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5200000004

第4章 远古至元朝以前的河西教育(远古至1206年)(2)

前凉奠基人张轨,博通经义。他出任凉州刺史后,立学校,重礼教,并收录九郡官僚子弟500余人,传授儒学。首批招收500人的州级学校,在当时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其规模可谓大矣。置崇文祭酒,崇文祭酒是州级管理学校的长官,同时兼地方教学之职。崇文祭酒的品阶仅次于刺史,给予如此高的地位,足见其对教育的重视,也表明张轨振兴教育和以文教兴邦的决心之大。其后张重华也非常重视讲学授徒,一时出现了在朝卿士,郡县守令,从师受教的盛况。

南凉秃发利鹿孤,听从祠部郎中史暠的建议,设立学校,任命田玄冲、赵诞为博士祭酒,选拔世族豪门子弟入学接受教育。

西凉主李暠,在敦煌修建学校,增收世族豪门子弟500人人学,大量培养文武人才,并征学者刘晒为儒林祭酒,掌管教育事务。

北凉主沮渠蒙逊尊刘晒为国师,令索敞、阴兴为助教,聚徒讲学,培训官吏。蒙逊还集中了阚驷、张湛、索敞、阴兴、程骏、程弘、宋繇等一大批学者于张掖、武威等地聚徒讲学,著书立说。

五凉时期,河西私学尤为发达,名儒聚徒讲学,弟子常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

秦安人郭荷,“明究群书,特善史书”,隐居张掖东山,设帐授徒。敦煌人郭璃,少有超俗之操,东游张掖,师从郭荷,尽传其业,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多艺。他隐于临松薤谷(今肃南马蹄寺)凿石室而居,弟子著录千余人。《孝秋墨说》、《孝经错纬》是他的代表作。著名学者刘晒就是他的学生。敦煌效谷的宋纤,隐居酒泉南山,设立私学,在教学之余,注释《论语》,写作诗颂数万言。

五凉时的私学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的特点:一是教育内容以经学为主,兼融道、佛、天文、地理、文学、史学等。二是私学规模大,生徒人数成百上千,甚至数千人,超过官学,而且重师承关系,形成了一些具有河西特色学术流派。三是私学教育家,不慕名利,甘于寂寞,隐居山林,聚徒讲学,潜心著述,致力于教育事业。四是私学招生对象较为广泛,既有官宦贵族子弟,也有平民百姓,冲破门第观念的束缚。

五凉时期,官学发展,私学昌盛,学者云集,人才济济,形成了“河西多士”,文化教育欣欣向荣的局面,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节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河西教育

一、河西文风颇盛,官学私学发达

隋朝统一全国,不仅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历史局面,而且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帝杨坚对魏晋南北朝儒学衰微大为伤怀,决心以弘扬儒学为己任,并把儒学作为治国之本。为此他不但抬高孔子及其后代的社会地位,而且开创聚众讲儒学经典的活动,并规定老百姓在岁闲时,都必须学习儒训。同时,在京都及州县开设学校,但后期受到抑制。炀帝继位后,立即复开州县学校,教育日趋兴盛。但因炀帝统治残暴,连年征战,社会秩序不稳定,纲纪沦丧,地方官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隋朝废除九品正中制,代之以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促进了官学尤其是地方官学和私学的发展。隋代武威、张掖、敦煌三郡文风颇盛,很多士人通过学校教育,科举考试的程序步入仕途,敦煌令狐熙精通《三礼》,擅长骑射,通晓声律,被吏部以通经拔为上士。

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全面繁荣的鼎盛局面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李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崇儒兴学有助于巩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便恢复推行儒学。建国伊始,诏令全国各地重开国子学和州县学。第二年,又在国子学立庙祭周公、孔子。贞观年间,进一步推行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并扩大中央官学的规模。统一经学,编定《五经正义》,颁行天下,作为地方官学的通用教材。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都以此为纲,从此诵读儒家经典,成为天下知识分子的基本功课。武则天当政时期,兴佛废学,使贞观以来学校发展的良好势头遭到抑制。玄宗李隆基登位后,再次恢复崇文兴学的文教政策,并亲注《孝经》,令天下百姓家藏一册,乡学倍加重视。并征求宏儒硕士,考选为官,使其执教于中央及各地州县学之中,并制定编制,从制度上给予保证,以后的当权者,大都能沿用尚儒读经这一定制。

唐代的中国是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和昌盛,全面走上了世界大国地位,长安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各国的文化中心。在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下,封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大增,专门性学校开办,形成了完备的教育网络。

河西州县学校,私学蓬勃发展,医学也同时开设。地方府州县学均由官办,乡里学校则归私办。地方官学按州县之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并规定了学生招收和教师的数量。府学可收经学生50—80人,医学生12~20人;州学可收经学生40—60人,医学生10—15人;县学可收经学生20—40人。如此庞大的教育网,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入学由府州县长官选补,可免除课役,并享受按例的物质供应。学生在读习儒家经典之外,还须学习书法和时务对策,兼习礼仪。经每年岁考合格后,可逐级升迁就学。医学设在州府一级,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大多数学生在习业完满后,服务当地。私学侧重于识字等启蒙阶段的教育,学生大多为庶民子弟。地方学校层次不一,程度悬殊,即有名士大儒传道授业,也有村野俗儒教字讲文。

唐代的敦煌,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文化教育发达,官学、私学颇具规模。官学有州学、州医学、县学、庙学、里学等,从敦煌石窟遗书中得到的《尚书》、《易经》、《左传》、《文选》等,即是学生的读本。《毛诗》、《论语》、《孝经》写卷,是州县学或学生们遗留的教材。《本草》《脉经》、《五月庄论》、《食序本草》是医学教材,而《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是道家经典,是道学师生的教材。《兔园册府》、《李氏蒙求》、《开蒙要训》、《大公家教》则是私学的教材。安史之乱后,吐蕃尽陷河西之地。由于吐蕃崇信佛教,敦煌出现了教授《经》、《律》、《论》的佛教三学。又因为一部分遁入空门的唐代“破落官”,将世俗学问带进了寺院,加强了寺学内世俗学问的教学,寺院三学便发展为并收僧俗弟子,兼授佛学、俗学的特殊寺院学校。

据《沙州都督府记载图经残卷》记载:州学在域内,偏西地段,距都督府不远。学校院落形式独成一门。院内东厢为先师孔子、颜子庙堂,供学生拜谒,北面另构房宇供州医学进行教学;经学学生课堂设在西厢。州学经学教师为2人,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50人。医学教师2人,学生10—12人。敦煌县学与州学连墙分院,院内房屋布局与州学略同,学生40人,教师2人。寿昌县县学在县城内西南,教师2人,学生20人。

唐代,凉州府治姑臧(今武威),设府学,教师3人,博士1人,助教2人,教授学生60人。学科分大、中、小三类经。《礼记》、《左传》为大经,学三年;《诗经》、《周礼》、《周易》为中经,学两年;《尚书》、《公羊》、《谷梁》为小经,学一年半;《论语》、《孝经》学一年。五经是必读课,要求较低,只要达到一经或“未通经,有文词史学者”即可结业。

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刺激儒学的发展,促进了学校制度、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的变革。学校职能是培养人才,以备国家使用。但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能直接授官,科举的职能就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其中的优秀者,充任各级官吏。科举制度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而且在众多学生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读书是手段,科举入仕方是目的。“读诵须勤苦,成就如似虎,不辞杖捶体,愿赐荣驱路。”勤奋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光宗耀祖。学校为科举而设,士子为考试而学,形成了“非科举无以劝学”的局面。赵彦昭,甘州人,年少好学,考中进士,于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父赵武孟,博通经史,官至右台侍御史。

唐代以后,中国进入分崩离析,兵祸连年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在这一时期,河西有归义军政权、甘州回鹘政权、凉州蕃汉奴隶主政权。由于朝代更替频繁,战事不断,各王朝虽因培养人才及政治形势需要对教育有所重视,但发展程度仍很有限。

三、西夏入主河西。重科举、兴儒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两宋期间,河西被党项族占据,建立西夏政权。西夏立国之初,就采用“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文化政策,将汉文化、吐蕃文化、西域文化及其他文化一并吸收融合,从而形成颇具特色的西夏文化。这一政策贯穿于西夏历史的始终。西夏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奇缺的问题,特别注重兴办学校,发展科举,振兴文教。自元吴立国之初就开始兴办学校。首先是“蕃学”,宝元二年(1039),令各州置蕃学,设教授,选拔党项族和汉族官僚子弟入校学习,初步培养了一批人才。但实践证明,仅仅通过蕃学培养人才,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质量不高,因此西夏王朝开始提倡尊孔读经,吸收儒家营养,发展汉学,开科取士。公元1144年西夏仁宗赵仁孝再次下令,“州县各立学校(当为儒学)”,“复立小学于禁中”,接着又立大汉太学。所有州县的学校,京城小学、京师太学均以儒学为教授内容。并推行庙学制。庙学制是在学校中设立孔庙,以示重儒,树立学术权威,培养崇拜心理的一种制度。庙即学,学即庙,庙学一体。仁孝皇帝尊孔子为文宣帝,立庙称之帝庙。重科举,兴儒学,广办庙学,使河西地区教育得到恢复,并有很大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仁孝时期,权鼎雄,凉州人,天庆中举进士,以文学名授翰林学士。因才学而得重用的河西人当然不止权鼎雄一人。据统计活跃于元代的西夏历史人物,总数三百七十余人,其中祖籍属河西地区的约六十四人,大体占六分之一。①另外通晓汉文字的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依照汉字结构创制西夏文字6000个,翻译《孟子》、《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作为教科书,文字创制后需要推广,推广需要人才。中央蕃学首批招募弟子三千七,由文字创制者野利仁荣亲自主讲。这批学生结业后,其中不少来到河四地区从事文字教育。

河西走廊是西夏国中心地区之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政策的执行程度都比较彻底,再加上河西走廊良好的传统和基础,有效地保证了该地区儒学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可以说河西走廊的教育发展程度是西夏统治区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与同时期宋王朝所辖甘肃其他各地相比,河西地区的教育无疑在建制和教学内容上都要标准和规范得多。

河西自东汉以来,儒学就获得蓬勃发展,到五凉而达全盛。经过隋唐的着力经营,历五代不衰。西夏立国之初,汉学未受到重视,但并未遭到排斥,重建蕃学,其中有不少儒学内容。后经过一番争论,开始提倡尊孔读经、兴办学校、开科取士,重用硕儒博学之士,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西夏王朝毕竟源于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过程,也是逐渐封建化的过程,与唐代鼎盛时期相比,河西地区的教育的发展水平仍然有限,特别是频繁的战争,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使文化教育发展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

同类推荐
  •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实用社交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社交文书写作大全

    这是一套以促进现代应用文写作规范化为主要目的,以当代常用且新颖的应用文写作为主要内容,以企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的文书写作者和使用者、普通高校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兼具教材性质的工具书。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亲爱的可不可以不忧伤

    亲爱的可不可以不忧伤

    那是怎样的一场爱恋。隐忍,疼痛,窒息。我们总是对爱充满幻想。遇见一个人,就以为他可以陪你走很远很远甚至是终点。只有这样看不惯的年纪,才有这样的爱吧。那么,这样的结果,会不会太过,差强人意。
  • 罗希

    罗希

    十年前的银翼战争,带给维拉无尽的伤痛与仇恨,从此维拉生活在复仇的阴影当中,但是当友情、爱情,接踵而至,他会如何抉择,是沉沦还是重生?
  • 创业有道

    创业有道

    这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创业者,而几乎每个创业者都会经历迷茫、失落、坎坷、无助……他们会遭遇资金、市场、团队、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此刻,他们最渴望的是能够获得他人的明确指点和帮助。《创业有道》将众多成功创业者多年的创业经历凝炼成简洁、平易的话语,为懵懂中的创业者指点迷津,为迷茫中的创业者传道解惑。
  • 寄杨侍御

    寄杨侍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从灵

    逆从灵

    “我以为只要逆转了你的时代,我们就能在一起,我做到了开头,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
  • 血色灵魂

    血色灵魂

    当灵魂之歌再次响起,我站在山顶俯瞰群魔,我不需要改变,需要改变的是这个世界。一边是魂兽潮动一边是纳美族人疯狂的入侵,我要改变这个罪恶的世界,觉醒吧灵魂。。。
  • 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

    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栖霞婢

    栖霞婢

    她是国公嫡孙,皇后侄女,也是罪臣遗孤,殿下奴婢;高贵的血脉,卑微的位置,于那东宫栖霞殿,掌文书,理内务。素手乾坤,玲珑心计,敛钱财,聚人脉,襄太子,登龙图。当然,顺便也替这位太子表弟管管女人,例如,皇兄送来的歌姬,敌国送来的公主,世家送来的良娣,等等。只是,这厢她还在不厌其烦,兢兢业业,对面那位人前清贵,人后暗黑的太子小爷却仍不住爆发了:“凤兮禾,你成日里操心我睡女人的事情,恶心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