载,一家居于斗室,余独占一房,冬未炉火,凝之先生来时,见余寒日习字,与父笑赞道:"如此之功,非成人比",父曰:"冷,可练心也."求凝之先生墨宝一副,篆书"冷斋",悬于壁.夜话二字,非余所创,古有《围炉夜话》,《容斋随笔》,余取意,辅之网名,是以冷斋夜话。“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于新浪建此蜗居,将日来心得所闻记录于此。路者,行人,过而皆客,虽无良曲美酒,但有茶香淡淡,以待嘉客。为志!
  • 瑾色缭乱

    瑾色缭乱

    她是焉国众人皆知的刁蛮公主,他是凤隐拥有“第一美男”之称的冷酷王爷,父皇为求安定将她送往凤隐和亲,高傲如她又岂会答应,一句“不嫁”,丫鬟成为公主,公主沦为丫鬟,当刁蛮公主遇上冷酷王爷,究竟会是怎样一番缭乱情缘?
  • 快穿:男神成长日记

    快穿:男神成长日记

    作品正在重新更改中重发文章会和原来不同请不要收看,谢谢
  • 炎无惑

    炎无惑

    等待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你:我的荆棘,我的王冠,我的罪恶!如果还有什么原因,原谅上天写定结局。我在神前单膝跪地,感激他为我送来你。逃开无力的生活吧!赌上姓名来场游戏,代替勇士说话的剑,斩断不合理的宿命。
  • 时间说它还好

    时间说它还好

    记忆深处,总有段抹不去的岁月,无论时光怎么消磨殆尽,它还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