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大半日,半夏找了个茶寮,要了一壶清酒,坐下来稍作休憩。
开茶寮的是个老汉,头发斑白,精神却是矍铄,手脚也麻利,加之此地路人稀少,很快便把吃食给端了上来。
半夏一看,乐了。那酒竟是由酒坛子装着,吃酒的碗儿也是脸儿大。那店家见半夏只要了酒,想了想,又是免费给了半夏几个大白馒头。
半夏将店家招了过来,指了指桌上的吃食,乐呵呵道:“店家,这么多东西,你就不怕我浪费了?”
那店家也是个老实人,见半夏丰神俊朗,笑意满面,实不像指责自己,便搔了搔头发,壮着胆子道:“公子若吃不下,俺便帮您包起来,也好路上吃!”
半夏笑的直不起腰来,好半天停了,豪放得给自己满上了一碗,仰头饮尽。那酒也奇特,闻着没什么香味,可送进嘴里,酒味浓醇,再回味,又带着微末香气。半夏眼神放光,又是饮了好几碗才肯罢休。
店家见半夏喜欢,也甚是开心。
“这酒奇特,不知是什么?”半夏咂咂嘴,想着一向好酒的三笙却无缘此酒,又是一阵惋惜。
店家替半夏满上酒,故作神秘道:“公子可曾听说过月满楼?”
半夏千年来初次下凡,自是不知,摇了摇头。店家忽的一拍大腿,叹气道:“那公子可真是错过了。”
半夏心里微微不屑,却又是顺着老翁的意思央了他几回。老汉才疾首说出了个中缘由。
原来,此酒名为月酿,是一女唤月娘所制。
月娘这人传奇,她长相美丽,才思敏捷,年少时曾在溪边玩耍,被樵人看见,更是惊呼为天人。
后来其家族被皇帝器重,正值如日中天,皇帝下诏命月娘进宫为妃。
月娘也是奇脾气。
不肯入宫,也不愿连累家人,便断了与家里联系,自己开了个酒楼,取名为月满楼。
起先是月娘一人酿酒,后来有了名声,又收留了许多流浪女子,酒楼也办得有声有色的。
皇帝勉强不得,断了心思。但月娘却欢喜这样无拘的日子,不肯回去了。
不少人慕名拜访月娘,但月娘也是个骜性子,一般人不见,能见到她的,必是人中龙凤。
老汉也是机遇下,在月娘初酿酒时指点了她一二,月娘后感激,每月酿足了酒送到老汉茶寮来,幸而此地偏僻,不然月娘便是有心也力不足。
半夏听完,咂舌叹道:“真是一个奇女子。”当下便生了几分结交之意。
那老汉虽憨厚,但也是看过了许多人。他瞅着半夏白衣翩翩,气度非凡,料想也是哪个富家公子,存了心道:“那月满楼也不远,普通行了半日也到了。”
半夏知老汉是故意为之,却也不排斥,只是对老汉的热心淡了几分。问清了路后,她谢绝了老汉送自己几个馒头的好意,留下几贯铜钱,便上了路。
紧赶慢赶,终是在天黑前感到了目的地——帝都。城墙耸立,更衬得那黑匾金框内“帝都”两字威严;城墙上侍卫往来有序,个个严谨。半夏暗忖:这帝都,怕是天子脚下。
半夏猜想不错。
进了城内,街道两边商铺栉比,人群熙攘,一片欣欣向荣。
业已,日落。灯笼齐齐亮起,竟给人绚目如白日之感。
半夏走了几步,本想着先解决住宿一事,但嘴里叫嚣着月酿的味道,便决定先去月满楼一品。
即便是第一次到帝都,半夏也自己知道了月满楼的所在。
那楼太霸道。
它不过两层,也与其他商铺一样占地。但那狂草写成的“月满楼”便已一鸣惊人。那三字龙飞凤舞,笔画舒展,确实大家;酒香也勾着人心,不似月酿清浅,却是地道酒味,浓郁。
半夏浅浅一笑,进了门内。
大堂内衣袖浮动,酒香扑鼻。仔细打量了下,往来之人都长相上乘,虽不少儒生,也有许多绿林豪杰。
一女子身着绣有青竹的蓝衣,走到半夏面前,盈盈拜了一拜,起身笑问道:“公子可是要喝酒?”
半夏也回了一揖,点头:“听闻月酿美名,特来讨两杯。”
女子听了,掩口一笑,将半夏带至一空位前,欠了欠身,道:“那奴家便替公子拿一盏来。”
女子正待离去,却听见半夏阻止,回头,半夏面露赧色:“不知可否拿两盏来?”见
女子诧异,半夏又说道:“另一盏半夏送与一爱酒之人。”
女子了然,退了下去,再回来,手上拿着两盏月酿。
半夏接过,将其中一盏推至眼前,撇了撇嘴,愤愤想到:三笙,这人情看你如何还!