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都可能存在这样一类员工,他们总是喜欢依照前人的足迹走,沿着前人的思路思考。他们认为,模仿、按部就班是走向成功、创造卓越的捷径。岂不知,时代变了,“不变乃是死,创造才是生”。
一家规模不大的建筑公司为一栋新楼安装电线。在安装过程中,他们要用电线穿过一根 10米长,但直径只有 3厘米的管道,而且管道砌在砖石里,并且弯了 4个弯。经验老到的工程师都感到束手无策,显然,用常规方法很难完成任务。
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去想就能找到
后来,一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工人想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主意:他到市场上买来一公一母两只白鼠。然后,他把一根线绑在公鼠身上,并把它放在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把那只母老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并轻轻地捏它,让它发出吱吱的叫声。公鼠听到叫声,便沿着管子跑去找母老鼠。它沿着管子跑,身后的那根线也被拖着跑。这样一来,工人们很容易就把那根线的一端和电线连在了一起。就这样,穿电线的难题顺利得到了解决。
很多人生搬硬套,往往是因为习以为常、理所当然,失去了对事物的热情和新鲜感。经验成了判断事物的“金科玉律”,存在的当然变成合理的。但当他们一拥而上,争相模仿别人的经验的时候,常常会发现经验不一定总能带来好的结果。
过分依赖经验,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使大脑失去想象力和判断力,从而很难到达自己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与时俱进,根据环境变化找到执行的新方法呢?
首先,要放弃对经验的盲目膜拜。对别人的经验不能盲目追捧、生搬硬套,不然的话,必定会把事情办糟。只有思维活跃、富有胆识,不迷信权威,不为过时的老观念、老框框所束缚,这样,我们才可能走出新路子。
其次,要打破思维的局限性。在工作中,如果满脑子都是前人的经验,毫无创意,那只会在陈旧的事物上盘旋,不能为执行提供新的点子和创意。打破思维定式的限制,遇到困难主动找新方法,即使没有成功,也会有新的收获。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意味着你必须面对别人不曾面对的艰难险阻,吃别人没吃过的苦,也唯有如此,你才能够发现别人不曾发现的东西,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优秀的员工从不在工作中寻找借口拖延工作进度,他们总是把每一项工作尽力做到最好,超出客户的预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他们总是超出老板的要求,出色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他们总是尽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对同事提出的帮助要求,从不找任何借口推托。
“永远比要求更进一步”做事情的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完美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