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5900000004

第4章 脾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脾胃,故脾与胃相表里。脾与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消化饮食物,吸收和布散水谷精微,并排泄食物糟粕。关于脾的形态、重量和位置等,中医学早有认识。例如,《类经图翼》说:“脾,形如刀镰,与胃同膜。”并附图一幅。又如《医贯·形景图》说:“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饮食,而腐熟之,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关于脾的大小、重量,以《难经·四十二难》记载最为精详:“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古代的斤、尺、寸比现代的小)所谓“散膏”,《难经汇注笺正》认为系指胰腺组织,今人亦多主此说,因为从解剖学来看,胰尾接触脾门,共同靠近胃部,中医学可能把它称为“散膏”而附属于脾。因此,可以认为,中医学之脾脏与现代解剖学之脾脏、胰腺有密切关系。

一、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运,有运输、分散、转输之意。例如体内各种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化,有变化、消化、化生之意,主要指饮食水谷消化吸收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至全身。当然,这些功能需要胃和小肠等的配合,但主要以脾为主。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在古代,贮藏谷物的地方曰“仓”,藏米的地方曰“廪”,古代医学家用贮藏谷、米的粮食仓库来比喻人体的脾胃,即说明脾胃是各种精微物质的化生根源,为后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水谷,即各种饮食物。运化水谷,即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的消化功能和脾、胃、小肠等脏腑都有关系,例如胃对饮食物的腐熟加工,小肠的泌别清浊,使清浊分离,各走其道。但中医脏腑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主,因此,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从病理角度来看,脾都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人体之消化机能主要归属于脾。故食物进入体内后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成精微物质,同样也靠脾的运输、转送功能方可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使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借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这就是对脾运化水谷精微,维持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和皮毛筋骨等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很好概括。脾的这种生理功能,也即是《素问·厥论》所说的“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运化水湿:水湿,即人体内的水液。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作用,这是脾的运化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说明了脾在调节水液代谢、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 2个方面:一是饮料(水、汤类等)进入体内后,在脾胃的共同作用下,游溢出精微之气,并在脾的运输布散作用下,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将人体所需要的水液和精气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中去,以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二是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皮毛、膀胱等),并排出体外。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包括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出,正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即是对水液代谢过程的高度概括,而其中明确说明了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指出,脾运化水液,首先到肺,然后分为清浊两部分,分别各走其道,水精四布而五经并行。

正是因为脾能运化水湿,所以中医学又有脾恶湿而喜燥的说法。如《素问·宣明五气论》说:“脾恶湿。”《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清·张志聪注解说:“脾属阴土,喜燥恶湿,苦乃火味,故宜食苦以燥之。”脾之所以喜燥恶湿,与其主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脾主运化水湿,以制水为事,水湿过盛,必伤脾土,困遏脾气,对脾产生损害作用。故脾厌恶湿邪。另外,湿邪停留,阻滞气机,又最易影响脾的生理活动。这是由于水湿之邪伤人,对脾具有同气相感性,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从而出现种种脾湿的表现。如:口粘不渴,胸闷脘胀不饥,身体困乏等。而燥反而对脾的运化功能具有补益、促进作用,燥能胜湿,使湿浊去,则可恢复脾的正常生理活动。

脾喜燥恶湿的理论,在辨证论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脾病可以因湿引起,而治脾病,法宜燥湿健脾,药宜偏于温燥或芳香之品。

脾主运化功能,主要是依靠脾气的作用。脾的运化功能强健、旺盛,中医学习惯上称之为“脾气健运”。脾气健运,运化功能正常,则饮食水谷(包括各种饲料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反之,若脾失健运,运化功能失职,则不但会引起消化功能的异常,出现腹胀、便溏、倦怠等病变,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反之,若脾失健运,运化功能失职,则不但会引起消化功能的异常,出现腹胀、便溏等病变,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进而产生多种水湿过多停滞的病变。故《诸病源候论》说:“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泄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从而说明,多种湿病,以及由于水湿停留而引起的浮肿、胀满之类疾病,大多与脾的病变有关。

另外,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常影响到另一方面生理功能的发挥,故在病理上常同时并见。

人出生以后,饮食水谷是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而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布散,主要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所以,前人提出了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见解。例如,薛立斋说:“补脾和胃,血自生矣。”李中梓说:“脾何以为后天之本?盖婴儿即生,一日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医宗必读》)脾为后天之本这一理论,是在论述脾胃生理、病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被后世称为“补土派”,著有《脾胃论》一书,进一步论述了脾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脾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之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更要注意保护脾胃。治疗用药时,亦应兼顾脾胃。这些都是“脾为后天之本”理论的防病和养生方面的具体体现。

2.脾气主升:所谓“升”,即上升之意,脾气主升,即脾气的功能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脾主升清。所谓“清”,是指水谷精微营养物质。而升清即是指导精微物质的上升布散。经过脾、胃和小肠等消化后生成的精微物质,是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输于心肺,然后再分布到全身各处。同时向上分布到头目的精微物质,可充养清窍,以维持清窍的功能正常。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得以上升布散,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物质营养,功能才能强健。若脾的升清作用失常,一方面清窍失养则功能不健;另一方面,又可影响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荣养而使生理活动异常,若清不能上升,反而与浊混合下注,则可使精微物质大量丢失。其二是维持人体各内脏的正常位置。五脏六腑等脏器,在体内都有各自的固定位置,如胃位于脘部,肝位于右胁下,肾位于两腰部,胞宫位于下腹部等。这些脏器之所以能克服重力作用而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主要是依赖于脾气主升的生理功能。正是由于脾气的升发,才能使机体的内脏不致下垂。若脾气主升的功能失常,中气下陷则能导致内脏下垂。

3.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脉内循环而不溢出脉外。脾统血这一理论,在古典医籍中有详细记载,如《难经·四十二难》说:“主裹血,温五脏。”这里所说的“裹”,即是指脾具有包裹血液,聚而不散,血不外溢的意思。又如清·唐容川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脾气的固摄作用,属于气的五大功能之一,亦是对液态物质(血、津液等)的约束、控制作用,因而能防止其无故流失。

因此,脾气旺盛,则能统摄血液,使血液运行于脉内。若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血液运行将失其常规而溢于脉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医学习惯上将这种因脾虚而引起的出血病证称为“脾不统血”。此种出血的特点是:出血时间较长、血的颜色浅淡,出血部位多在身体的下部等。对此,临床常采用补脾益气,引血归经的方法治疗。

二、脾与其他组织器官的关系

1.主肌肉、四肢:《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这就明确指出了脾与肌肉的内在联系。脾主肌肉,是指脾能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而言。而脾之所以能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是和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不开的。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以化生气血,并将其输送布散到全身各处之肌肉中去,以供应肌肉的营养,保持肌肉活动的充足能量,使肌肉发达丰满,壮实有力。诚如《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所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所以,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衰弱。若脾的运化功能失职,精微物质的化生、输布异常,气血无以化生,肌肉失其滋养,则肌肉逐渐消瘦,甚则痿软松弛。故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说:“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临床上,对某些慢性病,特别是消化系统慢性病变,身体逐渐消瘦者,大多根据“脾主肌肉”这一理论,从健脾益气入手治疗,往往能改善身体虚弱状态,取得满意疗效。

四肢,指上肢和下肢。与躯干相对而言,则是指人体之末,故四肢又称“四末”。四肢也需要脾气输送水谷精微,以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当然,四肢活动和肌肉的强弱也有密切关系。所以,脾气健运,精微四布,输送到四肢肌肉的营养物质充足,则四肢肌肉丰满,活动轻劲而有力。若脾虚,运化功能失职,气血、津液化生之源不足,四肢肌肉失养,则肌肉萎软,四肢无力,甚则产生痿证(即肢体肌肉松弛。严重者,肌肉萎缩,不能随意运动)。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共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所谓“禀”,即随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四肢之所以能从胃那里得到水谷精微,全靠脾主运化的功能。若脾病,则肌肉失去滋养,即产生种种病症。

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即口腔,是消化系的最上端。脾开窍于口,是指五脏之脾与体有官窍之口有内在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主口”“在窍为口”,说明了人的饮食、口味等与脾生理功能有关。若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所以《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和,即脾的运化功能和调,“知五谷”即指饮食、口味正常。反之,若脾有病变,则容易出现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如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等。若湿邪停滞于中焦,困遏脾气,则可出现口甜、口粘的感觉。

另外,口唇亦由肌肉所组成,而脾主肌肉,所以脾与口唇亦有关。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合,即互助配合;荣,即荣润滋养。所以口唇的颜色、光泽能反映气的强弱。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化生充足,气血旺盛,则口唇红润有光泽。反之,如脾虚不运,气血化生无源,口唇失其滋养,则淡泊不泽,或者萎黄。

总之,在藏象学说中,脾的生理功能,不仅代表着消化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与人体的营养吸收有关,直接关系着脏腑组织的机能状态,而且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水液的升降和环流。此外,脾在血液的循行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脾……仓凛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即是对脾生理功能的简要概括。

同类推荐
  • 水应该这样喝

    水应该这样喝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着重介绍了水与人体各器官之间的关系,水参与人体多种物质的运载、代谢、调节的作用,以及过少、过量饮水会对人体产生哪些不良作用,同时介绍了人每天应该如何饮水,饮用多少水,饮用什么样的水等问题。
  • 冬病夏治与调养

    冬病夏治与调养

    所谓冬病夏治,是对一些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进行适当的调治和补养,以预防或减少发作,乃至根治的特殊疗法。该法属自然疗法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一样,生于春天,盛于夏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导致一些慢性病症频繁发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寒冷还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疾病的高发季节。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
  • 克服焦虑症

    克服焦虑症

    本书内容包括焦虑与焦虑症状、什么是焦虑症及其表现、什么是广泛性焦虑、为什么会患广泛性焦虑、罹患了广泛性焦虑会有些什么表现、什么是惊恐障碍、惊恐障碍有什么表现、什么是社交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有什么表现、常见的社交焦虑情境、什么是应激和应激反应、患有应激相关焦虑怎么办、什么是强迫症等。
  • 防病治病卷(千万个怎样)

    防病治病卷(千万个怎样)

    你唯一真正拥有的是你的身体,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维护身体健康是人生中最紧要的事,专家指导,有问必答,本书为你能更有效地防病治病支招。
  • 中老年健康生活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中老年健康生活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中老年人生活问题的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福利、文明等各方面问题。仅仅认识到中老年人口的社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倡导科学先进、愉快健康的老年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质与量的完美结合,让中老年人体会到生命的喜悦、生活的幸福;才能更好地安排中老年人自身的生活,使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情趣、更加合理,使老年生活再次成为中老年人人生的黄金期,真正做到老有所为,安享晚年。
热门推荐
  • 女孩的恋情

    女孩的恋情

    是林姗姗他们几个女主和另外五个男主的故事,其中某位……
  • 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本书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我们中国五千年来所沉积下来的神秘地理现象,在参考了大量地理文献、考古资料,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们中国人自有史以来至今,所最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地理未解之谜进行了全面剖析,并深入开掘它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真实,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在它娓娓的诉说间,让读者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获得更为广阔的认知空间和文化视野。
  • 主角光环争夺战

    主角光环争夺战

    一场关于主角光环的争夺战反套路尝试不定时更新每天有空写点有时间或者精力了就来填坑
  • 唯卿独尊:恶女王后(完)

    唯卿独尊:恶女王后(完)

    凄凄惨惨戚戚的嫁了人,成了王后,又发现自己身陷绝境。以后的日子恐怕是不好过了。反正嫁都嫁了,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好是坏她都认命了,这就是命啊!反正也是躲不过的!又凄凄惨惨戚戚的度过了她的洞房花烛夜,却被告知真正的婚礼还没有开始。忐忑不安的被夫婿牵着走在乌漆麻黑的宫殿里,那个悬乎的传说在她的脑子里飞来飞去,不知道等着她的会是什么……
  • 异世之最强武神

    异世之最强武神

    地球华夏青年穿越异界,意外获得机缘,融合万千血脉,成就最强武神!
  • 先斩后奏总裁的甜心宝贝

    先斩后奏总裁的甜心宝贝

    “宝贝”,一个男人,突然闯进了她梦雪瑶的世界,随着这个他的出现,梦雪瑶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她也找到了的归宿。
  • 异界之大陆主

    异界之大陆主

    太空探索失事,百无一用的地球人陈山降落到魔法斗气大陆,靠着各种奇遇练就绝世武功,靠着在地球所学的科技知识制造热武器,用大炮炸弹这类从未有过的武器冲击只存在剑与魔法的大陆,逐步登上大陆巅峰,成为大陆主。来到一个不该来的世界,为尊严而拼搏;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为诺言而崛起;走上一条不该走的道路,为征服而战斗。退一步是深渊,没有了后路,只能在争霸的道路越走越远。“没有了敌人,才能安逸的活下去。”——陈山。
  • 气功大陆

    气功大陆

    一位名字叫做龙翔天的人出生在气功大陆,他的爸爸是皇族血统,但是他的爸爸不喜欢他,他的兄弟姐妹们欺负他,他最终受不了了,离家出走,自由游荡,拜师学艺,最终成为了气功大陆最强气功师,并且拥有了自己最爱的女人。
  •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本书共收录了九篇文章,包括中国第一位现代买办——唐廷枢、清末军医——何守仁、中国第一位周游世界的平民旅行家——潘德明、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等。
  • 恶魔超正义

    恶魔超正义

    星空王庭女王:“色狼哥哥别跑!今天你必须要跟我结婚!”黑色炼金术士:“达令,快试试我刚调配的魅药九三八号!”黄铜要塞新任矮人王:“少年仔,你跟偶女儿到底是是咋回事情?!”精灵王庭冠军武士:“宿敌呦!来决斗吧!”被大票传奇追逐的那人,冲向了已退休的吸血鬼领主丹尼尔·冯·莫卡维的城堡:“小白,吾家中过不下去了,快快随吾再去冒险哇呀呀呀……”仆人们看向丹尼尔,发现领主眼角有翔划过。然后他一咬牙,拿起一个药瓶直接灌了下去。紧接着露出吃错药的表情,对着众人跑远的方向喊:“队长莫慌,小白在此哇呀呀呀……”仆人捡起药瓶看了一下。只见上写着三个大字:脑残片这是一个神经病,带着一群神经病,把多元宇宙玩的神经病了的故事。书友群:1609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