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是消化管的下段,全长1.5M,全程围绕于空、回肠的周围,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大肠的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除直肠、肛管和阑尾外,结肠和盲肠具有3种特征性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结肠带有3条,是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形成的,沿大肠的纵轴平行排列,3条结肠带均汇集于阑尾根部。结肠袋是由横沟隔开向外膨出的囊状突起,是因结肠带短于肠管的长度使肠管皱缩形成。肠脂垂是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小突起,由浆膜和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大肠管径较粗,肠壁较薄,但在疾病情况下可有较大变化。因此在腹部手术中,鉴别大、小肠主要依据大肠的上述3个特征。
一、盲 肠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长6~8CM,其下端为盲端,上续升结肠,左侧与回肠相连接。盲肠一般位于右髂窝内,大部分被腹膜包被,因无系膜位置较固定。少数人的盲肠与回肠末端具有共同的系膜,使盲肠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称移动性盲肠。个别人的盲肠可高至髂嵴以上,甚至达肝下,也可低至骨盆腔内。
回肠末端向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此处肠壁内的环行肌增厚,并覆以黏膜而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此瓣的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回小肠。在回盲口下方约 2CM处,有阑尾的开口。
二、阑 尾
阑尾是附属于盲肠的一段肠管,形似蚯蚓,又称蚓突。其长度因人而异,一般长6~8CM,短者仅为一痕迹,长者可达30CM。尾根部较固定,连于盲肠后内侧壁,并经阑尾孔通盲肠腔;阑尾尖端为游离的盲端,位置不固定;阑尾的外径介于 0.5~1CM之间,管腔狭小,排空欠佳;阑尾系膜呈三角形,较阑尾短,内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致使阑尾缩曲成袢状或半圆弧形,这些都是易患阑尾炎的形态基础。
阑尾的位置,一般常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但变化甚大,因人而异。由于尾根部与盲肠的关系固定,所以阑尾的位置可随盲肠的位置而变动,既可高达肝下,亦可低达骨盆腔内,甚或越过中线至左侧。阑尾本身也可有多种位置变化,可在盲肠后、盲肠下,回肠前、回肠后,以及向内下伸至骨盆腔入口处等。根据国内体质调查资料,阑尾以回肠后位和盲肠后位较多见。盲肠后位阑尾,有的位于盲肠后壁与腹后壁壁腹膜之间,有的位于腹膜后间隙。由于阑尾位置差异较大,毗邻关系各异,故阑尾发炎时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这给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增加了复杂性。阑尾位置变化较多,手术中有时寻找困难,由于3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故沿结肠带向下追踪,是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 MCBURNEY点。有时也以LANZ点表示,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 1/3交点处。由于阑尾的位置常有变化,所以诊断阑尾炎时,确切的体表投影位置并不十分重要,而在右下腹部有一个局限性压痛点更有诊断意义。
三、结 肠
结肠是介于盲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大肠,整体呈“M”形,包绕于空、回肠周围。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4部分。结肠的直径自起端6CM,逐渐递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的2.5CM,这是结肠腔最狭窄的部位。
(一)升结肠
升结肠长约 15CM,在右髂窝处,起自盲肠上端,沿腰方肌和右肾前面上升至肝右叶下方,转折向左前下方移行于横结肠,转折处的弯曲称结肠右曲(或称肝曲)。升结肠无系膜,借结缔组织贴附于腹后壁,因此活动性甚小。
(二)横结肠
横结肠长约50CM,起自结肠右曲,先行向左前下方,后略转向左后上方,形成一略向下垂的弓形弯曲。至左季肋区,在脾的脏面下份处,折转成结肠左曲(或称脾曲),向下续于降结肠。横结肠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较大,其中间部可下垂至脐或低于脐平面。
(三)降结肠
降结肠长约20CM,起自结肠左曲,沿左肾外侧缘和腰方肌前面下降,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降结肠亦无系膜,借结缔组织贴附于腹后壁,活动性很小。
(四)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长约45CM,在左髂嵴处起自降结肠,沿左髂窝转入盆腔内,全长呈“乙”字形弯曲,至第 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乙状结肠由乙状结肠系膜连于盆腔左后壁,活动度较大,妇科常用乙状结肠代阴道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症。乙状结肠也是憩室和肿瘤等疾病的多发部位。
四、直 肠
直肠是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的一段,全长 10~14CM。直肠在第 3骶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直肠并不直,在矢状面上形成两个弯曲:直肠骶曲凸向后,与骶骨盆面弯曲一致,距肛门7~9CM;直肠会阴曲绕过尾骨尖凸向前,距肛门3~5CM。在冠状面上也有3个凸向侧方的弯曲,但不恒定,一般中间较大的一个凸向左侧,上、下两个凸向右侧。当临床进行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应注意这些弯曲部位,以免损伤肠壁。
直肠上端与乙状结肠交接处管径较细,向下肠腔显著扩大,称直肠壶腹。直肠内面有三个直肠横襞(瓣),由黏膜及环行肌构成。最上方的直肠横襞接近直肠乙状结肠交接处,位于直肠左侧壁上,距肛门约11CM。中间的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位于直肠右侧壁上,距肛门约7CM,可作为直肠镜检时的定位标志。最下方的直肠横襞多位于直肠左侧壁上,有时此横襞缺如。
五、肛 管
肛管大约3~4CM,上端在盆膈平面接续直肠,下端终于肛门。肛管被肛门括约肌所包绕,平时处于收缩状态,有控制排便的作用。
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内有血管和纵行肌。各肛柱下端彼此借半月形黏膜皱襞相连,此襞称肛瓣。每一肛瓣与其相邻的两个肛柱下端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隐窝称肛窦,窦深3~5MM,其底部有肛腺的开口。肛窦内往往积存粪屑,也易感染而引起肛窦炎。
通常将各肛柱上端的连线称肛直肠线,即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将连接各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的锯齿状环行线称齿状线(或肛皮线)。齿状线以上的肛管内表面为黏膜,来源于后肠末端的泄殖腔后份;上皮来自内胚层,为单层柱状上皮。齿状线以下的肛管内表面为皮肤,来源于原肛;上皮来自外胚层,为复层扁平上皮。齿状线上、下部分的肠管在动脉来源、静脉回流、淋巴引流,以及神经支配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在齿状线下方有一宽约 1CM的环状区域称肛梳(或称痔环),外观呈浅蓝色,光滑。肛梳下缘有一不甚明显的环行线称白线(或称 HILTON线),活体肛诊时可触知此白线处有一环行浅沟,是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处。肛门是肛管的下口,为一前后纵行的裂孔,前后径2~3CM。肛门周围皮肤富有色素,呈暗褐色,成年男子肛门周围长有硬毛,并有汗腺(肛周腺)和丰富的皮脂腺。
肛梳部的皮下组织和肛柱部的黏膜下层内含有丰富的静脉丛,有时可因某种病理原因而形成静脉曲张,向肛管腔内突起,称为痔。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称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称外痔,也有跨越于齿状线上、下的称混合痔。由于神经分布的不同,所以内痔不痛,而外痔常感疼痛。
肛管周围有肛门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等。肛门内括约肌为平滑肌,由肠壁环行肌增厚而形成,有协助排便的作用,但无括约肛门的功能。直肠壁的纵行肌与肛提肌一起形成纤维性膈,分隔肛门内、外括约肌,向下分散止于皮肤。肛门外括约肌为骨骼肌,围绕于肛门内括约肌的外下方。肛门外括约肌受意识支配,有较强的控制排便功能。
肛门外括约肌按其纤维所在部位,可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皮下部为位于肛门周围皮下的环形肌束,如此处纤维被切断,不会产生大便失禁。浅部为围绕肛管下端的椭圆形肌束,前后分别附着于会阴中心腱和尾骨尖。深部为位于浅部上方较厚的环形肌束。浅部和深部是控制排便的重要肌束。
肛门外括约肌的浅部和深部、直肠下部的纵行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肛提肌等,共同构成一围绕肛管的强大肌环称肛直肠环,此环对肛管起着极重要的括约作用,若手术损伤将导致大便失禁。
附:脾
脾位于左季肋部,在第9~11肋之间,脾的长轴与肋一致。正常时,在肋弓下不易摸到。活体脾为暗红色,质软而脆,若受暴力打击容易破裂。脾的大小和重量随脾内所存血量的多寡而有改变,成人脾脏约重110~200克。
脾分为膈、脏两面,前、后两缘和上、下两端。前缘常有二、三切迹。膈面凸隆向上,与膈相贴。脏面又分为3部,前内方与胃相贴为胃面;后外方与左肾相贴为肾面;下端与结肠左曲相贴为结肠面。在胃与肾面相接处有切迹为脾门,与胰尾相接触,脾的血管、神经由此出入。脾的表面除脾门处以外,均被腹膜遮盖。
脾可储存大量血液,在需要时排出;并能破坏衰老的血细胞,吞噬致病微生物和异物。胚胎时期,脾是造血器官,在成人只能产生淋巴细胞。
脾、胃、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脏腑,尤以脾和胃一脏一腑互相协作,是完成消化运动的主要脏器。因此,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脾除了消化功能之外,还有调节水液、统摄血液流行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